李正問過莊嚴,狙擊的最終原則是什麼?
莊嚴反問,狙擊是近距離交戰還是遠距離交戰?
李正想都沒想回答,當然是遠距離交戰。
莊嚴又問,那麼近距離交戰的原則是什麼?
李正想了想回答道,絕對快,相對準。
莊嚴說:“那就對了,反過來,狙擊就是絕對準,相對快。”
絕對準!
狙擊手要求的就是狙殺比。
早上第一個項目慣例也必須是慣例——冷膛射擊。
300米,機瞄,碟靶,計算偏差。
這個科目李正打過無數次。。
之後一直在0.20.7之間徘徊。
集訓的時候也是如此。
能不能0?
他想起了那天莊嚴的銅錢靶射擊。
莊嚴、5號和老癱,三人都是全命中,僅僅是時間上的差彆。
銅錢靶的方孔和這個靶心的圓心大致一樣。
問題是,這是機瞄,要絕對命中,難度極大。
李正進入射擊位置,按口令趴下,開保險,將一發子彈裝入槍膛。
雖然這款新式高精狙有防磕碰裝置,彈入膛的時候不會發生剮蹭,但李正還是小心翼翼。
要絕對準,那麼一切都要求完美。
槍、彈、人。
天時、地利、人和。
缺一不可。
準星缺口處,隻見碟型靶的輪廓。
靶心是大清的,僅僅能看到一絲小白色的點,如同用針頭沾了白漆輕輕在黑紙上觸碰一下留下的痕跡。
調整射擊基線,對準靶子,然後開始平正準星和缺口,約略指向靶心。
這一切都是如此嫻熟而且快速。
因為熟練。
然後目光放遠,模糊準星和缺口,清晰靶子,看準大致的靶心位置。
再模糊遠景,清晰缺口和準星,極致平正後又精確對準靶心。
反複三次後,李正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修正流程,將手指輕輕搭在了扳機上。
此刻,槍支理論上是瞄準了靶心位置。
剩下的是調整呼吸和擊發。
呼吸是一門技巧。
李正無數次練習過在開槍時保持身體內有足夠的氧氣不至於發生視野黑幕或者冒金星這種情況,又要避免因為呼吸降低後導致的大腦缺氧影響判斷力和擊發時機。
理論上,呼吸幅度越小,身體晃動越小,射擊精度越高。
隻是,一切要做到完美的平衡是如此的不易。
0偏差。
能不能做到?
李正突然有了強烈的爭勝心。
在集訓隊裡,冷膛射擊暫時沒有人能打出0偏。
而他卻覺得,也許就是自己……
扳機開始預壓。
到了第二級的時候,指尖感受到了觸發前的阻力,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