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城已經修好了,原來唐代遺留下來的夯土城牆,外麵被砌築了石塊。這些石塊都是從陰山用炸藥開采下來,然後用大篷車運來的。還有一些是從寧夏采石,然後通過黃河用羊皮筏子水運來的。
遠遠看去一座灰白色的雄偉城牆矗立在黃河北岸。
馬上就要開戰了,楊凡也沒有讓他們修建木質的城樓。那個東西好看是好看,也有氣勢,可是對戰爭沒有什麼卵用,直接就是修建的碉樓。
楊凡平定了鄂爾多斯之後,薊鎮那邊就發生了叛亂,皇帝火燒火燎的,把四鎮之兵調動去京城平叛。楊凡則帶著五萬京營來到了九原城,準備在這裡迎擊漠西蒙古大軍。
楊凡也一直在關注著薊鎮的叛亂。他知道今年的冬天,建奴就會傾巢出動,聯合東部蒙古各部,合兵二十多萬,從遵化的三個關口南下。
他現在被牽扯在西北根本動不了。隻能看著薊鎮的情況惡化。
他手裡經過長期的征戰,京營隻剩下了六萬五千人。幸好改編了一些團練。可以補充使用。但是,閻應元也不是個善茬,他幾次折騰下,兵到是練出來了。四萬人就剩下了兩萬。
本來楊凡打算把四鎮之兵也調過來,現在四鎮之兵原來號稱四萬人,經過裁汰空額和老弱羸兵,加上戰損,還剩下兩萬,大概每支部隊五千人的樣子。
【鑒於大環境如此,
這樣的話,他還能湊齊十萬步兵。用來和臨河越來越多的蒙古騎兵對抗。
可是,皇帝根本不管這邊的情況,現在薊鎮大亂,京城都不安全了,他火急火燎的把四鎮的兩萬人調走了。去支援通州。
從鄂爾多斯東勝城,就算是走山西和太行山的通道,抄近路去京城,估計也得十幾天的時間。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要是周遇吉敗了,他們也趕不上。周遇吉勝了,也不需要他們了。基本沒有什麼意義。
但這話楊凡是不可能說的。皇帝已經急了,恨不得把這五萬京營也調回去。但被楊凡拒絕了。這簡直是開玩笑。人都調走了,到時候九原城那些團練垮了,讓漠西蒙古大軍直撲陝西和山西嗎。
到時候,拖到冬天,建奴再來二十多萬人。兩家合並一處,攻打京城。大明就不用等到崇禎十七年了。
好歹是把城修好了。楊凡算是有點信心。新修好的城牆。使用水泥加花崗岩包裹夯土,十分堅固。又依托黃河水運,糧食和援兵都可以源源不斷的到來。這樣的城市是很難打下來的。
圍城一定要圍死,如果彈藥,糧食、援兵、傷員始終進進出出的。那就沒法打。簡直就是絞肉機。攻城一方的噩夢。
麵對這種困難的局麵,楊凡決定練點科技與狠活。
現在靠著京營的步兵,不開掛實在是打不贏了。
他暫時還不想暴漏他的騎兵軍和步兵軍。這兩支部隊已經進入了陰山潛伏。前期的仗隻能靠著京營步兵來打。
於是,他發報給小娘皮,讓她彆管薊鎮兵變的破事兒,抓緊督促陳曦,儘快把火箭給他搞出來。
此時,大批的叛軍正穿過楊凡領地的西部,趕往大安口。
遵化境內長城綿延燕山餘脈138華裡,始建於燕秦,經明朝修葺,共有9個關口246座敵台。
大安口關,位於遵化城西北18.8公裡,關名是古人根據諸葛亮「馬前課」卦中的「大安」而命名。建於明洪武年間。
大安口關是通往興隆、承德的要道,地勢險要。城南1000米一片平川,人們稱之為「教廠」,是練兵之地。城南5公裡是「大安口營」西下營)。此時,大批的後續逃
來的叛軍和家屬都聚集在這裡。
黃騰遠派人在這裡收攏叛軍。在這個軍營裡,支起了大鍋,正在煮粥。
這些逃命來的叛軍們,一個個的失魂落魄,灰頭土臉的跑來,早就又累又餓,正端著大碗唏哩呼嚕的喝粥,吃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