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歎了口氣,崇禎最後眾叛親離,自掛東南枝的時候,還在抱怨眾臣誤我。可是他是怎麼對待臣下的。
為了麵子把楊嗣昌逼死了。孫傳庭因為不順他的心意,言辭尖銳,提意見。蹲了三年詔獄,又拎出來去打李自成,最後戰死,還懷疑人家詐死,迫害人家的家人。
盧象升更慘,被他和朝臣們逼的走投無路了,一心在戰場上求死。
就說這一次勤王,接連發生三次兵變。全是人禍,把當兵的逼上梁山。
山西鎮距離帝都最近,山西方麵的援軍最先到達。
東林這些王八蛋瞎指揮,亂彈琴。兵部第一天將山西軍隊調往通州駐防,第二天調往昌平,第三天又調往良鄉。
軍隊調動是正常情況,這本來沒有什麼,可是按照地方供應客軍糧餉的規定,外地援軍到達駐地的當天,朝廷不軍糧。
楊凡上一次拖垮左良玉、董繼舒他們就是為了給朝廷提個醒兒。然而,事情過去後,什麼都沒有改變。
山西勤王的援軍三天換了三個地方,根本得不到軍糧。
士兵們帶著乾糧有限,吃完了就沒有了,很多人開始餓肚子。
軍隊是以殺人為目的,組織起來的武裝集團,是要甚重對待的。你要調兵之前,必須準備好錢糧,這是常識。
如果你不準備,當兵的就會自己去籌集。那可就有意思了。
就這樣,一些士兵開始搶劫周邊百姓的糧食,統軍將領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沒法管,管不住,也不敢管。稍有不慎就會嘩變。搶點糧食事小,要是兵變了,燒殺搶掠起來,這裡可是帝都,那就麻煩大了。
軍隊集中起來,搶劫一個地方,當地人是根本沒法反抗的。
崇禎根本沒去了解下麵基層官員的不容易。因為他們一個蘿卜一個坑,是要解決實際問題的。
東林也不去解實情,簡單的認為是總兵和巡撫沒有約束好軍隊。誰讓他們都是晉黨呢。犯到他們手裡還不下死手。
結果他們二人全部被下獄,士兵們失去了長官,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加上形勢嚴峻,明軍接連戰敗,他們不願意在這裡送死。
最後這8000多援軍,乾脆直接逃回了陝西。
崇禎皇帝聞訊勃然大怒,他命令將總兵張鴻和巡撫耿如杞斬首。
說起巡撫耿如杞,楊凡心裡對崇禎愈發不滿。
這人和盧象升一樣,也是兩榜進士出身,同樣弓馬嫻熟,文官裡少有的軍事人才。他在職方司乾了多年人事工作,一分錢沒貪,人人敬服。
他是天啟朝極少數拒絕給魏忠賢修生祠的人。這人有骨頭。
宦官魏忠賢專權肆虐,各地為魏立像建生祠,巡撫劉詔囑咐耿如杞也為魏忠賢建立生祠,耿如杞沒有答應。
後來巡撫率領文武官員拜魏忠賢像時,耿如杞堅持不拜。有人對耿如杞說:“不拜是會招禍的。”
耿如杞說:“吾頭可斷,膝必不可屈。吾先祖為禦使,以逆賊劉瑾得罪,此膝一屈,吾有何麵目見先人於地下。”
耿如杞的話很快傳到魏忠賢的耳朵裡,魏聞之大怒,命其親信羅織罪名,將耿如杞逮捕下獄,嚴刑拷打,定為死罪。
幸好天啟死了,魏督公顧不上處理他,才逃過一命。
可惜,躲過三槍,沒躲過一馬叉。
因為士兵搶了點糧食,先被東林下獄。士兵潰逃,崇禎又把他砍了,殺雞儆猴。當成了立威震懾各路兵馬的榜樣。魏督公沒辦到的事情,讓崇禎給辦成了,真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