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金龍寶座上端坐,周身金光燦燦,威嚴肅穆。
群臣跪拜在庭下,向太子行三拜九叩禮,齊聲高呼“萬歲!”聲勢浩大。
他們知曉,太子繼位開啟新的曆史篇章,他們將追隨太子,共同開創太平盛世。
太子俯瞰殿下,見到眾臣肅然起立,恭賀自己登基,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他明白,從今天起,他已經正式成為承襲祖宗基業的天下共主。
自己要背負起整個大奉朝的後續發展,肩負起營造太平的重任,治理江山的龐大責任。
這是一份至高無上的責任,也是一生的宿命。
此時內閣輔臣兼禮部尚書加太子太師“兔相”上前說道。
“皇上您已登基,現需選定年號,昭告天下,已顯我大奉聲威!”
說罷,便讓禮部呈上幾組候選年號,供太子選擇。
太子看後未看到自己心意的年號,便開口問道“朕繼位之際,應選何年號為宜,各位卿輔有何高論?”
太子內心思忖,朕登基之初,選年號為大事,務必慎重,不能輕率從一。
鶴相邁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對太子提議。
“臣認為‘開基’二字最為吉祥,皇上選此,必定能開國基業,功成名就,讓名字垂千秋。”
梅相跟上一步,語氣略顯傲慢。
“皇上,‘興隆’二字更勝一籌,選此必定國家興旺,臣定有功勞,前程必遠大。”
兔相看不過眼,上前道。
“梅相之言天真可笑,皇上明察,‘明運’二字方為上策,選此定讓臣助您達致太平,彰顯明君遠見。”
此時的皇上並未做聲,掃視著群臣爭議,當他看到低頭的江茗禹時,默默一笑,開口道。
“江愛卿有何高見,不妨說出來,讓朕參考參考。”
被點名的江茗禹心念不好,皇上依然知道自己是鶴相的人,此時明顯是想讓自己表明態度,若讚同鶴相,定會引來新君不滿。
但是若站隊其他人也定會讓鶴相不滿,畢竟自己入朝為官,鶴相對其還是多加照顧的。
江茗禹腦子一轉,走出隊列,謙和地勸道。
“諸位大臣各有高見,臣權衡之下認為,‘起源’二字含義深遠,似最符合開國之際。”
梅相聽言,嗤之以鼻“江茗禹資曆尚淺,何來‘窮本踵源’之論?皇上選此定會誤事的。”
兔相也不甘示弱,說道“‘明運’二字最霸氣最正統,皇上非選此定會讓天下笑話,誤入歧途。”
鶴相見勢不妙,站出來更是橫加指責“梅相,兔相豈能明察天時?太子選你們的,隻會兵連禍結!”
三人相互指責,用詞越來越不留情麵。
太子黯然神傷,內心歎道“朕要的是忠言逆耳,怎麼變成此等自我陶醉?”
江茗禹雙膝跪下,誠懇地勸道“皇上明鑒,臣無他意,隻想助太子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唯有從根本上‘起源’修本,才能讓國家興旺昌盛。皇上三思,臣定全心全意相隨,不負重托。”
太子聽罷,目光一掃大臣們,緩緩開口“朕已定,‘起源’二字為此朝年號!”
大臣們聞言,紛紛獻媚。江茗禹激動難抑,太子果真明察,為國為民!
皇上登基後,大赦天下,但玖千歲仍囚禁在詔獄裡。
朝廷官員皆承舊製,沒有太大變動,鶴相續任內閣首輔,梅相、兔相任輔臣。江茗禹卸任太子侍讀,暫時賦閒在家,等候吏部派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