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分水嶺,又像是欲蓋彌彰的小插曲。
在張子怡拿到了第一屆的影後後,整個電影節的基調看似並沒有什麼改變。
最佳男演員,被一臉驚訝的王寶強拿到了。
當對方發表獲獎感言,感謝他妻子的支持時,許鑫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下意識的還扭頭看了一眼他坐的方向。
還彆說,他媳婦雖然算不上什麼美女,但也挺秀氣的。
許鑫也不知道自己腦子裡那股古怪的感覺哪裡來的,想了半天,最後伴隨著王寶強下台的掌聲,給甩出了腦子。
而最佳導演,則幾乎沒什麼疑問的落在了顧常衛身上。
最佳影片則被《o,樹先生》給摘得。
可以說,第一屆的絲綢之路電影節,《o,樹先生》、《最愛》這兩部電影,共分天下。
合理麼?
在大家心裡其實都能接受這個結果。
參加過電影節的觀眾也好,記者也罷,在看到了入圍電影的質量後,會發現確確實實,這兩部電影,包括絲路單元那部《到阜陽六百裡》是處於其他電影的領跑位置。
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絲綢之路電影節沒去搞什麼意外爆冷,亦或者是向外界展露自己對於任何一類電影的偏愛。
所有電影一視同仁。
好就是好,沒什麼可遮掩的。
影迷能接受,就像是微博的網友的觀點那樣:
“除了最佳劇本外,其他我的主競賽單元全部猜對了。對於這些獎項,我隻能說是實至名歸。並且有些感慨,原本以為絲路電影節和其他電影節沒什麼區彆。可現在看來,就像是他們破天荒的選出觀眾評審團進行選片一樣,這些獲獎者,與其說是評審團抉擇,倒不如說是人民選出來的。他們沒讓大家失望,期待第二屆。恭喜【第一屆絲綢之路電影節】圓滿成功。”
網絡上的輿論普遍都像是這位網友的觀點那樣。
沒有什麼爆冷。
也沒有什麼……特意去惡心彆人的牽強附會。
就像是開幕式時,張一謀作為評審團主席誦讀的宣誓書裡那句話一樣:
“電影節力求臻選出人民喜愛,並具備藝術水準的影片。”
說到,做到。
而既然做到了,沒讓大家失望,那觀眾的喜愛是很單純的。
你沒讓我們失望,我們也就不會讓你們失望。
就像是一條不成文的約定一般,在全部結果出爐後,關於整個電影節這些天的好評,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但對於媒體而言,電影節舉辦的成功與否已經不重要了。
孫有才坐在記者席裡,看著作為評審團代表的張一謀、齊雷、許鑫三人依次落座後。
他雖然和其他人一起劈裡啪啦的舉起相機拍著照片,可沒來由的有種感覺……
包括自己在內的同行們,頗有點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的意思。
你西影廠搞出來了一片多麼澄淨的海域和我們沒關係,我們隻知道,你們在淨化這片海域時,有人受傷了,還流了血。
聞著血腥味,他們就追了過來。
電影節怎麼樣,並不重要。
這裡的人隻想追求一個結果,那就是……
你們怎麼敢的?
敢把這個獎項頒發給張子怡?
此刻,今天到場的記者百分之80的人都擠在了評審團記者會的區域。
剩下那百分之20,多是年輕的記者,被同伴派過去采訪那些獲獎者。
比如林棟也被孫有才給派過去了。
並且給定下了一個目標。
“儘可能的多問張子怡幾個問題。不過不要太尖銳,誰也看不清她下一步會有什麼打算,結份善緣,以後可能你會用得上。”
而等林棟一走,他就憑借自己的體格子擠到了最前排的位置。
看著三人落座。
等照片拍完後,他們就眼巴巴的等西影廠的工作人員開啟這仨人的麥克風。
很快,伴隨著“滋滋啦啦”的聲音後,三個人麵前的話筒同時被開啟了。
“請記者媒體朋友們開始提問。”
唰!
所有人的手都舉了起來。
見狀,坐在最左邊的許鑫不自覺的捂住了嘴,掩飾了一下自己不自覺笑出聲的舉動。
而坐在最中間的齊雷看了他一眼後,稍微把自己麵前的話筒調整了一下。
這代表他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接著眯眼看了看後,隨便點了一個:
“左邊第二排第一位,女士優先吧,請。”
雖然第一個提問的是個女記者,但問題卻是鋒利如刀。
“請問,關於這次電影節影後的獲得者,為什麼會選擇張子怡呢?”
上來就直奔主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聽到這話,齊雷並沒有任何意外,微微點頭後說道:
“評審團的評審流程是,所有電影看完後,采用不記名投票的原則,進行各類獎項的票選。9位評審,9.5票,在投票下產生出結果後封存結果到廠裡存放重要資料的保險箱中,一直等到今天才被打開公布。而每一個結果的產生時,都會和九位評審進行名單確認。9位評審都是具備一流藝術鑒賞能力的藝術家,影視、文學、藝術相關從業者。這是票選出來的結果,我不認為有什麼不對。”
說完,他把麥克風往前一推,意思是自己回答完了。
而那名女記者顯然還想要問下一個問題。
但許鑫沒給她機會。
看了老頭一眼,決定讓他來壓軸後,許鑫前傾了身子,找到了已經鎖定好的記者:
“孫記者,有什麼問題想問的麼?”
孫有才一愣。
有些驚訝許導竟然還記得自己。
但馬上就站了起來,看了一眼自己手裡的筆記本,以及確定錄音筆正常開啟後,便問道:
“許導,您好。”
“嗯,好久不見啦。”
許鑫笑著點點頭。
“……”
孫有才有些無語。
大哥,你這麼給我麵子……我還怎麼問啊?
可是……
他猶豫了片刻,還是問道:
“許導,張子怡已經沉寂了快兩年的時間。我想問的是,這次她在電影節上封後之後,是不是代表著後續西影廠會和她展開一係列的合作呢?”
“如果你指的是有什麼電影合作計劃,那麼我的答案是暫時沒有。”
許鑫微微搖了搖頭:
“我們所設立的扶持項目,更多的是麵對新晉的導演、演員、電影人來做。如果說張子怡老師這種有著多部國際、國內外作品的演員都需要跟彆人合作的話,那顯然有點天方夜譚了。
但這並不排除像孫記者你說的那樣,未來我們會不會有電影合作?我想這方麵暫時誰也說不好。
電影角色用誰,誰適合,是由導演來決定。我們的傳統就是尊重導演的選角權,隻挑最適合的人。在這方麵,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所以,你問我有沒有具體的合作計劃,我的答案是沒有。”
他沒把話說的很死。
但同樣,措辭也很巧妙。
告訴大家“我們暫時沒和她合作的計劃”。
但這個“暫時”是多久,他不說。
未來會不會和她合作,他也不說。
油滑的一塌糊塗。
甚至還側麵給西影廠打了個廣告。
而他回答完後,就該張一謀了。
話題依舊圍繞著張子怡。
可惜,在這方麵,張一謀的應對則更簡單。
他把影帝、影後都給牽扯了進來,然後學著齊雷的模樣複述了一遍評選機製後,強調這次的評選都是公平公正的結果。
一圈車軲轆話,把這個問題給頂了回去。
而工作人員也在三個人一人回答了一個問題後,說道:
“大家有什麼其他方麵的問題,可以繼續提問。如果沒有,那麼這場發布會就可以到此結束了。”
潛台詞:再問張子怡的事情,就提前結束。問其他的,還能繼續開。
於是乎……話題開始朝著《絲綢之路電影節》上麵傾斜。
比如這一個多億的創投資金成交後,西影廠如何保證出資的公司可以準確到位。
再比如對於這種效仿歐洲三大的模式未來前景如何如何。
甚至還問到了《金陵》與《烈日》。
持續了大概20分鐘左右,在快10點的節骨眼,發布會結束了。
三人一起往聚餐酒會的方向走。
一邊走,齊雷一邊問道:
“你跟我一起?”
這話是問許鑫的。
許鑫微微搖頭:
“你和她先聊唄,外場還有一些人,我露個麵再走。”
“好。”
齊雷點點頭,而許鑫扭頭對張一謀問道:
“您呢?”
張一謀微微搖頭:
“我露個麵就走。”
“嗯,那我和您一起。”
……
於是,當許鑫和張一謀一起出現在酒會現場時,立刻有人圍了過來。
這種酒會雖然時間已經很晚了,但,大家講究的都是一個在有限的時間裡拓展出足夠的交際。
至少也得讓對方有個印象才對。
哪怕許鑫也不能免俗。
陷入到和一些眼熟的,陌生的,或者乾脆聽都沒聽過的人的交際會上麵。
而就在他拿著一杯酒,剛送走了兩個過來拜訪的投資商時,湯維和薛曉路一起走了過來。
“許導,您好。”
湯維禮貌的打了個招呼。
許鑫麵帶笑容,招呼了一聲:
“誒,你好。歡迎歡迎~”
對湯維說完,他又主動伸出了手。
不過對象是薛曉路:
“薛老師,您好。好久不見~”
“許導您好呀。”
薛曉路和他握了下手。
可聽到這話後,許鑫卻趕緊擺擺手:
“您喊我小許就行。”
其實說來挺尷尬的。
當初在創投會上,許鑫就覺得這人麵熟。
結果回頭一打聽才知道,這人竟然是北影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