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不知道的人見了,恐怕還會以為這人是哪個村子裡的窮苦教書匠!
這麼一個窮苦教書匠的形象,卻絕不會讓人想到他的真實身份!
“師兄!彌勒顯蹤,孟師弟已經去看了!”
“隻是,有弟子回報,一位佛門聖僧似現於北狄!”負嶽似乎已經猜到了他不會得到任何的回應,依舊還是在自顧自地說道。
負嶽,在顧青主不出的情況下,這便是書院第一人,乃至於是整個大武第一人了,很多年之前,在一場切磋之中,縱然是大武那位老不死亦要輸上一招半式。
這負嶽,才氣在身,詩可殺敵,詞能滅軍,文章安天下。
巔峰賽論道之戰後,顧青山多年隱於書院後山不出,這負嶽便成為了書院的領導者。縱然是大武皇朝之主,見之亦行半師之禮以示敬重。
書院眾多高人雖不在大武之中有一官半職,但僅是書院位於大武之內,便已經注定了書院在天然上要為大武培養了眾多的人才。
莫說是大武本國才俊,縱然是其餘皇朝來書院求學之士,亦有半數要被大武皇朝拉攏,最終為大武皇朝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而書院對於大武的幫助可不僅僅於此,大武北接北狄,西臨西戎,四夷之中最強的兩位,與大武皆有衝突,可謂是壓力山大。
而書院,可是幫助大武抵擋了西戎眾多的壓力!
西戎教廷前來中原傳教之心不絕,而書院便在大乘佛教敗亡之際,借道家之手順勢設計大乘佛教西入大武,成為教廷傳教的第一道屏障。
不過,那個時候,大乘佛教高手要麼被多寶吸收,要麼迫害至死,僅餘剩下的那幾位雖然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但是,卻基本有傷在身,強如準提,甚至為了複原花費了幾十年時間。
因此,最開始的時候,佛門也無法徹底斬斷西戎教廷的觸手,也正是這個時候,書院雷霆出擊,負嶽一人獨斬三大天人,又於大武邊疆約戰上一代西戎教廷之主,雖付出諾大代價,可重傷其並致使其返回西戎不久後殞落!
子不語怪力亂神!
西戎教廷那一套,儒家可沒有什麼興趣!
而且,負嶽,他應當是這天下之中沾染天人鮮血最多的一人了!
同級彆高手之中,除了西戎教廷之主之外,可還有兩位高手殞命於負嶽手中。
當年那一場巔峰賽之中,能夠參與其中的人雖然不多,但巔峰賽之中,巔峰級高手便是主力。
經此一役,佛道高層次高手殞失慘重,所剩無幾。
其中,便有一佛一道兩位巔峰高手殞命於負嶽之手!
當然,那一戰之中,負嶽也是占了這兩人已經拚了一個兩敗俱傷的便宜的。
儒法最開始是在打假賽,而佛道之間卻是真刀真槍開乾的。
佛道打得差不多時,一直打假賽的儒法果斷開了一波大包抄,佛道想不血虧一波都困難。
那一輩的儒門中人,一個個得可都是狠人,要不然,怎麼可能將佛道兩門給折騰到現在這種地步!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雖然係統平衡了大量人才,可是,儒家依舊是那個儒家,也隻是聖人講經堂多了一個幾乎無人所知的老不死。
可是,反觀佛道兩家,係統人物已經可以反壓著本土人才,在這兩家之中占據主導地位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