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蒼!
中行山脈!
烈飛揚久攻不下,再加上時間一長,內部問題開始暴露。
不得已之下,遂聽從軍師鐵中揚之計,暫時放棄攻打中行山脈。
四鎮之中,鎮東和鎮北是很典型的騎兵重鎮,手底下組建了大量的騎兵部隊。
三十萬鎮東軍,他的步騎比例規模,幾乎達到了二比一的程度。三十萬鎮東軍,足足有十萬騎兵的編製。
這也就是為什麼,王羽自從拿下了鎮東軍之後,之後再招募的軍隊,反而是以步兵為主了,騎兵隻占據很少的一部分比例。
很大一部分原因,有了鎮東軍之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已經沒必要大規模擴展騎兵,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小規模擴展即可。
要知道,養一個騎兵和養一個步兵的花費,以及這中間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這可不是一回事情。
而鎮北軍的步騎比例更加誇張,他們已經達到了一比一的誇張程度。
可想而知,三十萬鎮北軍養軍需要產生的消耗是何其的驚人!
這也就是為什麼?
管仲平蒼策之中,對於這麼大一個軍事集團,所采取的戰略隻是一個簡單的北鎖中行。
因為,有這一點就已經夠了。
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之後,王常光憑一個燕北之地,養不了一個鎮東軍,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放在鎮北的身上。
而鎮北軍的步騎比例誇張,但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一向野戰犀利無比的鎮北軍,等到薛仁貴和嶽飛的兵馬相繼進入到中行山脈之後,卻步步受挫。
在中行山脈之中,幾百人的小規模騎兵還好,但搞那麼多騎兵上去,能有他們施展的餘地嗎?
故而,中行之戰打了這麼長時間,但鎮北軍其實能動用上的兵力,占據鎮北軍總兵力的比例是有限的。
在薛仁貴和嶽飛到來之前,就算比例是有限的,但依舊在比例上占據絕對的優勢,讓張遼他們隻能被迫用命去拚。
但薛仁貴和嶽飛加起來七八萬的兵馬,再加上地利因素,鎮北軍就算是再玩命也打不下來。
烈山、蕭塵、公孫述,這三位可都已經玩命了,但是,就算是玩命也沒什麼用。
就算是楚擎天這個時候還在養傷呢,但是,有薛仁貴和趙雲就已經夠了,畢竟,這兩位壓根就沒必要和那三個人交手,占據著地利因素,老老實實的防守就是了。
尤其是薛仁貴,站在半山腰之上,一箭射殺烈飛宇,一箭誅滅蕭微,再一箭射落烈山的肩甲。而且,還是少有的用出了偷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