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戰,既然比試了文試。
那麼,接下來也該換一下筆試規則,總不能完全按照對方的規則來辦。
文比和武比一起來進行,節約時間,而且,這樣才有點看頭。
要不然的話,豈不是太過單調了一些?
這武比嘛!
最直接的比試方法,那當然是手底下見真章,誰能夠站到最後一刻,那誰就是最後的勝者!
這也是最為直觀明顯的。
可不像是文試那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些人認為這個好,而有些人認為那個好,向來都是眾口難調,隻能夠少數服從多數。
不過,兩個國家之間的比試,總是還是要講點禮節,不能這麼野蠻!就算本質上是野蠻的,可是,這個方式方法也要講究一些。
和文比一樣,武比也被分成了好幾場。
第一,二場,正是最為簡單的,隨便亂打一通,典型的擂台戰,誰能夠站到最後,誰就是勝者。
其中,第一場,把年齡限製在了三十歲以下,這一場主要是內功武者之間的比拚。之所以要限製一下年齡,就是為了限製天人級的出手。
真要是什麼限製都沒有的話,那也就沒什麼意義,這場更加是沒法比下去了。
從現有的記載來看,最年輕的天人級武者,到達這一步的時候,年齡也已經達到四旬了。
第二場,則是外功武者之間的比拚了,將他們的年齡限製在了二十歲以下。
雖然說,二十歲以下的神將級彆的年輕天驕也是存在的,當年的李存孝或者是李元霸,又或者是遠在萬裡之外的項羽,他們都是16歲的年齡就已經達到了神將的級彆。
如今,遠在大乾的木軒陽,如今也才區區16歲的年頭,但也已經達到了這個地步。
不過,這種天驕畢竟是少之又少。
能夠在二十歲以前達到神將級彆的,除非少部分特殊情況,比如說犧牲武道潛力來換取進步速度的,他們未來都是有資格衝擊高階神將的。
至於之後的幾場比試,分彆是力氣,騎術、箭術。
同樣也是五場比試。
並且,王羽為了避免陰溝裡翻船,還更改了之前的筆試規則。
第一場那是直接一局定勝負,那一局過去就過去了。
雖然說被人家打的一個措手不及,對方完全是有備而來的,但是,這個時候也不能失了氣量,不就是輸了一場嗎,隻要接下來幾場能夠打的漂亮,這一場過去了,也就過去了,沒必要不認賬。
而從第二場開始,王羽就徹底改成了擂台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