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偶遇徐珠賢求追讀,求月票+推薦票)
到了三十一號下午,李賢真主動聯係宋熠,她的語氣很歡快,“宋熠哥,我們一起去普信閣參加新年祈福啊。”
宋熠躲不過,不死心地詢問:“泰希讓你給我打電話的?”
李賢真很調皮,“說得對,我今天是奉旨出征。”
宋熠嘴角含笑,“奉旨出征,你是善德女王身邊的女官嘛?”
李賢真覺得驚訝,“你連善德女王都知道,感覺伱對我們的曆史比我還熟悉。泰希說你爸爸是曆史教授,對嗎?”
“我爸爸在邊州大學教曆史,他在八十年代做過訪問學者到訪過延世大學,那會兒華國和韓國還沒建交呢。”
“華韓建交以後,我父母就把我送到韓國留學,我自己選擇了延世大學。”宋熠透露。
李賢真知道邊州有很多朝鮮族,“宋熠哥是朝鮮族嘛?”
韓國人對待邊州朝鮮族的心態很複雜,就像華國人出國看到唐人街一樣。九十年代,很多邊州人前往韓國打工,從事的大多是體力活。
那會兒的韓國人看待邊州人就像窮親戚上門。後來部分邊州人吃不了苦,因為他們往往做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資。部分受不了的邊州人就進入灰色產業。電影《新世界》就反映了這個問題。
“我父親是漢族,母親是朝鮮族,不過她從來沒出過國。據她說她在江原道有親戚,我在韓國也幫她打聽過,現在還沒什麼頭緒。”宋熠說。
“等宋熠哥成為大人物,阿姨的親戚就會主動找到你們認親了。”李賢真安慰宋熠。
宋熠沒說什麼,他和原身的親戚又沒什麼血緣之情,隻是想實現母親周淑蘭的心願。父親宋明哲八十年代之所以願意到韓國延世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也是出於這個想法。
宋熠知道李賢真說的沒錯,窮在鬨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要是宋熠在韓國真的成了財閥,他在韓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會過來攀關係。
宋熠和李賢真約定好在漢城地鐵一號線的鐘閣站彙合,從這一站出口出去就是普信閣了。
宋熠先到了鐘閣站,在出口等李賢真。沒過一會兒,李賢真也到了,很開心地和宋熠打招呼。
李賢真今天穿了一件卡其色的風衣,裡麵是一件米色連衣裙,加上黑色的披肩長發,比她在電視台時的工作狀態溫婉多了。
“賢真今天打扮很漂亮。”宋熠真心誇讚。李賢真捂嘴笑,“真的嗎?謝謝宋熠哥的誇獎。我媽還問我是不是出來約會呢。”
普信閣前麵已經雲集了不少漢城市民,宋熠和李賢真隨著人流往前走。半路上李賢真給宋熠普及了一下普信閣的曆史。
其實普信閣就是漢城的一座鐘樓,原來名為鐘閣,後來在1895年更名為普信閣。這座鐘樓也是命途多舛,每逢動亂就被大火燒毀一次。現在普信閣的銅鐘是新羅時代聖德大王神鐘的複刻品,以前的銅鐘被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永久收藏。
根據韓國憲法規定,每一任總統都是從2月25日零點正式接任。按照慣例,當天普信閣也會敲擊33下鐘聲,宣告新任總統任期開始。
普信閣作為漢城的地標性建築,也見證了韓國近現代史的重要事件,1945年8月15日,rb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漢城市民就在普信閣敲鐘慶祝解放,8月15日也是韓國的光複節。
普信閣周圍路口已經實行了交通管製,禁止車輛通行。儘管已經入冬,活動現場還是有很多市民穿著韓服來參加敲鐘儀式。
李賢真提醒宋熠,“宋熠哥,你可得跟緊我,今天人流特彆多,你可彆走丟了。”
宋熠哭笑不得,“我又不是小孩子,要不要牽著我,免得我迷路了?”
李賢真被宋熠的玩笑鬨個大紅臉,“我不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倆走散了,就很難再碰頭了。因為人太多,信號也不好,現場還有表演,不管是喊話,還是打電話,都可能聽不到。”
宋熠這時注意到身旁一位穿著韓服的小姑娘。小姑娘長得挺漂亮,圓圓的眼睛,高挺的鼻子,小小的嘴巴,臉上肉肉的,有點嬰兒肥。
小姑娘走得有點快,對著後麵的家長喊話,“哦媽,你能不能稍微走快一點,不然歐尼們的表演就要結束了。”
宋熠搖搖頭,又是一個追星族,宋熠對韓流的狂熱粉絲沒什麼好感。後來內地的樂華、一心也學會這一套,培養流量明星,從低齡粉絲手上圈錢。你都不能說他們偶像一句壞話,不然分分鐘網暴你。
後麵應該是小姑娘的媽媽,隻見她不慌不忙的招手,“徐珠賢,你慢一點,今天人比較多,小心摔倒了,很危險。”
宋熠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微微一愣,是巧合嗎?自己和朋友隨便出來逛個街,都能碰到未來女團少女時代的忙內徐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