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鬨了一天,白天靜坐,晚上在太傅府門口打地鋪,群情激憤,戰意十足,一腔怒火。
然而,第二日中午,這腔怒火就被顧南煙澆熄了。
顧南煙帶著將軍府的人出麵,勸他們散開,這些學子雖也怕顧南煙,可讀書人有骨氣啊。
再加上人多,所謂法不責眾,學子硬著頭皮跟將軍府的人杠上,一時間兩方人馬互不相讓。
顧南煙自認是個文明人,不會動不動使用暴力。
更何況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弱雞。
她就想以理服人。
她清了清喉嚨,神色溫和的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她的原話是這樣的:“參不參加科舉是你們的自由,你們不參加,自然有人想得功名,沒人上趕著讓你們考,來日人家金榜題名,說不得還能給你們封個紅包感謝不考之恩。”
“什麼?要撕書,不讀了?不讀不讀唄,有的是人讀。”
“啥?讀不起?你這個問題很有見地,那這樣吧,老子起個頭,蓋一座慈善書院,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那些被埋沒的人才有出頭的機會,大家都來捧場啊。”
顧南煙大手一揮,當場號召有錢人捐款。
當然這個款不是白捐的,學校正門會建一座功德碑,誰捐款就將誰的名字刻上去。
商人重利,也重名聲,名聲越好生意越多。
更彆說起頭的人是顧南煙,若是能借捐款的事與她搭上線,明山城出產的新奇東西還愁沒渠道進貨?
這可是一本萬利的事!
於是顧南煙還在慷慨陳詞的時候,已經有不少商人聞訊趕來,爭著搶著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且捐款數額都不低,爭取給顧南煙留下個好印象。
太傅府的大門也終於打開。
下人們搬著桌子椅子,以及用來記錄的賬本筆硯魚貫而出。
眾學子:“……”
這跟他們想的不一樣啊。
結局不應該是顧從遠被逐出師門才對嗎?
怎麼就成了捐款現場了!
這不文學!
學子們不服氣還想抗議,奈何被蜂擁而至熱情洋溢的捐款人擠到了角落,附贈嫌棄的白眼。
不是他們說,這些人莫不是讀書讀傻了,人家堂堂長公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得民意,你們拿什麼跟人家鬥!
你們是比人家有權還是有錢,還是能打得過人家?
都不行還鬨什麼鬨。
早點回家洗洗睡吧!
彆在這擋著路,耽誤他們露臉。
眾學子:“……”
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先走了”,眾學子紛紛垂頭喪氣的散了。
不是他們不堅持,而是捐款現場太火爆。
他們擠不進去啊!
於是一場讀書人的圍攻,就這樣被顧南煙攪和黃了。
這可是前所未有的。
讀書人那張嘴多厲害啊,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場大災難!
再厲害的人,遇到讀書人那張嘴也得萎。
舉個例子,就像李密這個皇帝,夠位高權重了吧?
可一旦禦史上斥書,口若懸河的指著他罵,他再牛逼哄哄也得憋著。
而這麼強悍的勢力,竟然被顧南煙三言兩語整的拆夥了。
文武百官那個崇拜啊,特彆是不善言辭的武將,差點給她捏個泥像供起來!
顧南煙建學堂的事深得人心。
那日去鬨事的學子,都是些家境不凡,自覺與顧從遠有一搏之力的。
而真正的寒門學子努力上進還來不及,哪有時間管彆人的閒事。
對顧從遠拜師的事,他們更是無感。
反正誰拜也輪不到他們拜,吃飽了撐得才去摻和。
相比較而言,反而是辦慈善學堂的事更得他們的心。
於是顧南煙在無形中收了一波學生粉。
也為明山城日後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