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夫人嚇暈了過去,下人們趕忙去請老太師。
老太師急匆匆的趕來,看了一眼那棵樹以及牆上的字,臉色瞬間漲紅……
也暈了過去。
當然,他是氣的。
盛家頓時大亂。
孫太醫再次被請去盛家。
盛老太師畢竟年紀大了,身體再硬抗也扛不住接二連三的刺激,這一暈便有了中風的征兆。
得虧孫太醫及時救治,這才躲過一劫,沒步上大梁國蕭老將軍的後塵……
這回是躲過去了,可孫太醫卻告訴他以後不能再受刺激。
否則下一次神仙難救。
至於盛老夫人,她倒是還好,隻是受了點驚嚇而已,吃幾服安神的藥便好。
身體沒有大礙,盛老夫人的心卻受到了嚴重創傷。
有人半夜潛入她院中,不偷錢財不傷人,隻在她院內種了棵杏樹!
還寫下了如此意味深長的兩句話。
盛老夫人怎能不多想。
再加上一向臨危不懼的自家老頭反應比她還激烈,她瞬間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她覺得一定是那老不休的在外麵拈花惹草,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這才讓人家找上門尋仇來了!
可為何偏偏將那杏樹種在她院裡!
又不是她紅杏出牆!!
盛老夫人那個氣啊,恨不得掐死老太師一了百了。
讓她最膈應的是,那天的場景被不少下人瞧見了,隻一上午各種流言滿天飛。
且說的都是她不守婦道,給盛老太師戴了綠帽子,這才有了早上的那一幕。
她都一大把年紀了,賢良淑德了一輩子,臨老卻被人潑了這麼一盆臟水,還說的有聲有色的。
當即羞的她將自己關在了屋裡,看都沒去看老太師一眼。
這消息傳到顧南煙耳中,她也是很意外的。
她的本意是在提醒盛老夫人,她家相公不守男德,給她戴綠帽子了。
卻沒想到弄巧成拙,反倒讓跟她沒什麼仇怨的盛老夫人背了鍋。
在這個年代,名聲就是女人的命。
不管你是十幾歲的女娃娃還是幾十歲的老奶奶,隻要名聲壞了,就跟要了她們的命沒區彆。
顧南煙作為女子中的一員,又怎會讓隊友蒙受這種不白之冤。
於是她痛定思痛,在當夜親自潛入盛家,繞過不知比平日強了幾倍的防守,將那兩行詩句改了兩個字。
太師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末了另起一行,寫下“太師之姘頭手書”幾個大字……
盛府下人:“……”
盛老太師:“……”
府中流言再起……
話題卻變成了“論老太師那些年的風流韻事”諸如此類。
真相大白,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自然是盛老夫人。
她洗清了不白之冤,對寫下這兩句詩的人頓時充滿了感激。
愁的是老太師。
他覺得自己快被玩壞了,氣的腦瓜子抽疼抽疼的。
對顧南煙恨之入骨,恨不得手撕了她。
他想讓手下的官員集體上書告顧南煙一狀,卻被自己兒子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