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送貨上門
還有另一種“作案”,就是盜取剛死未久、元陽未散之人的遺體。
下葬之後涼透的遺體是沒用的;所以此類作案往往都是在“停靈”階段發生,想要掩人耳目並不那麼容易。
各地疑似“邪修作案”事件,都會上報至直轄該地的三司諸堂。
如果某一地案發率較高,就由某一堂出鎮辦理,宛如欽差巡遊。
主事者是黃金衛的,出鎮駐蹕之地就是“黃金鎮所”。
其實白銀衛也有資格獨當一麵,出鎮於外,可以掛起“白銀鎮所”旗牌。
但那是在地方。
神都凡有出鎮,無一例外都是“黃金鎮所”;白銀衛卻是是“基層小兵”。
這裡是神都正中心、天心園林附近,當然沒有什麼案發率上升的事件發生;這個“鎮所”完全是因為徐振雲的入世鍛煉而設,可以說因為這碟醋,才包了這鍋餃子。
更何況,“黃金鎮所”隻是梁宏博附會比擬的說法;事實上這裡名頭大的嚇人,乃是鎮妖司的“出鎮分殿”,地位還要在十二堂之上。
“成為了‘傷害案’的負責人……”
徐振雲本來還想繼續了解一下,“黃”級邪修和大晉官方的博弈細節。
“因果篡命符”的原理是什麼?
邪修的血祭類功法神通,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流通的?
語焉不詳的“高階邪修對低階邪修的庇護”,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這枚“一簡書”卻並沒有更深入的介紹。
看完這枚“一簡書”,徐振又隨意取了幾枚“竹筒”中的玉簡,化作書卷觀看,本想找找看其中有無類似內容記載。
但是一打開之下,其中內容卻是令徐振雲大大吃驚。
原來竹筒中的“簡書”並不是道冊,也和抓捕邪修的任務無關——都是天心園林“第一版書”的曆史各期大彙總!
“真成了喝茶看報紙坐辦公室了……”
徐振雲看了一眼左腿邊的青瓷茶壺,暗暗搖頭。
“振雲賢弟,走吧。”
徐振雲一抬頭,看見梁宏博笑嗬嗬的招手,當即起身道:“老梁,到哪裡?”
梁宏博神情頗為神秘,道:“隨我出去,就知道了。”
徐振雲本想說“我今天已經和姬小花逛過一次街了”;但是看梁宏博如此模樣,倒是不便拒絕。
二人出了萍水居正門,行走在木道之上,梁宏博才道:“出來是給你置辦行頭。”
“置辦行頭?你是說服裝?”徐振雲訝然道。
梁宏博點頭道:“正是!”
見徐振雲神情疑惑,梁宏博解釋道:“在九品晉級八品的階段,你們所謂‘與世同塵’的修行,其實都處於開啟見聞、開始感知的階段。側重於心境感悟,在具體細節上,要求並不嚴格。”
“但是隨著進入‘正職’,修行成為常態化;就要更加注重細節。”
“注重細節?”
徐振雲重複一遍。
梁宏博指了指徐振雲身上類似“武士服”的窄袖勁裝,道:“譬如振雲賢弟,伱通常都是穿這套衣服;或許不是一件,但總之是類似款式。”
徐振雲點頭道:“不錯,好處在於動手方便。”
梁宏博道:“你行走在市井之中,想要顯化什麼樣的氣質,都是憑借‘陰陽四氣環’,讓所見之人‘合理的想象’成你所設定的人物形象。”
“但其實這樣做就‘隔’了一層。”
徐振雲一怔,旋即道:“老梁你的意思是,陰陽四氣環設定了多少種‘氣質’,我就要準備多少身吻合這個‘氣質’的衣服?”
梁宏博笑著點頭道:“不止是如此。凡俗中人的人倫日用,咱們也要一應齊備。”
“在世俗修中,達到比較純熟的境界,就是‘隨心所欲,不逾矩’,除非執行公務,否則幾乎忘掉自己修道人的身份。”
“譬如成為修道者之後,感應天時,無比準確;當然不需要鐘表之類的物品。但是行走於紅塵之裡,每當你想到‘這是什麼時辰’這個問題,你的第一反應不是‘心神默運,體察天機’,而是掏出這個玩意。”
說完,梁宏博一伸手,自袖中掏出一物。
這東西很像是個“彈簧秤”,上麵一個刻著十二刻度的羅盤,下麵懸著一隻可以卡死的小鐵鉤;鐵鉤上掛著一隻砝碼。
事實上這確實是個“彈簧秤”。
因為五行化凡中有一種名為“輕重元石”的奇物,重量隨著一天十二時辰的流逝,均勻的發生變化;直到第二天子時,周而複始。
稱其重量,就能起到計時的作用。
所以心元本洲城市中、中產以上人物,絕大多數人袖囊之中,都有這麼一件“以秤為鐘”的“懷表”。
“還有,隨著你銀錢積蓄漸多,世俗中富貴人家的儲物工具,暗影元金所製‘腰帶’,乃至於傳訊工具‘感靈羅盤’,有必要的話都可以置辦。”
徐振雲一邊走路,一邊點頭。心中又漸有“認識提升”之感,不由感慨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