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處刑
每一個“龕”內,都是一具屍體。
屍體不著片縷,並且都是同一種姿勢——朝正前方跪下,雙手合十,舉於肩上。
是“肩上”,而非“頭頂”。因為所有的屍身,兩肩上都空空如也,齊頸而斷。
牆壁上“龕”的大小完全一致,都是方圓一丈,進深三尺。視線上移,可以看到所有屍身的正上方,接近“龕頂”的位置,懸著一枚頭顱。
沒有任何繩索,獨自浮空,形貌詭異。
所有的頭顱,都是睜開雙目的姿態,好像和徐振雲等“觀眾”四目相對;同時微微張口,可以看到牙齒。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龕”內,屍體不計其數。
所有的屍身,男子無一例外都是肌肉飽滿,猶如銅鑄;無論任何一具屍體,都仿佛精美的雕塑,雄渾張力令徐振雲莫名想起了大衛雕像。頭顱也是目光湛然,仿佛神魂尤在。
而女子的屍身則是渾整細膩,猶如玉雕。尤其是身首分離、上下中空,帶來一種特殊的精致感和空疏感,似真似幻。
至於“恐怖”、“血腥”,也完全不存在。
因為哪怕是脖子的斷麵處,也是完全光滑,平整的猶如光潔的石板。
徐振雲平靜感受,這裡有這許多的屍體,卻並無想象的“怨戾之氣”。
不知道是被鎮壓、淨化,還是其本來就是如此麵貌!
單獨看其中任意一“龕”之內,給人的精神衝擊都在可堪承受範圍之內;但是若走馬觀花,縱覽牆壁,立刻好像所有的“頭像”、“身象”立刻放大,填充於目前,層層疊疊。
好像所有的屍身“結合”成一個人;沉重感撲麵湧來,心神也立刻為之眩暈。
徐振雲突然感慨良多——兩種味道,正反相合。
其中一種味道,叫做“追及原始”。
這令徐振雲想到了茹毛飲血,想到了最原始的生存和欲望,為食物而生,為求偶而戰,以敵酋為殉,以人骨為器……
這是野性的氣息。
而另外一種味道,卻是“合道而終”。因為眼前的龕中雖儘是遭到處刑之人,但是其精神、意象中彆有一種充沛和圓滿。
他們事實上並不是“野人”,而是在修煉上極有天資之人。無論功行高低,都有一種參玄相契的味道。
兩種理應背離的氣質交融,令人五味雜陳。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單憑想象,徐振雲絕難想到,在一個“修仙文明”中,會呈現出這樣的畫風……
刹那之間,徐振雲似乎把握到了什麼線索,好像見到了這個世界的一絲底色。
但是念頭忽閃,又一轉而逝。
眼前突然呈現的變化,打亂了徐振雲的思緒。
牆壁正南麵,那延伸出的“銅棍”近端的正下方土黃地麵,忽然漸漸凸起,呈現出流沙滾動的跡象;然後完整現出一人,正是季子澄。
季子澄渾身精赤,身上並無任何繩索捆縛;但他背負雙手跪在地上。
可以看到,他目光清明,神情平靜;似乎當時神魂中受到的任何禁製之法,都被完全解開;但他的身體雖然疑似是“自由”的,卻又難有絲毫動作。
數息之後,季子澄好像受到了莫大的壓力,雙目隱然突出;上半身好像被扳了過來,緩緩前傾!
到了目光正視地麵、頭顱與地齊平的程度,天地間忽然閃過一絲青色的亮光。
橫在牆壁上方的“銅棍”,本身如如不動;但是此刻卻對著季子澄投射過來一個照影!
在這刹那間,“銅棍”分居牆壁兩端的兩部分,好像變成明亮的雙刃,自中點彎曲,如同剪刀合攏。
亮光一閃而逝;在這一瞬間,徐振雲一陣心悸,疑似感受到了天地寂滅。
光華徹底消散的一瞬,季子澄人頭跌落,脖頸處的斷麵上,鮮血噴湧到數丈高。
然後一種極為玄妙的存在,從季子澄的身、首之間彙集成一團,凝練成一個湯圓大小的小圓球,彙入兩刃之中。
徐振雲身軀猛地一顫!
在這一瞬間,他身體裡傳來極強的不適感,立刻有一種乾嘔的衝動。
方才見到這裡大量屍身,感到精神上承受壓力,徐振雲卻並沒有太大不適,反而有餘力探索其中合於道的、獨特的“意境”。
但是親眼看到這似乎並不算太過刺激的行刑畫麵,他的感知瞬間被強化,悄無聲息的就觸及了的承受底線。
好像一碗濃湯,原來隨意飲用,滋味尚可;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其中突然增加了十多倍的味精,其中鮮味超過極限,瞬間就從“尚能承受”變得極為不適。
好在這不適感,對徐振雲而言,隻是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