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破境八品
這七葉荷花座,遙遙看去不過僅容一人;但親眼見之才知大謬,其實此物是個直徑幾乎六七丈的巨大圓形。
以徐振雲修道人的眼力,物品相距既遠,感知自會調整,所以當不完全是相距甚遠的緣故,而是這寶座另有乾坤。
在大座中央坐定,徐振雲默運行功。
每一個階段的功法,在修行階段各有不同。到了“破境”這一步,卻並沒有專門的功法,隻是將之前每個階段的修行依次施展,同時將速度提升到最大!
真力鼓蕩,推動本人至“醺醺欲醉”之境。
絕大多數人的破境過程,這一步都是緩緩施為,逐步加速。
但徐振雲卻瞬間將強度拉到最大,真空力在丹田中的一盈一縮,一呼吸間就有八十一次往複。
玉兔穴中的真力反饋,同樣達到最高效率。
身體溫熱,血流如沸,猶如真金接受炙烤,便是“理所當然”的變化。
就在徐振雲火力全開,心中極感快意之時,麵前所向,忽然有一種極強的壓迫感猶如熱浪,迎麵撲來!
“神武天平”,終於還是展現出了它“猙獰”的麵目。
此時此刻,蘇靖容來到神武天平背麵、最靠近左側牆壁的位置,左手印在牆上。
在一位至高境的駕馭下,此物的威能立刻迸發。
這種感知,倒不是上次行刑時的“肅殺”;在一瞬間的淩人撲麵而來後,徐振雲赫然發現,最動人心神的,實際上是橫亙於宏偉牆壁之上、那一根巨大“橫杆”的材質,變得異常。
非金,非木,非土,非水,非火。
混沌無相,淩然至高。
徐振雲的注意力,原本是被牆壁邊緣的蘇靖容吸引;但是當那“橫杆”呈現這樣的氣質之後,立刻就抓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一種相反相成的矛盾感立刻湧現出來——
因為本人的注意會被此物之氣象吸引的緣故,如果徐振雲等人功行稍有不足,其實此物的存在反而有害,真的就起到了“分散注意力”的作用,令本體的法力推動,不能做到全力以赴。
但是若破境之人功行極純,悟性也高,卻能從這混沌無相的“橫杆”中把握到一絲模模糊糊的促進感;好像隱約意識到,眼前之物的奇妙氣象,就是自己修行的歸宿!
徐振雲自我評價——
感應到這一步,對他而言並不算難。
其實沈蓮心、陸書文、李長青等三人,也未必沒有一絲希望達到這個“感悟歸宿”的境界;但成與不成,並無把握;所以沒有選擇冒險。
頃刻之間,功法的運行,趨於極致。
徐振雲甚至有閒心去觀察“神武天平”對於“兩界蛟”的壓製效果——
在這浩瀚混沌之力的影響下,好像上方整個青色圓球遠近數十裡的範圍內,世界的基本秩序發生了更易;任何外力的召喚,都會被完全隔絕……
在一身功法在極境運轉的狀態維持了百餘個呼吸,徐振雲忽然麵露微笑。
四個字在心中浮現:
無暇成矣。
因為最後破境的過程,是虛實兩關。
實的一麵自然是功法的運轉;但是“虛”的一麵卻誰也說不準,隻是隱約傳聞,是會有非常“具體”的意象呈現出來。
以一種極為寫實的風格,融合“道業”與“世俗”,“道功”與“道心”。
不到呈現的那一刻,誰也不知道是怎樣的“畫麵”。
但是剛剛徐振雲心中就浮現出一個念頭:深秋時節,落葉繽紛。
自己和冉楚楚在林中漫步,行走於一條蜿蜒崎嶇、遍布著厚厚的金色落葉的小徑上。
在這個念想浮現出來三四個呼吸後,眼前果然呈現出一條“小徑”,果然也蜿蜒崎嶇、果然也遍布著金色落葉。
等於遇到怎樣的“畫麵”,徐振雲已提前有所預知。
不知道這樣的境界,古往今來有幾人達到?
徐振雲不再遲疑,沿著小徑前行。
走出了大約五六十步之後,遙遙看見,牧雪晴也從七葉座上起身,開始行走。
又過了十餘個呼吸,向天問同樣開始“起身行走”。
從徐振雲的視角看,二人是行走於極天之內,空空蕩蕩,並無任何景物。但是他心中知道,在牧雪晴、向天問自己的視角中,必然也有如同自己的“小徑”一樣的物象存在。
能見具象,其實就是鎖定了“無暇”或者“入微上”的層次。
最後與這個“具體意象”融合的好不好——於徐振雲而言,就是走路的“心情”是否契合——就最終決定了,是“無暇”,還是“入微上”。
按說這樣的修心關卡陷阱甚多,一不留神就會在哪裡留下缺陷。
但徐振雲卻完全沒有一絲的“小心翼翼”,就真的健步如飛,直行而去!
一刻鐘之後,走到了儘頭。
足下踏穩的一瞬間,徐振雲沒有回頭去看——但是他心中知道,身後的“小徑”,已經消散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