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諸夏變(二)_秦時小說家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秦時小說家 >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諸夏變(二)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諸夏變(二)(1 / 2)

內聖外王!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這是內聖之修行。

修仁禮之道,打至聖先師乃至於更高的境界,可為內聖之坦途。

進而三綱八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可為內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為外王!

無內聖,不外王。

內聖外王,陰陽一體,仁禮合一。

自當年玄清子在稷下學宮論道,所言內聖外王,被困境界數十年的公都子一朝悟道,破入玄關。

可惜,未有太久,便是坐化。

其人雖坐化,一身道理卻是傳下,掌門伏念便是所修最為精深,統合儒家八脈,越發氣韻不俗。

“你等所言都有些道理。”

“諸國而滅,諸夏歸一,諸夏正是大變之刻。”

“守正居中,是為大道。”

“入鹹陽施展所學,也是大道,兩者並不相違。”

“隻是儒家現在還不到入世以展仁禮之時,至聖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蘭陵之事在前,大變就在眼前,未可一窺全貌,焉得爭奪百家大勢。”

“待明晰本末,知其先後,可為之矣!”

入世!

以為實現儒家數百年來的夙願,那是整個儒家上下所需要的,江邵泰等人想要。

自己更想要。

果然儒家是避世的學問,也無需道理傳播諸夏了。

伏念看向左右師長、師兄弟,朗聲而落,大勢而觀,儒家現在不適合大開門直麵秦國。

除非對於諸夏之變有足夠了解。

“掌門師兄,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法家做大?”

“秦國推崇法家之道,無論是當年的秦國商君,還是秦國曆代之主,都是那般。”

“似是不喜歡儒家之學。”

“果然儒家退讓,豈非不妥?”

江邵泰拱手深深一禮。

聞掌門師兄此言,似乎不讚成派遣儒家弟子前往鹹陽,起碼現在並不讚成。

“法家之道,旨在富國強兵,旨在在短時間內令府庫充盈,令兵甲齊備,令民勇公戰。”

“亂世之中,是以諸國多有變法,魏國、秦國、楚國、齊國幾國都是一樣。”

“然如今非大亂之世,諸國滅,秦國繼續行法家之道,行霸道之舉,已然極致,過剛易折,便是此理。”

“大亂之後,合當大治,那才是儒家一戰所學的機會。”

伏念看向江邵泰。

秦國推崇法家之道,並不意味著秦國要將其餘百家之道,全部磨滅,否則,焉有中央學宮。

百家之道,各有所長。

法家雖妙,儒家也有玄奇。

“掌門師兄,雖如此,可令儒家弟子入秦國郡縣之地,以為施展所學,莫不亦是不妥?”

小聖賢莊每一年都有許多人進來求學,每一年也有許多人畢業,數十年來,諸夏間,儒家弟子甚多。

果然儒家不入秦國,那麼,他們一聲就要荒廢。

何況,如師兄所言,大治之世,當行教化之舉,當令諸夏之人知曉仁禮。

那是儒家所求。

以為維持諸夏穩定之需要。

果然人人仁義禮智,何有大周而亂。

那便是根源。

“自然可行。”

“無論何時何地,儒家弟子欲要施展所學,小聖賢莊都不會攔阻,儒家上下也不會攔阻。”

伏念搖搖頭。

儒家弟子成千上萬,豈是小聖賢莊可以全部管轄的。

小聖賢莊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做學問的地方。

這裡才是儒家的根基所在。

“這……,師弟愚鈍!”

江邵泰不解。

誠如此,那掌門師兄是想要儒家弟子入世施展所學,還是不欲要儒家弟子有所為。

“那些事情並不重要。”

“蘭陵城之事,顏岵師弟、楊寬文師弟身隕,儒家三位掌事者,沒了兩位。”

“時值巨變,儒家需要三位掌事一同應對那般局麵。”

“接下來便是需要在此仁禮之堂決出另外兩位掌事。”

視線落在江邵泰身上數息,伏念搖搖頭,終究還是悟性不夠。

得與失!

爭與不爭!

一直都非絕對的。

儒家需要蟄伏,以觀諸夏局勢。

同樣,也需要派出人手對於接下來的諸夏有足夠了解。

彼此之間,並不矛盾。

不在那個話題上多言,許多事情,自己已經派人去處理了,先前所問,隻是以觀八脈意向。

總體而觀,合自己之心。

江邵泰之言,也在預料之中。

話鋒一轉,落在另一個重要議題上。

決出已經缺失的儒家兩位當家。

語落,整個仁禮之堂陷入淺淺的寂靜。

楚地江水流域。

這裡河水眾多,縱橫交錯,又有群山峻嶺陳列其中,高低起伏的大山連綿不絕。

其中自然不乏有地勢奇特所在,俯覽而下,在那方圓數百裡、數千裡的地域上。

晴空之下,一處更為陡峭的低穀懸崖山脈傳來異動,那是一處白日中仍隱於雲海之中的地域。

一隻隻體型巨大的機關獸乘風而行,時而跳出雲海,時而沒入雲海,時而蹤跡不顯。



最新小说: 重生之善惡人間 讓你阻止反派滅世,你談什麼戀愛 卦師左不言 重啟高中:命運模擬器在手 無敵蘿莉控的奇妙冒險 六零,全家冤種讀我心殺瘋了 閻浮武事 禦獸:寵獸空間變異後我超神了 雄兵連之銀河之力葛小倫 hp九十九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