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不若其父(求票票)_秦時小說家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秦時小說家 > 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不若其父(求票票)

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不若其父(求票票)(1 / 2)

對於諸子百家!

秦王政自然知曉道理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可是道理若是摻和其餘事情,那就不一樣了,百家之內,諸國弟子彙聚。

他們不服從法家之道,欲要以己身之道與之對抗,那就是百家的原罪。

一個諸侯國,欲要長久!

非有一心一意給予統合,百多年前,商君以法家之道貫通秦國,其後,百家避退,全部避退?不為如此!

不過是在法家的框架內,給予發展所學。

然……於百家之人來說,似乎難以忍受己身所學受限於法家,故而百家不入秦,一直百多年均如此。

多日前,己身下達王令,焚滅燕趙除醫書、詩書之外的所有典籍,湮滅他們的文字風華,就是為了那一點。

而蓋聶先生似乎反對不小。

不知如今可有所得,語出,從使者手中接過沾染涼水的白色綢巾,擦拭麵容,看向蓋聶。

“大王欲要以一家之學作為治國之要,百家之學怕是要凋零了。”

“如大王先前之言,百家之學,實則都是極好的,奈何……百家之人不合。”

蓋聶持劍抱拳一禮,秦法之下,自然要以法家之學為國之根本綱要,其餘百家道理運轉受其限製。

而偏偏百家的道理衝突者甚多,頗有水火不能相融之勢。

若然如此,百家學說不甘於下,必然凋零,那是頗大的遺憾與損失。

濤濤之江河湖海,隻有他們之間不住的碰撞,才會有更為盛大之景象,若然死水一般,寂寥甚多。

“寡人欲要從明歲開始,擴建中央學宮,增設院堂,設立百家之學於其內,不聞武真侯之言?道理深處都是一樣的。”

“是那些百家之人敵秦久矣,即如此,百家的道理就該在大秦之內新生,山東諸國的百家,是它們自己選擇的道路。”

秦王政麵上一笑,百家之道,自然都是極好的。

其中的學說道理,自己有的都很欣賞。

如大田令鄭國出身的水家,秦國如何能夠缺少?

如儒家所言的仁禮,亦是有可取之處!

如墨家的尚賢、節儉等道理,也有可取之處!

如農家的紮根庶民田壟之上,那也是秦國所需的。

……

諸般百家,儘皆如此,既然山東諸國的百家不為所用,且敵秦久矣,多年來,一直在暗地裡和秦國作對。

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至於他們的學說道理,留在秦國就行了。

它日,諸夏歸一,道理自然也歸於秦國。

“諸國諸般一切歸一,大王所謀亙古未有也。”

蓋聶再次歎息一語。

自上古以來,諸夏間,便是部落聯盟不斷,人皇軒轅氏也僅僅是統禦諸多部落,對於諸國部落,並不多加乾涉。

甚至於他們的文字、服章都沒有任何乾涉。

所乾涉僅僅是他們的服從!

果有不服,六師征伐之。

大夏如此!

大商如此!

大周也是如此!

如今……卻不一般了,大王所為,迥異三皇五帝,迥異三代數千年之策,將一切迥異於秦國的外在諸般,紛紛滅掉,紛紛湮滅掉。

隻存在一種,綿延後世!

實在是諸夏風華之大災難也。

“哈哈哈,蓋聶先生是憂心鬼穀縱橫之傳承?”

秦王政沒有在那個問題上糾纏,王書政令都已經頒布下去了,這個時候爭論已經沒用,隻是蓋聶先生還沒有轉變心思,不由笑語。

“非也。”

蓋聶搖頭而應。

“千年以前,諸夏間本沒有所謂的鬼穀縱橫,難道……鬼穀縱橫的道理就不存在於諸夏。”

“鬼穀之精妙,在於權謀,在於揣摩,在於天地陰陽萬化,那是先代鬼穀子所悟,整合而出,縱然今日之後,不存鬼穀子。”

“鬼穀縱橫的道理仍舊存在。”

秦王政放下手中的綢巾,行向不遠處的涼亭所在,旁側亦是擦拭雙手完畢的周清跟上,蓋聶亦是走過去。

“百家之道,如水!”

“隨意流淌,或會泛濫,或會成災,須得給其立下規矩。”

周清看向蓋聶,許多道理,蓋聶應該清楚,但實際上焚書歸元之事,對於百家的確是災難,估計實施起來,山東諸國百家的反對會更大。

但對於百家之學,也是一次新生。

讓無序的水韻,順從流轉,方可操縱自如,也許難以出現無序碰撞之盛狀,可……終有水到渠成之日。

“武真侯明日便要返回南郡?”

“坐!”

秦王政隨意坐於公孫麗身側,單手指著涼亭一側的另一處區域。

“離開四郡有些時日,政事堂雖可總攬大局,有些事情還得玄清親自處理。”



最新小说: 重生空間之最強妖路 天下秘籍2 手握山河,背負始皇傳承,吾為帝 我開玩笑,青梅校花偷拿戶口本? 外神的聖杯戰爭 禦劍絕塵之盤龍問天 榮升太後我隻想當鹹魚 重生後暴躁少年被我欺負哭了 開局召喚:我竟是幕後黑手 人,哪有不修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