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再問大師(第一更)_秦時小說家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秦時小說家 > 第三百零五章 再問大師(第一更)

第三百零五章 再問大師(第一更)(1 / 2)

賦稅之事,是邦國第一要務。

無論是秦國,亦或者是山東六國,均是如此,沒有賦稅作為支撐,國府便不能夠做任何事情,舉國上下便不能夠做任何事情。

想要對外戰爭,需要錢糧!

想要在國內大修工程,需要錢糧!

想要發放俸祿,同樣需要錢糧!

……

而那些錢糧的來源便是賦稅,如果是往年,秦王政倒還不擔憂,但今年確實與往年不同,去歲夏種的時候,正逢乾旱綿延,糧食的生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而田地內的薄收,也影響了今年的收成,無疑也影響著今年的賦稅,從大田令文書所言,今歲賦稅有三大難點,均為難以克製的難點。

其一,荒年薄收,尤其是關中腹地的民眾,根本無法完成賦稅。

其二,秦法不救災,上次,因為涇水河渠之事,征發民力於其上,抵消徭役,然則,天下跨年大旱,整個秦川與河西高原的北地、上郡幾十個縣都是幾乎顆粒無收。

庶民百多萬已經大上涇水河渠,賦役頂稅也在事實上成為不可能,除非在變更秦法,隻是,對於秦王政來說,一直奉行遵守法製,決然不會如此。

其三,三晉之地也是奉大旱跨年,諸國都早在去歲下令免除今歲賦稅,而後,整個關東六國的目光便是落在秦國身上。

距離征收賦稅的日子還有兩三個月,看似很長,但對於王書的下達和執行,如今的抉擇已經有些晚了,如果秦法依舊,那無疑落入關東六國的鄙夷之中。

若要同山東六國一樣,無疑要破除秦法,這是秦王政不可能為之的。

然而,若是不免除賦稅,無疑會令如今剛收攏的民心流失,有違邦國大勢。更甚者,距離文信侯呂不韋《呂氏春秋》之書傳遍秦國上下不遠。

若要免除賦稅,無疑表明,當今秦王讚同文信候的寬緩刑罰,讚同文信候的施政理念,若為之,先前加持在文信候身上的所有罪名可就值得商榷了,一個不好,那些惹事的門客又要出來了。

“昌平君、王綰,你二人以為該如何處之?”

去歲剛解決一個進退兩難之事,如今又來了一個,免除賦稅不可行,不免除的話,同樣有不小的弊端,略微思忖,秦王政將手中文書放下,視線落在昌平君熊啟和身側的王綰身上。

“賦稅該免,又不能免,如此難矣!”

“秦國倉廩,原本殷實。涇水河渠開工,關中大倉源源輸糧,庫存業已大減,撐持一年,尚可。明年若不大熟,軍糧官糧,都難以繼續維持!”

於此事,昌平君也思考良久,終究還沒有一個兩全之法,世間之事,兩全之法最為難尋,自己和大田令等人也商討過,如今,還沒有沒有理清頭緒。

身著淡紅色的錦衣長袍,悠然起身,拱手對著上首的秦王政一禮,言語緩緩,頗有歎息,接連不能夠為大王分憂,慚愧也。

“我王,如昌平君所言,今歲賦稅史載難以定論。去歲夏收以後,旱情不斷,搶種之粟、稷、黍、菽,出苗不到一尺,便十有八九旱死。”

“好在,數月之前,涇水河渠之上,以大師為首,水車而出,調動水流,關中情況略有緩解,雖如此,但對於整個秦國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縱有存糧,也隻夠庶民存活。”

“臣也與大田令商討過,唯一之法為免賦免稅,但此舉又與秦法衝突,故而,一直蹉跎至今,未能夠形成真正的策略。”

隨著昌平君起身,一旁的王綰也是為之而起,拱手向上首一禮,賦稅之事,軍政要事,一舉一動,都要合乎情理,若隨意為之,隻怕於國有損。

這也是直到現在仍舊沒有一個好的應對之策之故。

“大師令工匠造的水車,如今渭水兩岸也有,的確是妙,如果涇水河渠修成,再輔以水車,當可將益水遍布整個關中之地。”

“昌平君剛才所言,關中大倉隻能夠支撐一年了?”

於那使用便捷無比的水車,秦王政也見過,人力踏動,水流便緩緩而出,如果水車日夜不息,那麼,水流便會順著水渠蔓延,流入庶民所需要的田地。

水車的妙用,秦王政早已下達王書,令各郡縣官署造就,以此緩解旱情。隨之,又聞昌平君與王綰之語,眉頭不由得又是一挑。

“近一百八十萬民力在河渠之上,消耗儘在大倉之中,此等之事,古來不曾有。”

玄清大師先前所言之策,所妙,但對於秦國的消耗也是巨大的,一百八十萬民力可不是十八萬,每一天的消耗都超過當年長平之戰的歲月。

“明歲若不豐收,大倉可有幾多存糧供給軍中?”

於昌平君所擔憂之事,秦王政神情也是瞬間凝重起來,於大師之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主要就是旱災還要持續多久,秦國隻要撐過去,一切都不是問題。

如果真到了大倉消耗一空,無論如何,也得率先保證軍隊有糧食,不然,秦國可就真的危險了,一時間,秦王政也是豁然間從上首站立而起。

“若無水車給予緩解旱情,存糧頂多供給十萬大軍,如今,卻是可以供給十八萬大軍至二十五萬大軍,勉強可以保證對於山東六國的威懾和北方匈奴的震懾!”

昌平君神色越發的不好看,秦國常備軍自從長平之戰以後,一直穩定在四十萬左右,如果旱情不能夠緩解,到明年的時候,將會有一半的軍士不能夠吃飽。

那……可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大師一物,令秦國軍士多十萬飽食,堪為大功也。”

“今歲距離明年尚遠,暫不提軍糧存糧,倘若明年還是旱災之年,王室禁苑連同秦川全部山林,能否保得關中秦人采摘狩獵度過荒年?”

於秦國來說,麵臨此等之事,必須做最壞的打算,隻要軍士還有能力威懾六國,那就儘量穩定國內局勢,隻有國內安穩,軍士才會有更強之力。

“去歲大旱,關中秦人全力抗旱搶種,入冬又大上河渠,秦國民眾沒有進山討食,隻有山東入秦饑民進山,關中山林倒是沒有多大折損,野菜野果還算豐茂。”

“然則,秦法不救災,災年曆來不開王室禁苑……”

昌平君熊啟緩聲言之,大倉不足,那就隻有另尋他法來滿足秦人的消耗,無論如何,也要將眼前的難關渡過去。

“昌平君隻需要言語,若是開放禁苑,可否保關中度荒?”

不過,還未等昌平君說完,秦王政便是打斷其言。

“若是開放王室禁苑,大體可度荒年。”

數息之後,昌平君給了秦王政一個滿意的回應。

“如此,秦國還能夠堅持兩年,縱然上天繼續乾旱,老秦人也無懼。”

秦王政麵上多了一絲歡喜,雙手猛然一合,清脆的聲音回旋在空曠的興樂宮廳殿之內。

“我王,臣以為,目下秦國之財力物力存糧,尚有周旋餘地。所以左右為難者,法令相左之故也。”



最新小说: 【九天邪神:陰陽破蒼穹】 重生後我成了他的白月光 當邪神美食家穿成退婚廢材後 妖夢 女主今天上線了嗎 外神俱樂部 靈武奇緣 凡人修仙:我擁有一個秘境 奇劍錄 道詭:異仙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