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的有些多,沒有那麼多的現貨,不過現在是冬天,沒什麼人蓋房子,一下子來了個這麼大的訂單,他們不舍得退掉,明確表示可以加急,一定按時給他們每天提供十車青磚,一直到他們把房子建好。
在這鎮上對比了三家,這家是老店了,有口碑價格也是最實惠的,時穗也不想再換,便答應了下來。
簽契約的時候,明確表示了雖然時間急,但質量要有保證,不然到時候貨驗收不合格小他們是不會付錢的。
“這您放心,我們家是老口碑了,以後還要繼續做生意,不會砸自己招牌的。”
那掌櫃笑眯眯的說道。
既然青磚的事已經搞定了,那接下來便是買瓦片,有青瓦和陶瓦和石瓦三種。
陶瓦也就是琉璃瓦,價格最貴,最便宜的都要六文錢一片,切且僅供達官貴族和皇室使用,平民是不能用的。
那就隻剩下青和石瓦可以選擇了,青瓦比陶瓦貴,青瓦四文錢一片,石瓦五文錢兩片。
“小祖宗,您的房子買青瓦,我們大夥兒用石瓦就行。”
村長在一旁說道。
在他看來,不管價錢,能遮風擋雨就行了,不過小祖宗卻是要用貴的。
不過時穗最後卻還是都買了青瓦。
青瓦也沒有足夠的存貨,跟青磚一樣,先交了一部分定金,然後簽契約,讓他們到時候按時送貨。
這兩樣都弄好後,時穗沒有立刻回去,而是直接去了一趟藥鋪,賣了兩斤石斛,十斤羊肚菌,還有三斤的藏紅花。
一共賣了二百六十七兩銀子。
“走,買肉去。”
雖然空間裡有吃的,今後卻不能再大包大攬的拿出來,總得有個由頭,正好趁著今日出來辦事,多添點東西回去。
來的時候特意拉了兩輛板車,就是為了裝東西的,現在街上雖然蕭條,但還是有賣東西的心裡,畢竟不管怎樣都要生活。
但她相信,現在傷寒病治好了,等到明年開春,沒有乾旱了,百姓們可以開始種地,到時候這街上很快便會熱鬨起來的。
糧食他們就不買了,畢竟現在百姓們吃的米大部分都是她從空間裡拿出來的。
逛了一圈,發現賣的物資實在是匱乏,肉很少,青菜除了蘿卜白菜就沒有其他的了,價格也很貴。
沒辦法,現在能把糧食拿出來賣的,都是想還錢去買其他東西的。
先是買了一些凍柿子和筍子,扭頭的時候,看到前麵有賣海鮮的。
“大爺,你這些都是怎麼賣的?”
她看到有生蠔,有蝦,有帶魚,還有梭子蟹,都是活的。
看來這位大爺家裡應該是靠近海的,不然不可能捉到這麼多海貨。
“看到是個小娃娃,大爺不知道該不該說。”
村長在旁邊道:
“你隻管說便是。”
然後大爺便一一介紹了價格。
“你這裡總共就隻有這些?”
時穗看了一下地上的四個大桶,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三百斤。
她覺得那生蠔和梭子蟹不錯,打算多買點,到時候可以放一些到空間裡養。
“我兒子那邊還有一些,他在另一條街賣。”
“大爺,這些我們都要了,你去把你兒子叫過來,他那裡的貨我們也都買了。”
怕大爺不相信,覺得他們是騙子,時穗便直接先把錢給付了。
“給,一共是二兩八百三十文,你看看對不對。”
“對對對。”
大爺看到銀子,才知道對方沒有騙自己,高高興興的把錢收了起來,就去找兒子了。
時穗先讓大響他們把海鮮給搬到板車上。
對於她來說,不到三兩銀子,便能買到兩百多斤海鮮,已經算很便宜了。
很快,大爺便把他兒子帶了過來,他兒子跟在後麵推了一輛板車,上麵放著五個大桶。
裡麵都是一些生蠔和梭子蟹,還有海魚。
時穗直接讓村長去買了下來一共花了不到四兩銀子。
“你們家住海邊?”
村長問道。
“我們家靠海為生,家住五漁村。”
“你們姓什麼,到時候我們需要的話還去找你們買。”
“我姓劉,叫劉春生,這是我大兒子,叫劉大山。”
“好。”
買完這些,時穗又讓買了二十斤鹽,這次帶著大夥兒開始回去。
快到向陽村的時候,時穗借著掩護,又從空間裡拿了一百斤肉和一些蔬菜出來,直到全部把車裝的滿滿當當後才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