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隊長歎了口氣,又陷入了沉默。
“啊?”分隊長愣了一下。
“你先彆走。”胡盛一把拉住張大彪:“正好,幫我提醒戰士們幾件事。”
“第二,讓戰士們記住,這次戰鬥,不留俘虜!”
看著沒有戴軍帽,背後掛著一柄大刀的張大彪,胡盛上前一步,先打了個招呼。
divcass=”ntentadv”“是我,參謀長好。”張大彪和胡盛握了握手,前線可不適合敬禮:“羅主任讓我帶領三百名戰士前來支援。我們把團裡的機槍和擲彈筒全帶來了,子彈也是能背多少背多少。”
大到南京,小到各地星羅棋布的村落民居,哪裡沒有他們欠下的血債?
自我欺騙,說這是武士的“榮耀”,還勉強可以接受。投降?誰有那個膽子?
——
與鬼子相比,另一邊的新一團倒是士氣高昂。早上和鬼子又乾了一場後,新一團的支援便來了。
胡盛笑起來:“八成是了。鬼子一路上都是留小部隊殿後的,隻借助有利地形和天然掩體,最多用鏟子稍微挖挖,從沒有像這樣,大張旗鼓地挖戰壕。鬼子的目的是撤退,挖戰壕是為了防禦,所以肯定是挨了老李一頓狠揍。”
無邊的殺意隨著這句話噴薄而出。
“張大彪,是你啊!”
然而,這位分隊長並沒有等到想象中的破口大罵,兩個小隊長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人緩緩開口了:“你為什麼覺得投降會是出路呢?”
分隊長低聲辯解:“可是,可是八路宣傳自己善待俘虜……”
胡盛說著,又抬起了望遠鏡,試圖尋找鬼子重機槍的位置。
“要不,我們投……投降吧。”
“那是八路的宣傳!你自己乾過什麼,難道你都忘記了嗎?”小隊長聲音逐漸大了起來:“你覺得用刺刀和機槍,高效率的屠殺了那麼多人,你的手還是乾淨的嗎?你覺得那些八路失去了家人和朋友,這種仇恨是可以一筆勾銷的嗎?”
“不說難過的了。以前子彈不夠,打鬼子傷亡更大呢。”張大彪揉了揉臉,換上一副笑容:“我這就把帶來的子彈分下去。”
鬼子投降的少,戰死的多,除去武士道和效忠天皇這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外,還有一點就是他們自己也不覺得這是條生路。
“傳下去,第一,讓戰士們一會兒發起攻擊的時候都小心點。有一兩個規模較大的據點是配備重機槍的,但是重機槍到現在都沒有開過火,讓戰士們彆忘了。”
八路軍優待日軍俘虜,會好吃好喝供著;會讓他們上學;會改造他們的思想,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會允許他們加入反戰同盟,發揮自己的餘熱,為過去贖罪。
但是這不意味著忍讓,不意味著被俘之後血債就會一筆勾銷。對於行為極其惡劣的鬼子部隊,八路的態度一直是不留俘虜,務必全殲!即使意外抓了幾個,也逃不過審判的命運。
八路優待俘虜,但有些畜牲可沒資格當什麼俘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