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府氣勢恢宏,規模極為宏大,占地近百畝。
跟在易華偉身後的許辛一行人,沿著蜿蜒曲折的回廊緩緩朝後院走去。
曲折蜿蜒的回廊將各個亭台樓閣巧妙地聯接在一起。回廊的柱子上繪著色彩斑斕的圖案,有神話傳說中的瑞獸,有寓意吉祥的花卉。陽光透過回廊的鏤空雕花,灑下斑駁的光影,雕梁畫棟之間,處處彰顯著主人的尊貴與奢華。精湛的雕刻技藝,絢麗的色彩搭配,無不讓人驚歎於工匠們的巧奪天工。
沿途,錯落有致的亭台樓閣一一映入眾人眼簾。造型各異的亭台讓人目不暇接,有的小巧玲瓏,宛如精致的藝術品;有的則氣勢恢宏,如同一座座雄偉的堡壘。樓閣高聳,飛簷鬥拱,那精美的雕刻讓人歎為觀止。每一處樓閣的門窗之上,都雕琢著細膩無比的花紋,花鳥魚蟲仿佛在花間嬉戲,山水人物好似在畫中漫步,一個個圖案都栩栩如生。
許辛進過不少貴人府邸,那些府邸或精致典雅,或大氣磅礴,但皆不如眼前的趙府這般令人震撼。
目光在這一片奢華中流轉,心中卻微微一沉。作為農家子弟,許辛自小就深知百姓的疾苦,看著這些奢華的景象,他仿佛看見了無數百姓的民脂民膏。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既有著對這奢華之美的驚歎,又有著對百姓苦難的憐憫。哪裡還高興得起來?若不是為了見見易華偉口中所說的畝產千斤的神奇作物,恐怕早就告辭離去了。
身後的弟子則瞪大了眼睛,被這眼前的美景所折服。看著不遠處掩嘴輕笑的俏麗侍女時,一些年輕的弟子不禁紅了臉,目光中流露出羞澀與好奇。侍女們看著這些局促的年輕人,笑得更加歡快,銀鈴般的笑聲在空氣中回蕩,引來眾人一片羞澀的目光。
“你們這些丫頭,都沒事做了嗎?”
一道嬌斥聲突然傳來,抬頭望去,卻是呂雉走了過來。呂雉身著一襲淡雅的長裙,身姿婀娜,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威嚴,又帶著幾分溫柔。她的出現,讓那些嬉笑的侍女們頓時作鳥獸散,紛紛故作忙碌起來。
“見過趙大人!許公!以及諸位。”
呂雉盈盈一拜,舉止優雅大方,起身後朝易華偉開口道:“大人,秋菊之前服侍的那位…下了帖子,說一會就過來……您看?”
“嗯,這位是我府中管事,呂夫人。”
易華偉點點頭,簡單介紹了一下便開口道:“不用管她,來了就讓小荷先招呼著。我們走。”
一行人跟在呂雉後麵,兩刻種,才到了後院側門。
走進大門,引人矚目的卻是那占據了府中近一半麵積的廣闊田地。
門口建有一座簡陋的木屋。這是農夫們休息和存放農具的地方。木屋雖然簡陋,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屋前擺放著一些農具,有鋤頭、鐮刀、耙子等一些‘匠神’發明的器具。看得出,這些工具應該使用了一段時間,卻保養得很好,在陽光下散發著金屬的光澤。
田地裡,一壟壟整齊的土地猶如棋盤般排列,土壤肥沃而黝黑,散發著淡淡的泥土芬芳。田間的小徑縱橫交錯,鋪滿了細小的鵝卵石。
眺眼望去,數十畝土地分為整齊的四塊,一塊田地裡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有嫩綠的蔬菜,有金黃的麥穗,還有一些翠綠剛剛結果的瓜果。
另外三大塊則是土豆、番薯、玉米的實驗田。
此時,田間的農夫們正有條不紊地勞作著。一些農夫彎著腰,用小鋤頭輕輕地清理著雜草。動作嫻熟而認真,每一下都恰到好處,既不會傷到藤蔓,又能將雜草清理乾淨。時不時直起身子,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擦額頭的汗水,然後又繼續投入到勞作之中。
番薯地裡,一壟壟番薯藤蔓整齊地排列著。葉子翠綠欲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藤蔓粗壯,緊緊地抓著土地,讓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它們頑強的生命力。
一旁的呂雉微微側身,輕聲開口道:“大人帶回的這些番薯,一年一熟,畝產約在二十五石左右。此處乃是北地,氣候相對寒冷,對作物生長多有製約。可若在南方,諸如象郡、桂林、南海、巴蜀等地,那裡氣候溫暖濕潤,這些番薯便可實現一年兩熟。”
呂雉說話之際,微微抬眸看了易華偉一眼,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在此之前,她也曾對易華偉所言深感懷疑,一度以為他是在信口開河。然而,在去年九月,她親眼見證了一畝地裡挖出了整整二十六石番薯的震撼場景。那一刻,她瞬間明白,有了這些神奇的作物,大秦的根基已然堅不可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才毅然決然地拒絕了跟劉邦一同離開。
作為劉邦的枕邊人,呂雉對劉邦的心思了如指掌。她知道劉邦胸懷遠大誌向,可她也清楚地知道,劉邦的誌向是建立在大秦混亂、民不聊生的基礎之上。而如今,這些作物的出現,再加上大秦那百萬虎賁。有了充足的糧食供應,民心穩定,軍心穩定,想成事無異於天方夜譚。
許辛緩緩蹲下身子,目光專注地落在番薯的藤蔓和葉子上。身體微微前傾,伸出手輕輕觸摸著番薯的葉子,葉片柔軟而帶著微微的韌性,紋理清晰地展現在指尖。許辛仔細感受著葉子的質感,眼神中充滿了驚歎和好奇,那是一種對未知事物的強烈渴望。凝視著番薯的藤蔓,看著它們在土地上蜿蜒伸展,這些陌生的作物,讓他這個在農業領域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農家巨子也感到無比震撼。
過了片刻,許辛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後鄭重地朝易華偉拱了拱手,恭敬地說道:“大人,我可以看看嗎?”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期待和急切。
“當然!”
易華偉看著許辛的神情,笑了笑,眼中滿是理解。他知道許辛對這些番薯的好奇與渴望,也明白這些新作物對於農業發展的重大意義。
許辛得到許可後,再次蹲下身子,更加仔細地觀察著番薯的生長情況。輕輕撥開周圍的泥土,查看番薯的根部,想要了解這些作物的生長習性。動作小心翼翼,仿佛在對待一件珍貴的寶物。
此時番薯的塊根剛剛開始膨大。在土壤之下,番薯的根部形成小塊狀的凸起,這些就是未來番薯的雛形。這些小小的塊根潔白而鮮嫩,充滿了水分,緊緊地附著在根係上。
第一次看見番薯,許辛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在心裡默默估測了一番,對易華偉提出的畝產二十石已經沒有太大的懷疑,於是又走到玉米地裡看著那些玉米苗。
地裡的玉米苗已有一尺餘高,葉子油黑發綠,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微的光澤。
許辛站起身來,走到玉米地旁,仔細地觀察著玉米苗的生長情況,在他的印象裡,傳統的農作物中,很少有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長得如此茁壯的。
“這些得九、十月份才能成熟。”
易華偉指了指另外一側:“我們去那邊看看。”
土豆地裡,一片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