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其實有點難聽,但輿論軍團最強大的力量,並不是對其他人展示自己一方的‘好’繼而令人向往——向往的確是有力的,但太過遙遠的向往反而不會讓人感到動搖,甚至可能會令一部分卓越優秀的人發自內心地想要建設好自己的國家,繼而達成反效果,也就是無法吸引投票。
但好就好在,和老家那邊的經驗教訓相比,泰拉這邊的家國情懷不是很重。
那些大勢力與其說是民族國家,不如說是環繞第五能級而出現的人類聚集區……一群有著相同起源的人,披上了不同國家的皮。
歸根結底,大家當初都是前紀元文明泰拉聯邦的遺族,互相之間根本就沒有決定性的不同。
這,才是輿論軍團的主要攻擊點。
【揭露!前紀元文明的真相……】
【震驚!金之民,赤之民,鐵之民與白之民的一致性!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
【四散的遷移史!失落紀元的人類分布和後續擴散路徑】
諸如此類,這些看上去像是地攤文學亦或是民科論文的文章,恰好就適合這個時代——更不用說,這些隻是看上去聳人聽聞奪人眼球,但實際上並不是地攤,而是實打實的現實。
前紀元文明,所有人的確都是一家——什麼種族國家都毫無意義,都是後來人根據避難所勢力劃分的‘和平區’。
四大民本質上也的確都是同一種人,根據不同環境分化適應,這個技術最先運用在結晶龍身上,後來用在人類身上,前紀元文明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人形的結晶龍。
一時間,類似的‘起源科普’與‘前紀元文明民揭露’論文和讀物,就順著銀峰領的渠道,擴散到了周邊地域。
帝國,迦南摩爾,蒼天王庭,七城聯盟甚至是峻嶺堡……乃至於更遠的地方。
但最主要的,這類宣傳的聚焦點……
是在飛焰地。
一時間,飛焰地本地的媒體和各路報紙撰稿人都懵逼了。
和帝國媒體打嘴仗,本就是他們的天職,他們早就習慣了,甚至可以說得心應手。
無論帝國那邊怎樣的質問和諷刺,乃至於敵意宣傳,他們都可以輕鬆接下,然後化掉攻擊力,反過來攻擊帝國的短處。
但這一次,敵人相當不同。
因為銀峰領的輿論軍團,從來都不正麵戰鬥。
他們不討論任何‘責任’與‘誰對誰錯’,他們甚至不在乎‘誰輸誰贏’,隻是單純地敘述一個事實。
那就是,泰拉紀元的所有國家,本質都不應該存在——他們都是古老的龐然大物,前紀元泰拉聯邦的一份子。
帝國這邊以金之民為主的人種,主要是瑟塔爾避難所,堂左拉避難所,奎諾爾避難所這幾個前紀元文明避難所的成員,而飛焰地那邊以赤之民為主的人種,大多來自阿巴薩羅姆和涅瑪薩斯避難所。
對,就是兩大血係的起源:無論是涅瑪薩斯血係還是阿巴薩羅姆血係,本質上代表的,就是這兩大避難所中定居的居民,而其中最強大的統治者,便以避難所的名字為姓氏,正如同瑟塔爾皇室一樣。
而帝國與飛焰地也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不同:雙方當初源自於同一個計劃的兩個分部,一個需要應對複雜的生態環境,一個需要麵對帶有侵蝕性的危險環境。
而鐵之民與白之民,一個要應對嚴苛荒涼的生態環境,一個要應對靈能為主的異種生態。
所有人都是一個起源。
“我們並沒有不同,我們都是人類,都是泰拉大陸上的泰拉人。”
這是輿論軍團主力輸出的一個核心觀點,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敵意,也沒有任何值得去反駁的點——但這句話本身就足以令飛焰地人氣急敗壞。
因為,‘飛焰地人’和‘帝國人’就應該是不同的。
——我們高尚,他們低劣。
——我們無辜,他們殘忍。
——我們優秀,他們敗壞。
——我們自古至今,都是正確的,我們的傳統和習俗都證明了這一點,隻是前段時間因為一些意外吃了個敗仗,但飛焰地人不會被打敗,因為我們是高貴的飛焰地人,敵人是卑劣的帝國人!
不需要分析技術,不需要思考敵我力量,不需要坦誠地麵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
隻需要複讀一些類似名言警句般的話,便可以帶來勇氣,遮掩失敗。
好似隻需要分出‘我們’和‘他們’,就可以分出勝負。
但這是不行的。
如果是在之前,在所有人都沒有接受過伊奈迦二世的意誌,沒有聽見永動機宣言之前,這種做法或許是可行的——可現在,一切遮羞布都被拋開,人民不再被各種名目豎向分割,而是清晰無比地被劃分成了兩個階級。
有力量的‘引領世界者’,以及投票的‘大多數’。
‘我們’和‘他們’,不複存在。
更不用說,源自銀峰領的解析論文,明白無誤地解析了飛焰地的所有核心傳統的來曆。
他們之所以尚武,是因為他們從避難所轉變為國家勢力的初期,有許多內部部落為了水源和養殖地爭鬥,所以他們推崇力量,需要一位強者,有魄力決策並行動的人帶領他們去爭奪資源。
他們之所以崇尚恩仇必報,是因為如若不報恩,就得不到其他人的幫助,在那個混亂的失落紀元,人們無法相信任何合同,隻能看人心的‘道義’與‘名聲’。隻有有著恩義名聲的人才能壯大,沒有恩義,哪怕是盜匪都會對你嗤之以鼻。
至於必報仇,我們得不到的也絕對不讓你們得到,反倒是弱者的一種威懾。無論你多麼強大,隻要你敢於讓我流血,我也必然要讓你流血,哪怕讓我們活下來了一個人,也必然要帶著疫毒衝進你的部落,汙染水源和綠洲,讓你之前吃下去的,全部都吐出來,甚至還要重創。
隻有這樣,弱小的部落才能威懾更大的部落,用懷柔的手段吸收他們,而不是單純地殺掉男人和小孩,俘虜女的,徹底吸收轉化。
也隻有這樣,飛焰地才能是飛焰地,才能維係他們的秩序與和平。
——這並不特殊。
論文中如此寫到,撰稿人詳細列出了泰拉大陸之上諸多與之類似的地區和勢力,他們都有類似的傳統和文明,甚至飲食情況都有類似之處。
這論文一出,飛焰地各大媒體群情激奮,瘋狂地批判這種思想。
——銀峰領在抹殺他們的特殊性!他企圖貶低我們的文化和傳統,以達成他那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說實話,這話放在前紀元文明泰拉聯邦前身的那些國家,那些最起碼都有幾千年曆史的古老文明身上或許還說得過去,人家那是從石器時代指不定就開始的傳統,融進骨子裡的。
可就如今泰拉紀元這些後啟示錄文明,正兒八經有史書記載也就七百年,還全都是從頭開始白紙一張,哪來什麼傳統文化和傳統。
本質上,無非就是避難所的那些規矩的擴大化和地緣政治的特殊化而已。
這種特殊,真的有意義嗎?
伊恩認為,有意義,的確可以凝聚人心思想,幫助他們在失落紀元生存下來。
但在泰拉紀元,這用處不大。
而且,對於他一統泰拉的目標來說,就全都是壞處。
更不用說,對於奧法道途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好事。
意圖在自己的勢力前方,加上種種前綴,繼而隻作為一個飛焰地人,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一個尚武爽朗,恩仇必報的人——僅僅是作為飛焰地人,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宣稱自己具備諸多美德……
這難道,不是一種謊言和自我欺騙嗎?
有太多飛焰地人,根本無法遵從所謂的‘飛焰地人’的美德,作為一個飛焰地崇尚的‘剛烈的武者’生活。他們和這片大陸上其他地區的普通人一樣,一樣有苟且,一樣平凡。
當然,他們也同樣勇敢,同樣可以成為英雄,甚至在努力後,成為一位真正的‘飛焰地人’。
假如是這樣的人,伊恩會認同對方是英雄,這樣的人,也必然可以成為第三能級。
但那必須是自己努力,遵從那些道德和守則去行動才能辦得到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套個‘飛焰地人’的名字就可以自然而然獲得的東西。
過於沉浸在這種廣大的‘我們’幻覺中,不去提升自己,會讓人無法自我升華,繼而被卡在第一第二能級的界限,就更彆說完整重塑自我,找到自己的夢想和道路,抵達第三能級了。
這就是伊恩要辦到的事情。
他要征服全世界,就要消滅所有的‘特殊’,消滅所有人自以為是的‘不平凡’,消滅所有‘避難所人’,所有‘飛焰地人’‘帝國人’和‘蒼天王庭人’,讓人類重新成為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