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之上!
自2022年2月16號直至今日,一共一年十個月,也即是22個月。
高天之上全書四百四十萬字,平均每個月20字的更新量,去掉上架前和結尾這三四個月的更新,正常更新時的字數基本每天都接近八千。
仔細一想還真快啊,如果不是最後發現身體實在是太糟糕,再不治治的話就連下本書都沒了的話,恐怕最後的收尾劇情還能更加豐富一點。
高天之上,這本書的書名原本考慮過《摘星者》,《星海彼岸》亦或是《囚星天獄》,分彆對應伊恩最後的結局,泰拉未來的圖景以及‘靜謐搖籃’這個故事的大地圖。
但最後,相較於更加對應故事內容的名字,我還是選擇了《高天之上》這個更加浪漫的書名,更加能凸顯先驅這一特點的名字。大風小說
接下來我要說的一些內容,和我前麵幾本書有關,如果有隻看了高天之上這一本書的朋友可能會有點難以理解,但是沒有關係,就當這是一個新奇的故事和全新的視角吧。
《高天之上》的靈感,其實還在《怪物被殺就會死》之前。
在我寫《燃鋼之魂》的時候,我在設計諸多‘邪神’時,就構思過這樣一個副本。
在悠久歲月前,‘死之邪神’逐漸孕育,它的胎動就攪動諸多世界星河中的文明破滅。死之邪神被聖賢封印,但以其為中心,最深層的深淵‘極黯深淵’也因此而生。
極黯深淵中,有一個類似群星世界的大宇宙中,所有文明都已經迎來末日,隻餘一群廢墟中的幸存者魂靈,他們竭儘全力,從無數屍骸中借來了雙手與雙腳,從無數殘骸中借來身軀與心靈,他們從無數破滅的文明火種中借來了智慧與羽翼,最終,由死而新生,戰勝了死亡。
隨著喬修亞朝著死亡衝鋒,他們也聽見了那紛爭的號角,故而竭儘全力,從極黯深淵中飛躍而出,以死為新生,指引著喬修亞揮下那斬落邪神與因果的斧與劍。
囚星天獄這個設定,也是早就構思好,是當初玩機戰z時候想到的,還有群星的安樂天使,真帥的設定啊,歸我了。
不過,在設計的時候,我就發現,如果想要寫出突破囚牢與墓碑,從深淵中重回高天的浪漫,需要的文字絕對不是一個副本能寫完的,極黯深淵卷要寫的東西太多了,聖賢,七神,創世大漩渦和喬修亞的覺悟都需要文字,這個副本的設定很好,但是並不能用,強行去寫,會變得拖遝,劇情也會無力。
故而在怪物被殺就會死中,我借由先驅的原初世界和宿命的背景,再一次豐富了高天之上的原型。
由光芒啟航的宇宙,由宿命指引的未來,就是高天之上的底色——正如同先知與先驅的矛盾和統一那樣,我原本是打算將這個副本作為先驅的原初世界,加上側麵描寫宿命一部分本質的大副本。
正如‘走出伊甸’卷的卷末於愛與相信降生中所寫的蘇晝創造的第五樂章宇宙那樣,那個宇宙的底色,其實也是‘高天之上’的一部分預演。
但我還是沒有將這個世界寫出來。
因為在設計的時候,我再次發現,如若想要寫出先驅與先知的不同,想要寫出探索與宿命的交錯,想要寫出永世輪回,探求‘輪回’‘完美’與‘更遠方’的差異,絕對不是幾十萬字的大副本所能解決的。
高天之上,值得我去為它單獨寫一本書。
確定好了這點後,伊恩就誕生了。
但和大家想的不一樣,伊恩從一開始,其實並不是高天之上的主角。
他是高天之上係列最大的幕後黑手,是締造一切故事背景的未來賢者,是解決了整個宇宙所有舊日危機與破滅災難的穿越者大前輩。
他是‘永恒天火’的永恒,是已經離開這個宇宙萬年之久,名字都快要被人遺忘,視作神話一部分的‘先驅’。
原本設計中,主角一行人逐漸追逐伊恩所行之路,揭露‘時空震’與‘平行宇宙交錯’等宇宙異變背後的真相,然後,逐漸發現星神與終焉那超越了時空,縱橫過去未來的戰爭,並且終於追上了伊恩的背影,與這位‘指引未來的先驅’並肩,迎戰永無止境的‘大敵’。
讀過燃鋼之魂的老朋友肯定會感覺很熟悉了唉,這不就是喬修亞和聖賢嗎?燃鋼之魂kii?
無非就是更優化了一點,友方單位變成未來賢者了而已啊!
是的,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高天之上是你們所看見的這個故事的原因,因為我感覺這個套路我寫過了,想要換換腦子。
而且,隨著高天世界的設計越來越完善,有關於伊恩的設計越來越豐富,我就不禁想,與其寫完高天再回來寫高天前傳,那我為啥就不能先把前傳寫了呢?
神聖泰拉聯邦誕生的原因(實際上神聖泰拉聯邦和泰拉之心的設定比高天這本書還早出現,相關的設定在b站的直播號動態上都有),永恒王為何要遠征群星,隱藏在故事背後的,未來賢者的故事的源頭……我完全可以先寫他呀。
於是,就有了現在你們看見的這本高天之上。
雖然直到最後的ex章節才寫到,但實際上,在開書之前,有關於‘埃蘭’的戲份和使命就已經想好了,他在高天之上整本書都沒有多少劇情,堪稱小透明,僅僅是旁觀伊恩偉業的追隨者,但他本就不用去做些什麼,因為他的命運在遙遠的未來。
永恒天火,其實原本叫做‘永恒遠征’,寓意人類的生命與文明的本質,就是一場對無儘未來與未知的永恒遠征(這,就是蓋塔!),之所以改叫天火是因為我ac6(裝甲核心6,好遊戲,機甲迷可以試試!)玩多了,感覺天火很帥就改了,天火還可以寓意星辰,反正意思都差不多,我本質是個超級機戰人,懂的朋友看ex的兩章就知道了,我根本就是按照機戰大背景寫的。
非要說更早的靈感的話,伊恩的‘永世輪回’要素也和我2011年寫的一個和紅色警戒有關的科幻小短篇有關,名字叫做科幻腦洞記錄·囚星天獄(看名字就知道),在lofter上,百度應該也能搜到吧,很早寫的小短篇。
以上,這些設計,在怪殺前中期時其實就已經做好了。是的,我一直都是這樣,一本書還沒寫到一半,就已經開始在想下一本書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怪殺中有不少有關於伊恩的小彩蛋,譬如說‘先驅空間’其實一直都在明示和先驅沒有直接關係,先驅空間瘋狂白嫖蘇晝又給蘇晝方便,終寰鎮印中的合道酒館有一個比蘇晝更早的來訪者,先驅空間一直都在暗中喚醒其他偉大存在,似乎有自己的打算……是的,那些都是伊恩。
在潛藏於怪殺背後的‘海下冰山’中,伊恩其實也一直都在嘗試去解決‘多元宇宙真靈’,先驅空間的‘喚醒偉大’係列任務旨在接管諸多偉大存在的原初世界,借由這些不同的多元基盤,讓先驅空間徹底取代封印多元宇宙的真靈。
如此一來,哪怕不是超越者也能輕鬆解決真靈之災,最多就是多花點時間。
為此,伊恩還投資了蘇晝,先驅空間一直都在嘗試拉蘇晝入夥,最後也的確和燭晝天結盟了——但伊恩萬萬沒想到,自家計劃推進的好好的時候,原定的後備計劃核心蘇晝跑去和多元宇宙真靈爆了。
雖然結果堪稱可喜可賀,但終究也導致了許多不可控的結果,這結果,就導致了下本書(不是高天2)的大背景,有關於‘怪物與深淵的解封’。
這也是伊恩在怪殺故事中沒有太多表現的真正原因,怪殺背後,潛伏在暗處的真正怪物碎片都由伊恩和先驅空間解決了,所以蘇晝才能升級的這麼暢快,並且可以毫無阻礙地應對多元宇宙真靈這一真正快要變為怪物的雛形。
這大概就是高天之上那複雜無比的源流了。
我最好的朋友曾經和我說,高天之上毫無疑問是最適合我的作品,是最契合我的一本書——西幻背景,科幻底色,後啟示錄文明複興,劍與魔法,生物改造,癲佬亂鬥,強者對決,本質超級機器人大戰,還有各種科幻梗。
譬如說星神和終焉,就有澤利與光微子鳥的影子,譬如說無限之環就是神們自己裡麵的電子通道,譬如說搖籃就是xeelee裡麵的口袋宇宙,就更彆其他的一些更加廣為人知的科幻作品了……說實話,我都很佩服我自己致敬的本事,我實在是太厲害了。
總之,他說的的確沒錯,在寫高天之上時,我的確有著無窮無儘的靈感,這個世界的每一個模樣都在我心中倒映而出,所有的細節所有的景色我仿佛都能親眼看見,這對於讀者來說反而不是好事,因為我是如此清晰看見了這一切,故而寫出來的細節就顯得繁複而多餘。
那些各地的風土人情,那些美食,那些景色,那些本地人的習俗與認知,泰拉這片大地上的種種細節,對於一本小說而言是沒有必要的,但對於我來說卻很愉快。
但如果說,高天之上就是我的極限的話,我也並不認可這種判斷,因為我還在向前邁步,所以無論如何,‘下一本’我都會嘗試去走的更遠,這是在寫高天之上前朦朦朧朧沒有想明白的決心,也是這本書給予創作者‘我’的力量。
在這裡,回過頭來,再看向高天之上這本書吧。
正如寫在怪殺最後的新書前言·好奇心中所說的那樣,伊恩的旅途永遠源自於好奇。
好奇心鑄就了伊恩的一切,他始終求索問題的答案,道路的儘頭,未來的終點與星海的彼岸,這是一種超乎尋常的特質,也是他真正的本質。
而源於好奇,少年向前邁步,他探索,冒險,曆經數萬次輪回,舍棄了完美與宿命,從先知成為先驅,最後,他尋回了自己失去的星辰,重登高天之上。
指引未來的賢者的故事已經迎來結局,但伊恩的故事還在繼續,高天之上的故事也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