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卡爾諾堅持自己最初的戰略主張:讓儒爾當和他的4萬人,繼續前往東北方向,去征服那裡的列日公國。
最終,救國委員會拒絕了聖鞠斯特的提議,讓安德魯繼續擔當阿登軍團的司令官,直到征服整個比利時地區,將戰線推進到萊茵河南岸,比利時與尼德蘭共和國荷蘭)的邊界。
來自巴黎的上層政治鬥爭,並沒有影響安德魯的好心情。
在得知儒爾當即將抵達那幕爾城下,轉向征服列日公國之際,他決定親自前往迎接。畢竟,安德魯征服桑布爾河流域的總體戰略,都是儒爾當和他的聯合軍團在另一個時空實踐過的。
此外,安德魯還為遠道而來的聯合軍團,準備了40輛大車的食物補給,再加上他們沿途搜刮到的物質,足夠支撐儒爾當和他的4萬軍隊在抵達列日之前,不會餓上肚子。
然而,這兩位軍團司令官的初次見麵,表現的並不怎麼愉快。等到儒爾當接受了安德魯的補給車隊,也僅僅說了一句謝謝,便以軍務繁忙為由頭,轉身就走。這一舉動,氣得在場的軍事特派員梅爾蘭,發誓要上書國民公會,控訴對方的無禮行為。
安德魯倒是一臉的無所謂,轉身安慰著數小時之前,剛從蘇爾鬆跑到桑布爾河“摘桃子”的軍事特派員。
實際上,如果安德魯與儒爾當二人相見甚歡,那才是個大問題。
無論是國民公會,救國委員會,還是軍事委員會,都絕對不會允許手握重兵的軍團司令官之間,存在太多的私人友誼。
在這方麵,安德魯已經犯下了太多忌諱,私下與奧什、皮什格魯、莫羅等人關係不錯。好在他當下擁有了一係列勝利者的光環。所以,隻要在征服比利時之後,安德魯能夠主動辭去阿登軍團司令官的職務,上述的各種非議就會在杜伊勒裡宮,煙消雲散。
不過,儒爾當和聯合軍團的到來也有一個好處。
那幕爾城內的聯軍指揮官博利厄,看到城下3萬法軍再度獲得4萬援軍之後,隨即不再猶豫,決定於當晚率部突圍。
在得知8千敵軍已經連夜逃亡,克萊貝爾和他的東路軍隨即一路之上圍追堵截,但依然讓博利厄最終帶著4千守城部隊,成功退守數十公裡外的布魯塞爾。
至此,整個桑布爾河戰役,是以法軍的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從5月下旬,到6月中旬的戰役期間,阿登軍團總計殲滅含俘虜)了聯軍東線部隊3.3萬人,
這其中,就包括沙勒托瓦的0.3萬,弗勒呂斯的1.4萬,蒙斯的0.7萬,兩座突出部要塞的0.4萬,以及那幕爾的0.5萬。
而聯軍在桑布爾河一帶的兩位高級指揮官,奧蘭治親王和拉圖爾伯爵也非常不幸的,淪為安德魯的俘虜。
為此,阿登軍團也付出了重大傷亡,戰損也達到了驚人的1.4萬人。好在從蘇爾鬆訓練營北上的2萬補充兵源,正在陸續抵達桑布爾河前線。
這意味著數天後,安德魯麾下的阿登軍團,其總兵力將達到5.5萬人,總體實力不降反升。
與此同時,聯軍大本營圖爾奈。
等到科堡元帥得知了桑布爾河流域的一係列失敗,包括丟城失地、損兵折將的噩耗,這位薩克森親王在一番利弊權衡之後,也隻能黯然傷神的下達了總撤退令。
那是在經曆圖爾寬與桑布爾河這兩次戰役之後,聯軍在比利時的總兵力已從16萬陡然降至10萬,而法軍的北方軍團與阿登軍團儘管損失也不小,但能獲取來自後方的足夠增援,依然保持28萬的龐大數量。
等到丟失了桑布爾河的整體防線後,聯軍主動棄守了大本營圖爾奈和伊普爾要塞,一路之上留下足夠的殿後部隊,全軍也逐漸分為兩個部分,逐次向萊茵河北岸荷蘭),以及東岸德意誌諸侯國)。兩個不同方向上撤退……
桑布爾河的輝煌勝利,使得首都巴黎和共和國本土徹底遠離了戰爭,整個法蘭西都開始為之歡騰。
那些遠在巴黎的市民們,相互間聚在酒吧和咖啡館裡,以誇張的語氣描述一些傳奇,說戰馬上的安德魯是如何衝在突擊縱隊的前頭,第一個進入沙勒羅瓦要塞,還親手抓捕了想要逃亡的奧蘭治親王……
等到阿登軍團占領布魯塞爾的時候,很多巴黎人都開始相信一個事實:隻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安德魯將軍,才是總能打勝仗的大英雄,儘管他似乎擁有霍恩索倫家族的血統,但這不足為奇。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