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法國軍隊完全可以借道魯爾公國,向波羅的海南岸的西波美拉尼亞發動進攻,繼而占領之。
然後,依照之前的承諾,法國會將該占領區交給魯爾公國,再由後者割讓或“賣給”普魯士。
接下來,遵從歐洲的外交遊戲規則,普魯士的外交官需要與瑞典方麵簽署一個補償協議,支付一筆說得過去的費用,就能合法正式的擁有整個波美拉尼亞了。
安德魯注意到威廉二世對於自己的提議頗為心動,但仍沒下定決定。於是他需要於此刻,再開“一劑猛藥”。
“如果在未來,普魯士王國與丹麥王國因為北德意誌的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坦因兩個小公國的問題,發生了政治與外交矛盾,甚至是軍事衝突,共和國將對於普魯士王國表達友善的中立。而我本人也將支持魯爾公國加入到普魯士一方,對丹麥作戰。”
在普魯士看來,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坦因屬於北德意誌邦聯的保護範圍之內,而這兩個小公國因為聯姻等複雜關係,又長期屬於丹麥王國的羈糜統治之下。
不僅如此,丹麥與俄羅斯同樣締結過一份同盟。儘管盟約內容隻是反對英國和瑞典,但柏林的君主依然感覺如芒在背,極度不安。畢竟,正式盟約的背後,通常會帶有一份,甚至是幾份不被公開的密約。
儘管法國對於反法同盟中的丹麥抱有少許好感,然而哥本哈根處於自身的考慮,始終不願與巴黎複交,這讓勒貝爾和安德魯非常惱火。所以,共和國的執政官們不介意看到普魯士打擊丹麥。
聽完了安德魯那一番“魔鬼般誘惑”的說辭,威廉二世最終沉不住氣了。普魯士國王先是在自己麵前的備忘錄上補充了一段話,然後他又回過頭,對著同樣望著自己的拉列瓦爾德男爵點了點頭,示意後者可以將“法國人”的建議列入本次會議紀要。
事實上,在開啟這一次元首級會議之前,安德魯就考慮以某種方式“接受”普魯士在南部德意誌的兩片領土,繼而效仿魯爾公國,重建一個新的傀儡公國,法蘭克尼亞公國。
畢竟,法普和約和密約,以及安德魯執政官都屢次對外聲明,“共和國對萊茵河右岸的德意誌領土不抱有任何野心”。
然而,類似魯爾公國,法蘭克尼亞公國這一類的傀儡公國,可以幫助法國擺脫政治與外交上的桎梏,繼而以“合法方式”在德意誌領土上,保持對近在咫尺的漢諾威與奧地利,形成軍事壓迫。
尤其是那個已經消失的法蘭克尼亞公國,但從名字上來看,法國就應該對其擁有宗主國的權力。
一旦安德魯從威廉二世手中得到了拜羅伊特與安斯巴赫兩地,大可以將自己與伯爵夫人的小兒子路易斯,扶上大公的寶座。
等到法軍沿著美因河與多瑙河,由西向東打過來時,還能占領兩領地周邊,那些效忠哈布斯堡家族以及巴伐利亞公國的小諸侯,繼而在巴伐利亞的北部、波西米亞西部與奧地利西北部,形成一個效忠法國的法蘭克尼亞公國。
安德魯不僅可以在此長期駐軍,還能將成立中的波蘭自由軍團駐紮於此,從而得到東北部方向,薩克森王國與德累斯頓的支持。
顯然,重建法蘭克尼亞公國主要目的,是為了持續打擊奧地利。儘管安德魯很想一棒子將維也納徹底乾趴下,且永世不得翻身,但這種願望不太實際。
曆史上,能與第一共和國和第一帝國,持續打上20多年的奧地利並非什麼軟柿子,更像是一個有著強大自愈能力的“小強”。
基於此,安德魯的策略就是,集合包括波蘭自由軍團在內的12萬法軍,蹲守於奧地利的西部國境線上,對其進行持續性的放血打擊。未來,也許還能聯合南德意誌的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與中德意誌的薩克森數國,一同對奧作戰。
這種一石二鳥、三鳥、多鳥的好事,安德魯已經同主管外交部的勒貝爾執政官謀劃了很久。等到本次秘密會晤結束之後,勒貝爾將代表法國督政府和安德魯,出訪普魯士王國,並在柏林王宮裡正式確定今日兩位元首私下達成的密約。
另一方麵,在威廉二世和他臨時書記員拉列瓦爾德男爵來看,支持法國拉上波蘭自由軍團,在中南部德意誌同奧地利作戰,有利於消除奧地利與俄羅斯締結的軍事結盟對普魯士的威脅。
更為重要的,一旦奧地利方麵難以抵抗法國人的持續攻擊之際,俄羅斯帝國就必須依照之前的奧俄盟約,主動加入到中南部的德意誌戰場之上,最終讓普魯士身邊的兩翼帝國俄羅斯與法國),相互廝殺起來。
不得不說,精明的威廉二世算得很準,如果聖彼得堡方麵不出意外的話,俄國軍隊勢必會下場來協助奧地利。
然而,不出意外的意外還是會發生的。
那是穿越者借助派往聖彼得堡的法國外交特使的一係列試探,內心算準了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活不過1796年。至於其繼任者保羅一世,他由於對母親及其寵臣的諸多憎恨,必然將一意孤行的推翻葉卡捷琳娜二世生前製定的所有國策,包括協助奧地利保護神聖羅馬帝國的義務。
當然,前提是安德魯同樣不能徹底激怒,一年之後即將登上俄國沙皇寶座的保羅一世,這其中就包括不能出兵占領地中海的馬耳他島,也是醫院騎士團的駐地。
那是受到俄國王室神秘主義的影響,保羅一世固執的認為自己就是醫院騎士團團長讓·德·拉斯蒂克的轉世。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