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統治撒丁王國的薩伏伊家族,來自原勃艮第王國四百年前已正式並入法國)的貴族世家。通過各種政治手段,薩伏伊伯爵控製了包括薩伏伊、日內瓦、都靈、尼斯在內的眾多伯爵領。
在15世紀初,神聖羅馬皇帝冊封其家主為薩伏伊公爵。
原本的薩伏伊伯國和後來的薩伏伊公國的統治中心位於貝尚裡,在薩伏伊公爵統治皮埃蒙特地區足夠長的時間之後,他的統治中心轉移到阿爾卑斯山內的都靈,他的文化上逐漸從傾向法國的勃艮第轉化為意大利的本土文化,於是成為了意大利的主要貴族。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期,站到了勝利者一邊的薩伏伊公爵獲得了撒丁王國。除了撒丁王國的法理領土,撒丁島之外,他還控製著位於歐洲大陸的薩伏伊,皮埃蒙特地區其中最主要的是皮埃蒙特),所以他的王國被稱為撒丁—皮埃蒙特王國。後世的皮埃蒙特君主,撒丁國王,撒丁—皮埃蒙特國王均指薩伏伊家族的統治者。
需要說明的,夾在法國與奧地利之間的撒丁王國,與瑞士邦聯一樣,通常都是在親法與親奧,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國策中來回搖擺。比如說在路易十四時期,撒丁王國就是法蘭西的“小迷弟”。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最傑出的軍事統帥,神聖羅馬帝國陸軍元帥,曾在歐陸戰場之上大殺四方,鮮有敗績的歐根親王,就是來自薩伏伊公國隸屬於現在的撒丁王國)。
事實上,早年的歐根親王是在凡爾賽宮殿長大的,成年後的他理所當然的在法王路易十四麾下效力。隻是其貌不揚,身材瘦弱,加之歐根親王又與法王兄弟菲利普王子雙性戀者)之間,有著不清不楚的曖昧關係,從而招致路易十四的排斥。
基於此,歐根親王感覺自己在法國前途無望之後,這位薩伏伊公國的王子,這才最終選擇離開了凡爾賽,繼而投靠東邊的維也納。
在大革命期間,撒丁王國是最早一批加入反法同盟的國家。但與僅僅喊上幾句口號,卻幾乎不出兵的瑞士邦聯不同,撒丁軍隊在1793年初,就越過了阿爾卑斯山,從薩伏伊公國方向攻擊法國邊境。
然而撒丁軍隊戰鬥力實在是孱弱不堪,而救國委員會緊急授權的,由土倫附近的國民自衛軍與南方各省義勇軍倉促組建的一支民兵性質的意大利軍團,居然將東麵的來犯之敵,成功阻擋於阿爾卑斯山。
當看到戰爭占不到任何便宜,撒丁特使隨即與巴黎的雅各賓派政府簽訂了一份臨時和約:雙方各自退守阿爾卑斯山山穀兩側,並協調釋放戰俘。因為撒丁王國遲遲沒能向巴黎繳納賠償金,法屬意大利軍團依然占領著尼斯,以及薩伏伊公國的部分土地。
1793年9月,由於南方的保王黨與邦聯黨人相互勾結,在土倫發動了陰謀叛亂,導致英國地中海艦隊不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法國在南方最大的軍港。
看到如此機遇,不願意繳納贖金就收複尼斯的撒丁軍隊,也隨即撕毀了尚未到期的合約,再度從陸地與海上兩個方麵入侵共和國。
鑒於撒丁人在戰爭中出爾反爾的惡劣行徑,在卡爾諾執政軍委會時期,就將“徹底打敗撒丁王國,繼而吞並薩伏伊公國”,列入了意大利軍團的軍事目標。然而,直到卡爾諾下台前,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軍事小目標”,卻始終未能實現。
那是在1794到1795年,法國的戰爭重點在北方的比利時,以及萊茵河西岸的萊茵蘭。在全法國“一切為了北線”的政治號召下,南方的兵源、馬匹、火炮與軍需都需要優先滿足北線的各個戰場。
也是這個緣由,使得號稱10萬之眾的意大利軍團,其實際兵力不過4、5萬,而且一直處於缺衣少食的窘境,槍炮彈藥和各種軍需都嚴重不足,其戰鬥力自然不堪大用。
好在法軍陣地對麵的撒丁軍隊,其軍事素質也好不到哪裡去,很多時候還不如鬆鬆垮垮的法國人。如果不是身為盟友的奧地利軍隊,在博利厄元帥指揮下時不時的出兵幫襯一下,從側翼襲擾戰鬥力不強的法軍,或許克勒曼的意大利軍團早就占領了薩伏伊公國。
與此同時,結束了在旺代與布列塔尼督戰,回到巴黎的第一執政,也因為意大利軍團的糟糕戰績,而對那位粗魯傲慢,缺乏決斷力的克勒曼也失去了信心。
於是沒過多久,安德魯便找了個理由,將那位“瓦爾密的勝利者”與“共和國的捍衛者”的克勒曼老將軍調回了巴黎。在授意國民公會給予對方一個榮譽元帥頭銜後,便將其扔到了元老院裡養老。之前,安德魯承諾給克勒曼的萊茵蘭總督職務也被擼掉了。
1795年10月,已晉升少將軍銜的拿破侖離開巴黎,來到乾裡之外的意大利軍團大本營,尼斯。
因為眾人的反對,安德魯一開始並沒有任命拿破侖擔當意大利軍團的司令官,而是令其作為軍團下屬一個精銳混編師團的指揮官。至於軍團總指揮則是安德魯的老朋友,一心想著提前退休養老的康克洛將軍。
上任伊始,康克洛就依照安德魯執政官的授意,將拿破侖波拿巴視為下一任的軍團司令官,他極少乾涉已實際成為軍團副總指揮的拿破侖的行動自由。因此,年齡相差近30歲的兩位將軍的關係顯得十分融洽。
從1795年10月到1796年4月,正式卸任總指揮職務的這半年時期內,康克洛就一直留守尼斯大本營,包養情婦,夜夜歌舞升平,而將前線指揮的任務交付給了27歲的拿破侖波拿巴。
偶爾的,康克洛也會履行一下軍團總指揮的職責,前往裡昂、瓦朗斯、尚貝裡、尼姆、馬賽與土倫等地,督促南方各地,落實督政府劃撥給意大利軍團的兵源補充、槍支彈藥與軍需補給。
正如安德魯預料的那般,拿破侖在成為軍團的實際總指揮後,並沒有匆匆忙忙的向撒丁奧地利聯軍發動全麵進攻,而是非常謹慎的詳細研究了梅裡波斯元帥於1744年至1745年在那裡進行戰役的經驗,特彆是認真探討過梅裡波斯的參謀長包爾色特將軍擬製的進攻皮埃蒙特的作戰計劃。
不僅如此,拿破侖還走遍了濱海阿爾卑斯山南段麵向法國一邊的幾乎所有隘口,反複熟悉法國至熱那亞海濱地段的險要道路,並且不止一次地為意大利軍團製定與修改作戰計劃。
在另一方麵,拿破侖還聯合軍情局收集與甄彆聯軍的相關情況,配合憲兵隊大力整頓軍團內部的軍風軍紀,他還親自訓練步兵隊列,提升炮兵的作戰技能,第一時間為軍中士兵補發之前的欠餉,不停的樹立他本人在軍中的絕對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