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領域的、深空探測領域的、地外大氣再造領域的……
因為損失過於慘重,這個原本稀鬆平常的日子,被載入了人類外星探測的史冊。
2月22日,也因此被定為太空災難哀悼日。
divcass=”ntentadv”高強度防護罩沒能護住這些科學家的生命,卻還是安全地帶著他們的遺體,回到了地球表麵的指定地點。
救援人員第一個找到的,是裝有戴冰豔院士遺體的防護罩。
防護罩裡麵,懷孕六個半月的方媽媽已然沒有了生機。
但她的肚子【外麵】,掛了一個奄奄一息的嬰兒。
那是一個何等慘烈的畫麵?
一個沒有生機的孕婦,一個裂開的肚子。
一個極度虛弱的嬰兒,艱難地維係著似有若無的呼吸。
就這樣,方原奇跡般地在2050年的醫學背景下,活了下來。
他的幸存,成了人們緬懷這些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們的唯一途徑,人送外號【奇跡寶寶】。
方原並不願意因為父母雙亡被過多關注。
打從有記憶的第二年開始,他就儘量隱形,努力不讓自己成為每年2月22日,都要被拉出來憐憫一遍的對象。
但這場太空災難帶給他的影響,卻一直如影隨形。
方原出生的那一年,植入性基因輔助腦組開始在全人類普及。
每一個在出生前,做過基因全序列檢測的,都會擁有專屬的基因輔助腦組。
這不僅僅是一台微型的機器,也是一個治療儀。
從根源上解決了一直困擾著人類的諸多遺傳疾病。
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腦癱、唐氏綜合征、血友病……
至少有十個國家,給2050年1月1號以後出生的小孩,提供了免費的植入性基因輔助腦組。
普及程度,和二十一世紀初,嬰兒一出生就被接種了乙肝疫苗差不多。
普惠版的腦組,除了糾正遺傳疾病,還具有全語種導入的功能。
2020年代,那些自己英語沒學好又逼著小孩學英語的家長,大概做夢都想象不到,科技首先滅絕的,竟然是英語學霸。
會八國語言,再也不是什麼令人豔羨的事情,腦組連已經失傳的小語種,都能幫你融會貫通。
遇到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還會自動觸發【基組百科】。
方原是做過基因全序列檢測的,他如果能在地球上正常出生,自然也會擁有這樣的一個腦組。
遺憾的是,方爸爸和方媽媽,從一開始就沒有計劃在地球上,迎接方原的到來。
按照夫妻倆最初的計劃,方原將會在月球上出生,擁有一個實驗室版的腦組。
實驗室版的腦組在一般腦組的基礎上,擁有可升級的記憶增強功能,能讓持有者擁有近乎於過目不忘的本領,自帶高階計算器。
實驗室版的功能比普惠版強大很多,與之相對應的,也會有許多未知的潛在風險。
實驗室版的腦組,是需要專門申請,並經過一係列嚴格的檢測的。
申請一旦通過,也就自動放棄了普惠版的。
為了保持地球世界的公平和公正,實驗室版腦組,不可以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生產和植入。
與此同時,2050年,第一版人類太空移民法規定,未滿十八歲的人,不能在沒有直係親屬的陪伴下,獨自離開地球。
方原的腦組在月球,人卻因為種種原因,從出生就滯留在了地球。
這樣一來,方原便成了同齡人裡麵,唯一沒有基因輔助腦組的。
這意味著,他不僅沒有因為父母是頂級科學家得到什麼優待,反而得用普通人的腦力,去pk擁有基因輔助腦組的同齡人。
方原很想寫一本書,題目就叫《同學全都開掛,我要怎麼才能不掛》。
帶著強烈的憂患意識,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敢鬆懈,就連做夢,都想著十八歲去月球基地,植入屬於他的基因輔助腦組。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14歲的方原,在沒有腦組幫助的情況下,奇跡般地考入了爸爸媽媽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
又經過四年的沒日沒夜,2067年的最後一天,方原拿到了雙碩士學位和一張成年當天前往月球的通行證。
這是他離夢想最近的一天,也是唯一的一天。
2068年1月1日,方原拿到碩士學位的第二天,月球人類腦組實驗室發生了嚴重事故,月球宣布禁止生產和植入實驗室版腦組。
還沒有來得及植入的月球實驗室版本,被統一運送到了火星——一個還沒有針對實驗室腦組立法的地外人居星球。
由於火星和地球之間,不存在常態化航班,2070年代的人想要自己去火星一趟,難度和2020年代的人想要登月差不了太多。
就這樣,在離成年不到兩個月的時候,奇跡寶寶方原夢斷垂成。
這件事情,對方原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從拚命努力到自暴自棄,也不過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2060年代的最後兩年,方原過著比考拉還嗜睡的生活,直到一則招聘啟事,映入他的眼簾。
這則啟事的名字很長。
主標題——《尋找一位年輕的勇士,陪伴一位老人,開啟一場有去無回的銀河之旅》。
副標題小字)——【途經火星,最終的目的地是飛離太陽係】。
時間定格:2023年9月11日9時11分。
科幻小萌新,請大家多多關照
(づ●─●)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