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乃東華帝君轉世,黃粱一夢;全真五祖【求訂閱】
這呂岩,乃大唐蒲州永樂縣人。
也是出自官宦世家。
但奈何,他此生仕途不順,兩舉進士不第。
時年六十四歲時,呂岩在去往長安的途中一間酒肆裡,遇到一羽士。
此人青巾白袍,偶書三絕於壁上:
其一曰:
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乾坤許久無名姓,疏散人間一丈夫。
其二曰:
傳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自言住處連東海,彆是蓬萊第一峰。
其三曰:
寞厭追歡笑話頻,尋思離亂可傷神;閒來屈指從頭數,得到清平有幾人。
呂岩瞧見此人,狀貌奇古,頗感訝然。
又見牆壁之上,詩意飄逸,散漫不羈,有仙真之風。
連忙朝他作揖,問其姓氏來。
對此,那漢鐘離卻是不答,隻是開口讓呂岩也寫一首來。
呂岩心中沉凝,想起他半生蹉跎,便援筆寫來。
其詩曰:
生在儒家遇太平,懸纓垂帶布衣衿;誰能世上爭名利,欲事天宮上帝神。
看到此詩,漢鐘離心中了然,深望了呂岩一眼,便笑問道:
“吾乃雲房先生也,居在終南鶴峰頂上,你可願與老道雲遊山野,就此不問紅塵?”
話落,呂岩臉色一怔,心中搖擺不定。
半響未曾開口回應。
看到這一幕,漢鐘離如何不知這呂岩還心係科舉,想大有作為,光耀門楣,以吐這多年不弟之氣。
思慮間,他揮手從袖袍裡掏出一壇黃粱酒來。
非要拉著呂岩共飲。
見狀,呂岩推辭不得,隻能勉為其難的喝了一口。
然而,就是這一杯,就讓他眨眼間陷入昏睡之中,做起夢來。
夢是好夢,真實的有些不切實際。
呂岩於夢裡,赴京趕考,狀元及第,始自節署擢台諫翰苑秘閣,及指揮使,無不備曆。
兩娶富貴家女,生子婚嫁早畢,孫甥雲繞,簪笏滿門。
如此複幾,四十年轉瞬即逝。
又獨相十年,權勢滔赫。
偶被重罪,抄沒家資,分散妻孥,流於嶺表。
一身孑然,辛苦憔悴,立馬風雪中,方興浩歎,唏噓不已。
忽得呂岩被驚醒,猛地抬頭間,間桌上酒菜尚溫。
彼時,那雲房先生正笑盈盈看向他道:
“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聞言,呂岩臉色大變,驚道:
“先生怎麼知道我黃粱一夢?”
事已至此,雲房自認度化之機已道,便點撥他道:
“你所做之夢,千形萬狀,榮悴多端。你平步青雲,大富大貴,足享五十年光景。”
“可禍在旦夕,世事難料如,隻需須臾,那高官厚祿,天倫之樂於伱而言,隻不過是過往雲煙罷了,功名利祿,兒孫繞膝,皆是如白駒過隙,你又能抓得住什麼?”
“所謂得不足喜,喪何足悲。世有人樂,而後知人世一大憂也,憂也好,樂也罷,不得凡塵之心,終究受其困擾,難以自在逍遙。”
聽到此話,呂岩心中大為所動。
頃刻間,便斷了再次科舉的念頭。
而是一臉尊崇看向雲房先生,朝他跪拜,虛心請教道:
“還望先生傳我度世之術,以期超脫物外,逍遙長生。”
到了此刻,呂岩已知自己碰到了真正的高人。
如今,做了這一場黃粱之夢,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已是讓他懂得了太多,也釋然了太多。
有些事放下便放下了,過多執念,隻是虛妄。
唯直視自我,修身養性,獨以悠閒,坐視長生,才得自由。
對此,雲房先生卻搖了搖頭,並未著急答應:
“你身上俗事未了,紅塵未斷,且拾掇乾淨再言拜師。”
“若到時你仍願入得深山,誦經念道,老道自會現身,傳你度世長生之法。”
話音落下,雲房先生便化作雲煙,消失不見。
留下呂岩一人悵然良久。
半響,呂岩回味雲房之言,才最終離開了長安。
自與雲房一彆,呂岩便回到家中,棄儒歸隱,不問世事。
另一邊,雲房先生也就是漢鐘離,要以十難試之,見其誠心。
第一試:
呂岩一日外出,歸來之際,忽見家人皆病死,心中悲痛萬分,難以自持。
等緩過來後,便準備厚葬,待一切做完之後,呂岩知死者皆複生之理,便將此事看淡。
……
第三試:呂岩元日出門,遇丐者到門求施,呂岩與以物,而丐者索取不厭,且加誶焉。呂岩惟再三笑謝。
第四試:呂岩牧羊山中,遇一餓虎奔逐群羊:呂岩牧羊下山,獨以身當之,虎乃釋去。
第五試:呂岩居山中道舍讀經,忽有一女子,年方十八,生的容貌絕色,美可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