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王公皇孫尚敢治罪,況世家子弟呼?
“草民等人拜見狄閣老!”
“萬不知狄閣老駕臨威州,下榻陋舍,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等狄仁傑隨袁芳來到前廳,就見戚通議等人戰戰兢兢站在堂前。
望見他來了,便急忙跪倒在地,再三請罪。
“無妨,是本閣貿然打擾。”
“諸位,先起身回話。”
狄仁傑坐在主位,開口道。
戚通議等人這才有些局促站起身來。
狄仁傑上下打量了眾人一眼,發現這些人大多年紀不小了。
最年輕的看上去也有不惑之齡了。
其中,大多是花甲之齡居多。
尤其是這戚通議,據悉已到了耄耋之年。
他雖然滿頭華發,但膚色仍是紅潤,臉上皺紋也少,乍一看,似乎才到知天命的年歲。
看來這戚通議,高老還鄉之後養顏有術。
狄仁傑心中暗忖。
忽得,狄仁傑對眾人笑盈盈道:
“戚通議,說起來本閣倒是有些羨慕你了。”
“閣老,此話何從談起?”
聞言,那戚遊硯一臉疑惑,不知狄仁傑此話何意?
“這威州此去落都山,少說也有三四百裡,加之山險嶺深,以戚通議這般年歲,還有腳力在兩三日往來,比本閣強多了。”狄仁傑饒有深意言道。
話落,那戚通議臉色霎時微變。
在場其他人也身子一頓。
半響,戚通議臉上掛著僵硬的笑容,回道:
“狄閣老玩笑了,老朽也隻是聽說那落都山景色彆致,府上左右無事,才邀上幾位好友前去觀賞。”
“哦,這麼說來,戚通議等人去落都山隻是為了賞景,不是為了尋人?”
狄仁傑故意拖長了語氣,露出一絲狐疑之色來。
他就是為了詐一詐這戚通議!
其實,早在昨日,狄仁傑就已知七厄派有一分壇在落都山。
另外,周刺史口中那位韓道長也說了七厄派被仙家清剿一事。
七厄派一亡,這也導致戚氏宗族的最大的依仗沒了。
隻可惜,眼下戚通議還蒙在鼓裡。
“這…這……”
“閣老勿要聽信謠言,老朽怎會去落都山尋人?”
險些被狄仁傑一語道破,戚通議心中狂跳不止,好在他並未表示什麼慌亂之色,隻是訕笑了句。
“不是尋人便成。”
狄仁傑也笑道。
“閣老,老朽想冒然問一句,聖上差您到威州,到底所行何事?”
那戚通議難捱心中疑慮,躊躇了半響,才抬頭看向狄仁傑,試探問道。
那狄仁傑直接了得開口:
“無他爾,乃是整飭吏治,查察大案罷了。”
“說到這裡,戚氏宗族乃威州望族,蓋有逸群之才,不菲之達,更要配合才是,今後恐怕得多勞煩戚通議了。”
話落,戚遊硯急忙哈腰下去:
“閣老說哪裡話,我戚氏宗族世代沐浴皇恩,眼下正是報答的時候,自然是當仁不讓。”
狄仁傑微微點頭:
“如此甚好。”
“此後若是本閣遇到麻煩,自會傳召。”
“不過戚通議一夜未睡,還是早些下去休息為佳。”
狄仁傑看出了眾人的疲憊,也沒過多問話。
戚遊硯等人確實是乏了。
有了狄仁傑的吩咐,幾人便直接退了出去。
“閣老,這戚通議還真是滿嘴胡話!”
待戚遊硯等人走後,一旁的袁芳忍不住插嘴道。
“先派人留心觀察!”
狄仁傑命令道。
“是,閣老。”袁芳躬身領命。
“怎不見周刺史?”
忽得,狄仁傑想起了周宴,對袁芳詢問。
“周刺史一早便領著幾位千牛衛出去了,也不知去了哪裡?”
袁芳搖了搖頭。
“看來,周刺史自有他的打算。”狄仁傑微微眯眼,若有所思。
隨即,他思索了一陣,便對袁芳吩咐道:
“昨日他與本閣說這戚氏宗族有位叫淮書的子弟,名聲極差,欺男霸女,橫行鄰裡,你且去尋些苦主,待那戚通議等人歇下之後,就通傳那戚淮書。”
“隻要人證據證皆在,那戚淮書不出明日,便能定罪!”
狄公吩咐不久,袁芳就急匆匆出了戚府。
……
這邊,戚通議等人離開前廳後。
先是去往後院一屋中,彼此暗中揣摩那狄仁傑已打探到了什麼消息。
但一番討論下來後,卻成效不大。
畢竟,戚遊硯等人哪怕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背後推手之人乃是韓湘子!
是他寫信告知周刺史,要上書朝廷,對付戚氏宗族!
也是他請神下凡,清剿了七厄派。
再加上困意襲來,眾人心照不宣的敲定一些事後,就各自返回屋裡歇息去了。
畢竟,奔波了一夜,加之適才狄公問話時,一個個提心吊膽。
眼下得以鬆了口氣後,自然是難擋倦意了。
……
袁芳離開了戚府,便在州府裡打聽那戚淮書的惡行。
他怕那些苦主不敢與戚淮書對簿公堂,加之與戚氏宗族勢大,哪敢得罪,便直接打起了狄公的名號來辦事。
果然,很快就尋到幾位義勇之輩的苦主。
事實上。
那日狄仁傑之所以在鬨市上直接露麵,是經過考量的。
這威州,久為戚氏宗族盤踞經營之地。
一地百姓哪怕再被戚氏宗族奴役欺壓,也是不敢吭聲。
唯有先稟明來意,奉皇命而來,行便宜之權,才可讓人安心。
狄仁傑此舉,可謂是收效顯著。
昨夜,他與祁長禎等州府一應官員返回州衙之後,不少百姓紛紛猜測他來威州的意圖?
一些心細之輩已經猜出了,狄仁傑要來對付戚氏宗族的。
畢竟,戚氏宗族這些年所犯罪孽太多了。
哪怕施以強硬粗暴手段鎮壓下去,也難以堵住悠悠之口。
更遑論還有一些不怕死的人呢?
那幾位苦主被袁芳帶到狄仁傑麵前後,便紛紛哭訴自己冤屈。
其中,有個叫大有的苦主,本是鄉下之人。
一次與其妹來到州府倒賣山貨,恰巧碰見戚淮書遊街。
那戚淮書看他妹子長得可人清麗,便直接強求回府了。
事後大有去報官,卻無人受理。
反倒是說大有之妹心甘情願到戚府為婢。
還有一位苦主,姓鮑,名為鮑商平。
家裡麵靠經商為主,故而還是有些銀錢的。
這鮑商平沒什麼愛好,平日裡就愛搜集一些古玩字畫。
一次他從隔壁的州府淘了一幅前朝大書法家的真跡,不曾想怎被那戚淮書得了風聲。
說他爹經商犯了律法,竄通當地縣令將其打入大牢。
事後派人明裡暗裡說把那幅字畫送去賠罪,才肯放人。
為了救他爹的性命,鮑商平無奈之下隻得答應。
……
聽二人說完,狄仁傑心中鬱悶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