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早已起身,將呂洞賓攔了下來。
也有人急忙把此事告知了辛桂。
被人攔下,呂洞賓倒也不惱,也不走了,而是徑直坐回了原桌。
彼時,那辛桂也從後堂走了出來,再弄清楚了狀況後,他並未生氣,隻是對呂洞賓和氣問道:
“道長,近來可遇到了難處?”
聞言,呂洞賓胡謅了句:
“實不相瞞,貧道來此之前,遭遇了歹人,身子銀兩全沒了。”
此話一出。
便惹來了眾人一片譴責之聲:
“好個不知羞的道士,沒錢還來這裡吃白食,這不是擺明看店家好欺負嗎?”
“店家,你抓此人去報官好了。”
“依小可見,這道士身上衣物倒值些銀錢,店家可將其當了。”
“……”
當然,也有人為辛桂出主意。
要知道,這辛氏酒肆在嶽陽樓這一塊,是出了名的樂善好施。
尋常酷暑時節,若是口渴了,大可來酒肆裡喝碗涼茶。
隆冬之際,也能喝碗熱湯。
涼茶也好,熱湯也罷,全是不收錢的。
附近之人得知辛氏夫婦如此善舉,自然對其尊重有加。
豈料今日被這道長借機鑽了空子,也難怪惹了眾怒。
“既然道士不方便,那在下也不收錢了。”
“日後若在沒個吃飯的地,大可來我這裡吃上一頓。”
得知了呂洞賓的窘境後,那辛桂並沒有為難他,反倒是盛意勸道。
“那就多謝店家美意了。”
對此,呂洞賓稽首言謝。
說完,就徑直走出了辛氏酒肆。
眾人看到店家這般,也是無奈歎道:
“辛店主,你也太心善了,那道士就是來吃白食的,對於這種惡人,何必與他方便?”
“那道長若非餓極了,也不會來我這裡。”
辛桂與眾人笑道,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呂洞賓雖然早已走出了辛氏酒肆,但以他的修為,自然可以聽到這些。
為此,他暗忖道:
“這辛氏夫婦確如傳聞那般宅心寬厚,且讓貧道多試幾日。”
眼下,呂洞賓還不急著離開嶽陽城,準備試探這辛氏夫婦幾日。
畢竟,當年他為了跟在師尊身邊學道,後者可試了十次!
……
翌日,響午。
呂洞賓又來到了這辛氏酒肆。
依舊開口要了壺美酒與幾盤小菜。
酒足飯飽之後,還是如昨日那般沒有結賬,便轉身走了。
對此,辛氏夫婦也沒有多說什麼。
第三日,呂洞賓同樣如此,來辛氏酒肆白吃白喝一頓。
走時,照樣未付飯錢。
另一邊。
這呂洞賓一連三次,在辛氏酒肆白吃白喝一事,也漸漸在城裡傳開了。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那辛店主仁厚,想著那道人錢財被劫匪搶了去,這才第一次賴賬時,與他方便了。”
“沒想到,這道長如此不要臉麵,一連三天,頓頓吃白食,這不明擺著欺人心善嗎?”
“……”
城中百姓聽到此事之後,無不為辛氏夫婦打抱不平,痛罵那呂洞賓。
就在這時,有人站出來了,說那道人之前在嶽陽樓一家客棧吃飯時,是付了錢的。
此事一出,越來越多的人站了出來指證,表示親眼目睹,確有此事。
這一下,呂洞賓欺壓辛氏酒肆一事確鑿無異了。
一時之間,呂洞賓簡直是嶽陽城是聲名狼藉。
“辛店主,你彆傻了,那道士身上肯定有銀兩,就是欺你心善,才不肯給錢。”
“聽我說等明日他再來了,咱們直接將其抓了,送官嚴辦!”
“對付此等潑皮無賴,不能心軟!”
“……”
是日。
這辛氏酒肆之中,聚了不少人。
大部分是附近的左鄰右舍。
看到辛氏夫婦受到了欺負,這些人自然是要站出來,幫襯幫襯。
“諸位,不必再勸了。”
“那道長說不定也有苦衷,我見他不是什麼無恥奸佞之徒,興許最近遇到了麻煩。”
聽到眾人勸說,辛桂卻搖了搖頭,辯道。
“嫂子,你快說說辛店主,他這不明白在裝糊塗嗎?”
有鄰居看不下去了,不由得望向一旁的婦人,怒其不爭道。
“隨你辛大哥吧。”
聞言,那婦人看了眼辛桂,也不責罵,反倒是極為賢惠的支持。
這一下,眾人沒折了。
隻能暗地裡痛罵呂洞賓投機取巧,欺善怕惡。
卻說。
不管那嶽陽城裡百姓如何看待他,他第四日依舊照常來到了辛氏酒肆。
一番吃乾抹淨之後,還是大搖大擺走了出去。
竟也不開口提錢了。
瞧見這一幕,附近過路之人以及店裡食客可把呂洞賓罵個夠嗆。
對此,呂洞賓卻麵不改色,依舊我行我素。
不到五日,此事就傳到了當地縣令耳中。
有人請求縣令,將那道人捉來嚴辦。
可縣令對此,也是無能為力。
所謂民不舉官不究,那辛氏夫婦都不追究此事,他若管了,豈不是多此一舉。
種種之下,呂洞賓幾乎“逍遙法外”了大半月。
每次去辛氏酒肆,便會引來不少人的圍觀。
其中大多是對他指指點點,微詞不斷。
這日,呂洞賓自忖時候到了,便再來到了辛氏酒肆。
不出所料,如今這酒肆外可謂是人頭攢動,城裡百姓都想看看這個沒臉沒皮的道人。
可呂洞賓並未理會,自顧自的上了二樓。
前些時日,他在一樓不堪其擾,隻得換到了二樓,要清淨許多。
此番,呂洞賓照舊要了壺美酒與幾盤小菜。
待吃飽喝足後,他並未著急離開,而是喚來了了辛氏夫婦。
“麻煩店主與貧道送來幾個橘子。”
他對二人說道。
這辛氏夫婦本以為呂洞賓喚二人是給結賬,沒想到卻是要橘子。
對此,二人雖然感到困惑,但想著橘子也不值幾個錢,就去了後廚,拿了幾個遞給了呂洞賓。
呂洞賓接過橘子後,隻是剝了一堆橘子皮,並未吃它。
他拿著那橘子皮,一個人走到了那二樓正對洞庭湖的一麵白牆邊。
見狀,辛氏夫婦二人一頭霧水,連忙問道:
“道長,您這是?”
話落,呂洞賓不答。
隻是,用那橘子皮,在那白牆之上,飛速畫了起來。
眨眼功夫,一隻栩栩如生的黃鶴,便躍然於牆上。
這黃鶴,跟仙鶴一般大小,體態優雅,毛羽分明,雙足修長。
乍一看,仿佛真有一仙鶴棲居在牆上。
另一邊。
二樓之上,一些食客看到這道人能畫出如此神韻十足的仙鶴來,也是吃了一驚。
更不必說,還是用橘子皮所畫,那份神韻簡直傳神到了極致。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