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春哀歎道:
“三個多月了。”
“一開始,家裡還有些餘糧,倒能撐上一段時日,後來餘糧吃完了,隻得上山打些野味,田間地頭摸些魚蝦,後來大旱了,什麼也沒瞧著。”
“隻得挖野菜,掘樹根了。”
“這旱天,不知什麼時候是個頭兒。”
未幾,萬小春似乎想到了什麼,忽得好奇看了眼韓湘子,道:
“話說,道長也是為了那榜文來的?”
聞言,韓湘子一愣:
“榜文?”
“什麼榜文?”
見到韓湘子如此茫然,萬小春頓時明白過來了,忙解釋道:
“前些時日,聽說皇上命令那韓愈大人在南壇求雨。”
“結果韓愈大人率眾在南壇一連求了七日,不見雨雪落下,打那後,他就張榜貼文,尋雲遊僧道,奇人相士,若能求得雨來,他就奏聞行賞。”
“竟有此事……”
聽到這裡,韓湘子頓感意外。
想不到,他那向來不信鬼神的叔祖,竟也會張榜貼文,看來此番著實是被逼急了。
“小春哥,可曾讀過書?”
韓湘子又覺這萬小春能言會說,詞句達意,不由得多問了句。
“不瞞道長,的確讀過幾年書。”
萬小春說道。
對此,韓湘子心有感慨。
在他看來,長安不愧是首善之地,受學者頗多。
萬小春與韓湘子閒談了幾句後,見天色已晚,便沒再打擾。
翌日一早,等萬小春讓珍兒去喚韓湘子時,發現後者已人去屋空。
……
辰時時分,韓湘子已入了長安城。
一來此城,撲麵而來便是繁華之感。
放眼一瞧,八街九陌,熙來攘往,極為喧鬨。
即便眼下京畿之地,已是大災,也未見些許蕭條。
韓湘子入城之前,已換了身行頭。
畢竟,在姑射山時,師尊漢鐘離曾叮囑再三,時機未到,不可與韓愈真麵示之。
故而,韓湘子如今裝束比他先前那昳麗瓊林之貌,可大減不少。
穿著一件青氅衣,手托拂塵,一副凡相。
來到城裡,韓湘子輕車熟路,往南壇走去。
那南壇,今有重兵把守。
遠遠望見那南壇五鳳樓前彩旗高掛,香案端嚴。
家家戶戶供奉龍王牌位,小缸滿貯清水,四圍插下柳枝、樹葉、香花,燈燭擺列停當。
左右街坊,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跪倒在地,仰天禱告。
這南壇裡,韓湘子自然去不了。
他隻是在附近尋一石橋,便望那一坐,隨後拿起漁鼓竹簡,哼唱起道情來。
其身旁,還立了一塊長板,上寫著“出賣瑞雪”。
如此這般,自然顯得與南壇眾人格格不入。
路過之人,不由得也對這個道人多看了幾眼。
“道長,你有雨雪賣,可否賣與我些?”
不多時,有一大腹便便的老兒,朝韓湘子走了過來。
韓湘子瞧他生得富態,心知便是坐賈之輩。
就點了點頭道:
“確有雨雪要賣。”
“不知價錢幾何?”
那老兒,名為王福。
本是外地商賈,來到長安裡,見有人張榜貼文求雨,若是應驗,自有嘉獎。
他難免起了心思。
今時見一道人在此賣雪,王福心生一計,就與韓湘子攀談起來。
“隻管付下銀錢,貧道就叫雨雪飛將下來賣與你!”
韓湘子笑道。
話音落下,那王福臉色一惱。
覺得韓湘子此言,分明是在戲弄自己,便罵道:
“你這道人,想錢想瘋了不成?今時大旱,那吏部侍郎韓愈韓大人,領百官來南壇求雨多時,不見有雨雪落下!”
“如今,就憑你一言,便可飛將下來,賣與我?”
韓湘子搖了搖頭,沉聲道:
“貧道可不瘋,那風雲雪月全在兩袖之中。”
聞言,王福譏笑一聲,挖苦道:
“你既有如此本事,何不揭了榜文,去南壇求雨一場,若真的求得雨雪來,便可換得一場潑天富貴。”
“到時起造道院,封為國師,也未嘗不可。”
“貧道山野之人,向來不愛受其約束,隻要那韓老爺肯賞下萬兩黃金,一百斜明珠,便替他祈一天大雪。”
韓湘子直言道。
話落,王福氣極,對韓湘子頗為無語,罵道:
“你……”
“你好不知羞!韓大人可是當今大儒,清廉奉公,哪有這些金豬送給你?”
對此,韓湘子不以為然道:
“既然他清廉亮節,我輩修道之人,又該心存慈悲,便也無需那些金銀珠寶,落個舍手傳命的佳話便成。”
韓湘子哪會真要那些財寶,他所需的隻是一個求雨的由頭罷了。
“道士,你想怎個舍手傳命?”
王福眉頭一皺,問道。
“貧道要那韓老爺,率領百官,一步一拜,請我登壇,包得揚手是風,合手是雪!”韓湘子斷然道。
此前,漢鐘離說那唐皇乾了錯事,這才導致紫薇不佑,降下天災。
韓湘子雨雪是與洞庭龍君那裡得來,若是在此下了,可就是與紫薇大帝反著來了。
如今,那韓愈是奉了皇帝法旨,自然代表唐皇,讓他一步一拜,不是向他韓湘子,而是向天告罪。
隻有這般,才能罷了怒火。
容他下場雨雪,此事也就過去了。
“韓老爺是為民請命,讓他一步一拜,也是對天下眾生,想來韓老爺心懷蒼生,倒也無妨。”
“你這小道士在此等著,我這就去傳話。”
王福想了想,也沒覺得不妥,看了韓湘子一眼後,才說道。
“放心,貧道一直在此,不會走開。”
韓湘子知他心意,淡笑道。
“對了,還不知小道士名號?”
臨走時,那王福又問道。
“貧道洞簫,來自終南山。”
韓湘子神色如常,說道。
……
說這王福,離開此處後,就一溜煙往南壇跑去了。
到了那南壇外,已是氣喘籲籲,麵紅耳赤。
“老頭兒,此乃南壇重地,無關人等,不得擅闖。”
把門的官員見狀,急忙將其攔住。
“老拙來此,是有要事要稟告韓老爺。”
王福大口喘氣道。
“是何要事?”
把門官問。
“今有終南山來的一小道,於街上賣雪,自號洞簫道人,說能為朝廷求來雨雪,上壇之後,揚手是風,合手是雪。”王福答道。
“什麼?!”
“竟有此事,他人在哪裡?”
……
關於章節名字,老是與內容不符的回答。
作者菌寫之前,會提前弄好大綱的。
事後,就列章綱,起標題。
但寫著寫著,發現內容劇情推動慢了,老是到不了,又覺得標題挺好,就隻得這樣了。
額……
或許,一章標題,對應是六千到八千字,但作者菌手速慢,就四千字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