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地藏王菩薩:“佛眼難見,那韓湘子有天尊之資不成?”
那坐在殿前的秦廣王不禁麵容一駭,他虎目圓瞪,吃驚不已望向韓湘子。
本以為這幾人,去了巨口城,憚於鬼王之威會退走。
豈料,不但殺了那巨口鬼王,還與伐難尊者對上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韓湘子居然得太乙救苦天尊之助,化解了此難?
聽到這裡,秦廣王難免有些將信將疑。
那太乙救苦天尊,是何等身份?
天庭六禦之一,道門巨擘!
他老人家,怎會救一人間真人?
這也太說不去了。
秦廣王心中嘀咕不斷。
而另一邊。
神荼將軍聞此,心頭劇震,險些沒有站穩。
這洞簫真人此言也太誇張了!
能得太乙救苦天尊相助,他簡直有些不敢想洞簫真人等人的來頭!
這簡直嚇人…,不,是嚇鬼!
“不知幾位如何稱呼?”
秦廣王麵色緩和了些,他倒不相信這幾人會是誆騙自己。
畢竟,道門之人,誰敢拿天尊說笑?
“貧道韓湘子,師從正陽開悟傳道真君,這位是貧道的師兄純陽真人呂洞賓,那是鐘馗道友,他身邊兩位是其義弟,柳含煙與王富曲。”
“我等此來地府,就是為了從巨口鬼王手下,救出他二人來。”
韓湘子先是自我介紹了遍,又指了指身旁幾人,與秦廣王侃侃而談道。
話落。
秦廣王這才了然。
他道這洞簫真人是何來頭,原來是太上門人。
難怪遇到危難,那太乙救苦天尊會現身相助。
這份跟腳,道門之中鮮少有仙家可以比過。
“不知是何人要看生死簿?”
秦廣王想著幾人來意,便和聲問道。
“是某家兩位義弟。”
鐘馗走前一步,答道。
“容本王一閱。”
秦廣王望了眼鐘馗,目光又打量柳含煙與王富曲一翻,就喚來一旁鬼官,拿來生死簿。
“你二人生前是哪裡人氏?”
秦廣王翻看生死簿之際,對柳含煙與王富曲問道。
“啟稟閻王,是大唐雍州安興縣人氏。”
二人回道。
秦廣王微微頷首,低頭端凝時,不到幾息,就找到了二人的陰籍。
他手指劃過二人名冊,奇道:
“這生死簿上,寫你二人是同一天而亡,一個陽壽二十七,一個陽壽二十四……,還是自殺?”
“依照陰律,你二人不惜己命,作踐人身,是要受酷刑的。”
“閻君,他二人與某家是結義兄弟,生前曾在關公麵前發誓過,要同生共死。若要受刑,某家願意替他二人承擔。”
聽到此話,鐘馗一口攬了下來。
“大哥!”
對此,柳含煙與王富曲聞言,十分感動。
“倒也用不著如此。”
“他二人是否受刑,還要看大帝的旨意。”
秦廣王可不敢懲戒鐘馗,忙改了口道。
韓湘子見狀,不由默然下去。
相傳,那十八層地獄之中,是有一枉死地獄。
下此地獄的亡魂,無不是生前“枉死”之人。
這個“枉死”,可不是被冤判而死。
而是生人不愛惜自己性命,去自殺,割脈,上吊……
要知道,萬物生靈,能擁有人身可不易。
一旦下了這枉死地獄,今後再想輪回成人,已是不可能了。
“既如此,閻君就不如和我等去往那酆都山,拜見大帝?”
說到此處,呂洞賓直言道。
“且稍等片刻。”
秦廣王說道。
言罷,就讓神荼將軍到案前,附耳與他交待幾句後,秦廣王就站起身來。
“諸位,請!”
他伸手示意道。
“不敢。”
韓湘子等人稽首回禮。
待他率先出殿,幾人才跟了上去。
當下,眾人一道駕起法雲,就往那羅酆山飛去。
……
不提韓湘子等人趕去羅酆山。
且說地府。
陰山大地深處。
一座恢弘華麗的佛寺之中,忽有一道佛光遁來此處。
眨眼間,就落入那佛寺大殿裡那座金像之中。
若是韓湘子等人在此,定會吃驚的發現,這寺廟裡供奉的金像容貌與那伐難尊者一般無二。
此廟,名為陀難寺。
是伐難尊者的道場。
金像之內,有他開辟的一方淨土。
其內,棲居不少一些僧侶。
當然,大部分是他的善男信女。
有的亡魂死後,不用曆經輪回之苦,可早登極樂。
伐難尊者所開辟的一方淨土,便是一方極樂世界。
入他淨土,可無病無災,享百歲之齡。
死後還可托生於此。
如此往複,生生不息。
但這一切,有個前提,那就是供奉他伐難尊者。
“這些小道士,到底是何來曆?”
“其來頭當真不小,連太乙救苦天尊此等天庭六禦,會為其顯化了十方之身,來出手庇護……”
“想不到,僅那太乙救苦天尊一句話,就削落本尊一宏願,看來那太乙救苦天尊多半已證得道門之中那最後一大神通——入一切法滅儘智神通。”
回到自身的佛門淨土之中,那伐難尊者心念一動,便有萬千香火願力,化作一股龐大洪流,湧入體內。
過了半響之後,才止住了他身上的傷勢。
休整一番後,伐難尊者想起巨口城一事,不禁自忖道。
正思慮時。
伐難尊者忽覺身子一抖,抬起眼來,就見他麵前虛空一陣變化,不多時就顯化了一方浩瀚廣袤的大世界。
那是怎樣的場麵?
祥和仁慈佛光普照萬裡,生靈億萬,願力如慶,梵音如樂。
僅是窺看一角,就讓伐難尊者心神一陣動搖。
“弟子拜見菩薩!”
伐難尊者回過神來,忙低頭參拜道。
在那一方佛法無垠的大世界之中,一位頭戴寶冠,身披滿是瓔珞瑪瑙的袈裟,手持錫杖的大佛,正凝視著他。
那大佛,渾身宛若金汁澆灌,寶相沉穆。
他不是旁人。
乃是地藏王菩薩!
先前太乙救苦天尊現出十方之身,來此地府,地藏王菩薩怎會不知。
他佛眼一觀,便了知一切因果。
當下,在伐難尊者回到陰山大地後,地藏王菩薩就現身前來了。
地藏王菩薩微斂著臉,望向那伐難尊者,道:
“伐難,你可知罪?”
“弟子知罪,不該教唆那巨口鬼王為我送來亡魂,滋養淨土。”
伐難尊者悔道。
“你既已認罪,即刻起,百年之內,不得擅自離開陰山!”
地藏王菩薩看似拈花微笑道。
“弟子遵命!”
伐難尊者恭敬一拜。
隨即,他皺了皺眉,向菩薩請教道:
“隻是,弟子尚有一事不明。”
“且說來。”
地藏王菩薩言道。
“弟子想知道殺巨口鬼王之人那小道士究竟是誰,為何可驚動那太乙救苦天尊?”伐難尊者說出了心中的疑惑。
“此子名為韓湘子,師從正陽開悟傳道真君,是太上老君的門人。”
“另外,他與太乙頗有淵源,曾請來青玄左府的一應仙真神王,毀了那陰山老祖一門人的道統。”
“另一子,是呂洞賓,乃昔日天庭東華帝君轉世,同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之徒。”
“至於那大漢,名為鐘馗,得了真武大帝的一番大造化,此來地府,是為了從巨口鬼王手下救出他兩位義弟的。”
地藏王菩薩為伐難尊者解惑道。
他雖沒有佛陀果位,但一身修為,早已比肩佛陀。
修有佛門五眼,能知過去未來,一切因果。
“原來是這般……”
“怪不得,那三人敢來地府鬨事,這來頭一個個還真不小。”
聞言,伐難尊者這才恍然。
“菩薩,這巨口鬼王曾是陰山老祖的弟子,那韓湘子先前毀了他一道統,眼下又殺了巨口鬼王,這業障是消不了。”
忽得,伐難尊者似想起了什麼,開口道。
聞言,地藏王菩薩卻是不語。
見狀。
伐難尊者頓覺犯了妄語之罪,一下子緘默下去。
不多時,他見麵前這方大世界黯淡下去,心知地藏王菩薩要離開了,就會意一拜。
“恭送菩薩!”
直到地藏王菩薩徹底離開。
伐難尊者才抬起頭來。
他不知道是,先前地藏王菩薩之所以不曾開口,是因為那韓湘子的虛實,連他也未曾看清。
要知道。
地藏王菩薩修有佛眼,能推演萬法,更能洞查萬物世事,直達本源。
他雖能知曉那韓湘子是老君門徒,與太乙救苦天尊頗有一番淵源。
但卻弄不懂,韓湘子將來會如何?
甚至於,他與陰山老祖這份因果,地藏王菩薩也無法看透。
這並非是地藏王菩薩修為不夠。
而是韓湘子身上這份玄妙,太過非比尋常。
……
地府。
酆都山。
那秦廣王陪同韓湘子等人來此,一到此山,他就見著了南方鬼帝。
“鬼帝也來了?”
他先是行禮一番,就皺眉道。
“怎能不來,地府出了這麼大的差錯……”
南方鬼帝麵色一板,白了秦廣王一眼。
這下,秦廣王臉上笑容可僵住了。
本以為,隨同韓湘子等人來此,是無關緊要一事。
聽南方鬼帝這麼說,他才一下子想透。
巨口鬼王一事,拖了這麼長時間才解決,大帝肯定心生不滿。
尤其還把太乙救苦天尊老人家給驚動了。
“這幾位相必就是斬殺巨口鬼王的幾位真人吧?”
南方鬼帝不理會秦廣王,目光掠過他,徑直望向了韓湘子、呂洞賓、鐘馗幾人,一臉熱情。
“拜見鬼帝!”
眾人稽首問好道。
“不必多禮。”
南方鬼帝揮了揮手道。
今日,他趕到這酆都山,就聽旁人說了,說今日酆都大帝離開了酆都山,去往了黃泉路。
要知道。
酆都大殿坐鎮酆都山的歲月之中,除了偶爾去往東嶽泰山,其他時間,一直待在酆都山裡。
此去黃泉路,定然是發生了大事。
事後,有消息傳出,那太乙救苦天尊來了地府。
南方鬼帝得知此事,慌忙來了這酆都山。
細問之下,才知是巨口鬼王引出來的一切禍端。
那巨口鬼王所在巨口城,是他鎮守之地羅浮山所管轄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