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散教大劫起,吾奉太乙天尊敕令,召開玄門大會!【求訂閱】
“徒兒遵命。”
韓湘子舉目深望了眼洪崖大仙,長身一拜。
隨即,不再遲疑,手指一彈腰上那紫金玉簫,頓時一道金罄之聲響起。
下一刻。
這藏真宮外,便飛來一頭素白出塵,姿態輕盈的仙鶴。
“湘子,這是?!”
見狀。
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俱是一愣。
呆望著這頭仙鶴,有些不明所以。
“上次徒兒在瑤池金殿吹奏了一曲,它就一直跟著貧道,想來是認主了。”
韓湘子身子一躍,坐到那仙鶴背上,與三人無奈解釋道。
聞言,三人不禁莞爾。
“大仙,我等告辭了。”
不多時,鐵拐李三人駕起一道仙雲,對下方送彆的洪崖大仙,起了一稽,道。
“敖皎,你我他日再會。”
韓湘子一摸那仙鶴長頸,後者登時會意,雙翅一展,便飛到高空。
臨彆前,韓湘子低頭望著那看上去鬱苦低落的綠衣少女,嘴唇翕動了下,與她傳音道。
聞言,敖皎俏臉悶起,美眸幽怨瞥了眼韓湘子。
想說什麼,卻不再如何開口。
隻得揚起玉手,與他依依惜彆。
目送眾人離開了藏真宮,飛走了瑤池仙境。
待隻望到那遙遙幾粒影,敖皎才收回目光,轉身與洪崖大仙,道:
“師尊,徒兒也想下凡。”
“敖皎,你仙籍還在雷部,哪怕離了為師這藏真宮,不還是隻能待在天庭?”
洪崖大仙搖了搖頭。
“就沒有其他法子嗎?”
敖皎貝齒一咬,問道。
“自然是有,改日為師與娘娘請示一番,將你仙籍遷來瑤池,到那時伱便可下凡了。”
洪崖大仙想了想,沉吟道。
天庭雷部,可是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執掌!
洪崖大仙雖說是天庭二品正神,但與他老人家相比,地位可低多了。
“徒兒在此先行謝過師尊了。”
得知下凡一事,尚有一線生機,敖皎心中不甚歡喜,對洪崖大仙盈盈一拜。
“行了,這幾日你在藏真宮好生修行,要不然去了凡間,也幫不了湘子……”
洪崖大仙假嗔了句敖皎,忽得似想起什麼,麵容一肅,語氣逐漸凝重起來:
“但你這一下凡,紫金玉簫的事怕瞞不住了。”
要知道。
前些時日,韓湘子與敖皎在王母娘娘麵前,一奏天品之曲的事情,早已傳遍了整個仙界。
四海雖然在下界,偏居一地,但獲取上界的消息可不會太過閉塞。
頂多也就遲個幾日。
到時東海龍王就知道,自家這個東海公主把紫金玉簫贈予了韓湘子。
“不是還有師尊所賜的玉屏簫嗎?”
敖皎聞言,先是玉容一怔,片刻就矜然一笑。
“你呀……”
洪崖大仙無奈搖了搖頭。
說完,便不再理會,轉身進門而去。
……
此番韓湘子、呂洞賓二人在天庭,大抵呆了十七日。
換到人間,便是十七載。
這十七載裡……
大唐還是那個大唐,長安還是那個長安。
隻不過,一切已是物是人非。
……
說那大唐,降州一地。
今時有一世家大族,冉冉新起,不到幾載,便聲望煊赫,名躁一方。
這大族,不是旁家,正是薛家。
薛家能有今日之大勢,全賴薛仁貴一人之功。
說這自從那薛仁貴,助唐皇平定勃遼之亂後,便又被加封為一字並肩王。
還下旨在降州建了一座王府。
其中,那山西一道,五府六州一百零三縣之地,統為他執掌,一應文武官員,有先斬後奏之權。
加之這薛仁貴還是那尉遲恭的義子,與朝廷之上不少老元帥、大將軍交好。
故而,一時之間,這薛仁貴可謂是位極人臣!
順帶薛家地位,也在降州水漲船高,極為顯貴。
……
說那薛仁貴回家之後,與妻柳氏待在家中,閒時舞刀弄槍,潑墨讀文,或教其女金蓮修行,日子倒也悠哉。
自他當年離開龍門,外出打仗,直到班師回朝,已過去了十二載光陰。
隻可惜,好景不長。
不出兩載,這薛仁貴就遭人算計。
原是那成親王整日受那張美人蠱惑,說自己父兄等人,被薛仁貴害死。
成親王本就對張美人寵溺有加,受不了這枕邊之風,便設下一計,來謀害薛仁貴。
誰知陰差陽錯之下,居然害得自己獨女慘死。
為此,他把此責,全推到那薛仁貴身上。
好在有徐茂公、程老千歲等人為他求情,加之成親王愛女之死,實在蹊蹺,難以定罪。
唐皇便下旨將他押入牢中。
為此,這薛仁貴受了三年牢獄之災!
直到那西涼使臣來長安,獻了番表一道與唐皇。
言說西涼元帥蘇寶同興兵反唐,坐擁兵馬百萬,有三世冤仇要報!
那唐皇見了此番表,自是大怒不已!
直接下令斬了那使臣人頭!
又問文武百官,誰願領兵西征,討伐逆賊蘇寶同!
對此,滿朝文武皆不吱聲,最後還是那老千歲與徐茂公,舉薦了薛仁貴。
聞言,唐皇覺的在理。
就派人去天牢傳旨。
這薛仁貴這三年,在牢裡受了不少委屈,今聖旨一到,他是既不謝恩,也不受旨。
最後還是徐茂公拿了主意,請唐皇賜予他尚方寶劍,對文武百官,有先斬後奏之權!
豈料薛仁貴還是不依,言說若想掛帥西征,必要那成親王與張美人二人人頭祭旗幟方可!
無奈之下,程老千歲出麵答應了此事。
最後,設計將那成親王燒死在大鐘之中!
又砍了張美人的人頭,這才在教場祭了大纛旗,領兵出征。
此番,薛仁貴掛帥西征,先是點了此前東床快婿秦懷玉為征西先鋒,領兵三萬,前去鎖陽城。
要他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又命尉遲兄弟為左右接應,護送糧草,程鐵牛、段林、勝賢為保駕。
原來在徐茂公的奏稟之下,那唐皇決定領兵西征,以振軍心!
……
十七載之中,人間道門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說來也怪,自從那純陽真人與洞簫真人銷聲匿跡之後。
這人間玄門之中,不知何時,得道仙真的真人是越來越多了。
譬如王敖老祖、王嬋老祖、黃花聖母、金刀聖母、竇青老祖等輩……
除此之外,這些真人還愛收將門子弟為徒。
對此,一些道門高人早已察覺到了一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