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弦月之日,宜嫁娶;樊梨花率部歸大唐!【求訂閱】
聽到此話,這趙若虛立馬磕頭如搗蒜,哪敢拒絕,隻得趕緊應下:
“徒兒,記下了。”
“若無他事,就儘早下山。”
見狀,東槿上人似乎沒在生氣,神色如常道。
但這逐客之意,趙若虛聽得清楚。
聞言,他隻好對東槿上人鞠身一拜,便退出了下去。
……
“到底是本仙小覷了那東海三公主……”
出了清磯山,趙若虛在回去青龍關的路上,細想了先前拜見師尊情形。
末了,他神色怏怏,長歎了口氣。
如果他所料不錯的話,這東海三公主將來有真君之資!
東海斷不可能讓她有事!
……
……
眨眼間。
一日即過。
當那朝旦雲起,普照山河時,這寒江寬闊的江麵之上,可見一艘艘巨大的戰船,乘風破浪,直奔寒江關而來。
同一時間。
城牆之上,今日樊梨花、樊洪、樊龍、樊虎等人早已穿好甲胄,站在高聳的城牆之上,舉目遠眺,迎望大唐入關。
隻見,那碧空之下,江上帆影幢幢,旌旗雲蓋,櫓攪濤雪,氣勢威赫,壯闊驤舉。
望到這磅礴沉渾一幕,樊洪不覺心神微怔。
若此前他沒有選擇開關獻降,僅憑寒江水師焉何阻擋這大唐百萬雄軍?
一旦開戰,他這寒江水師勢必會折損過半,元氣大傷。
到那時城中百姓,定然是十室九空。
一念及此,樊洪突然覺得選擇歸順大唐,實在是明智之舉!
眾人約莫望了一個時辰,樊梨花美目一凝,沉聲喝:
“開城門!”
話音落下。
不遠處,幾位壯碩的士兵就合力放下的吊橋,將其搭在戰壕之上。
轟!
一聲巨響傳開,乃是城門被打開了。
“父兄,該出去迎接薛元帥了。”
見到這一幕,樊梨花轉身對樊洪、樊龍、樊虎三人言道。
“梨花,如今你是寒江關的統帥,為父等人聽你號令就是。”
樊洪深望了眼遠處,正緩緩靠岸的站船,回過神來,道。
“是,父親。”
樊梨花應了一聲。
言罷,她當即率領寒江關一應守將出城前去迎接大唐百萬大軍。
樊龍、樊虎二人見狀,也跟了上去。
至於樊洪,在城牆上站了許久才下來。
……
說薛仁貴、徐茂公、程老千歲、羅通、秦懷玉等人下船之後,略作休整,就讓薛丁山請出韓湘子與敖皎來,眾人一道領著大軍入城。
還未到城門,那薛丁山忽得眼神一眯,就望見遠處樊梨花正率領一部人馬,來此迎接。
尤其是她那一身戰甲,薛丁山還是第一次見樊梨花穿,一時之間居然被迷住了。
“薛師弟,怎麼見到梨花真人就走不動了?”
身旁竇一虎打馬而來,笑了句。
“竇師兄說笑了。”
薛丁山輕笑了聲,就驅馬上前,將其甩在身後。
彼時,薛仁貴、徐茂公、程老千歲等人也發現樊梨花出城來迎,不由得加快了腳力。
一炷香過去,兩方人馬終是碰了麵。
樊洪見著薛仁貴等人之後,又是臉色微變。
這唐軍放眼望去,一個個是氣勢淩人,威武不凡。
甚至,還有不少年輕一輩,更是英姿勃發,比他門下兩個不成器的兒子看上去厲害多了。
為此,樊洪不禁背地裡咂了咂舌。
另一邊。
樊梨花已經是翻身下馬,來到薛仁貴跟前,先是行了一禮,接著沉聲道:
“薛元帥,今末將率領寒江關一應將領,開關獻降,自此歸順大唐,共赴西征大業,討殺蘇賊!”
“樊將軍,快勿行禮!”
薛仁貴等人見狀,俱是趕緊下馬,道。
“在下樊洪,攜二子拜見薛元帥!”
這廂,樊洪也領著樊龍、樊虎二人,對薛仁貴等人,鄭重恭身一拜。
“樊老將軍,客氣了。”
“你此番獻關有功,免了一場禍亂,回頭本帥定奏稟陛下。”
薛仁貴忙把樊洪扶起道。
此刻,薛丁山帶著秦漢、羅章、尉遲青山等人,走了過來,主動與樊龍樊虎二人結交。
樊洪本以為薛仁貴、程老千歲、徐茂公等人難以接觸,誰曾想幾句話聊下來,已是相談甚歡。
對此,他最後的一絲顧慮也沒了。
於是乎,眾人最後便一道朝寒江關折返回去。
當日,這立在寒江關城牆上的旗幟,已換成了“薛”姓。
……
說此前,那樊梨花未肯對東海三公主出手,導致蘇寶同等人猜忌於她。
為了弄清原由,蘇寶同次日一早便派人前去寒江關,找樊梨花問個清楚。
是日,這隊人馬剛趕來寒江關,還未到城門,就見寒江渡口處不知何時,停放了一艘又一艘戰船。
待望到那戰船之上寫有“大唐征西大元帥薛”的纛旗時,為首的那位將領,忽得臉色一變,緊接著目瞪口呆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南蠻大軍已渡過了寒江?”
此人張大了嘴巴,滿臉不可思議。
可如此數量的戰船,絕非寒江水師所擁有。
思慮間,此人心神一驚,有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他本就是蘇寶同的親信,來此寒江關時,從蘇寶同嘴裡也大致弄明白了原由。
如今,再望到這些,他不覺悚然而栗!
怕是那樊梨花真的投靠大唐了!
一念及此,他不敢怠慢,急忙調轉馬頭,率人趕回青龍關,要與蘇寶同稟告此事。
……
……
說薛仁貴在入關之後,把一切雜事交給了他麾下八位禦總兵前去管轄。
而他自己,則叫上程老千歲、徐茂公以及自己夫人柳銀環等人,去往了樊府下聘。
當然,更是請來了韓湘子與敖皎二人來當個見證!
此番,雖說時間倉促了些,但薛家還是竭儘所能拿出了不少好物件來,著實給了樊洪、樊老夫人一個不小的驚喜。
由此可以看出,薛家對這個兒媳是如何看重!
樊家收下聘禮之後,眾人便商量了婚事。
在薛仁貴看來,眼下還在征戰。
婚禮可一切從簡,但禮數不能少。
待日後班師回朝,再為二人補辦一場。
對此,樊洪與樊老夫人自是沒有什麼意見。
兩家長輩又詢問了薛丁山與樊梨花的看法,二人俱是一笑,明顯是答應了。
最後,這成婚之期嘛?
薛丁山與樊梨花一致請韓湘子來卜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