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地講,你年紀輕,有些錯謬想來諸卿也不會怪罪。”
“是。”
諸葛亮抱拳一躬,開始說道。
“下官覺得,孫策狂妄,最終的目的必然是打下襄陽,殺死主公為其父報仇。而主公一旦出事,整個荊州群龍無首,誰人還擋得住孫策的鐵騎?”
“但此時孫策攻打漢津港隻怕是佯攻,他的真正意圖是打下烏林港,進而攻破江陵城。”
“這麼說的理由有兩點。”
“其一,漢津港到襄陽的路途較遠,若是直取襄陽不能速勝的話,補給線很容易被江陵守軍偷襲或被烏林港的水師切斷。”
“其二,若是打下烏林港和江陵城,就能和柴桑練成一片,將整個荊州攔腰截斷。這樣既可防止攻破襄陽後大王通過江陵向荊南撤離,也可以阻擋荊南的軍隊北上支援。”
劉表原隻是想讓諸葛亮拋磚引玉,沒想到諸葛亮所言有理有據,讓人信服。劉表大為驚喜,忙追問道。
“那又當如何對敵?”
諸葛亮恭敬地回答道。
“荊州水師與江東水師相比仍有些差距,不如令張允將軍放棄漢津港退守江陵,縱敵深入。”
“然後派大軍駐守麥城和江陵形成掎角之勢,將江東軍擋在麥城、江陵一帶。”
“再令荊南四郡集中兵力走水路襲擊江東軍後方,阻斷其糧道。此事一成,江東軍不戰自退,不然就是自取滅亡。”
劉表大喜,剛要稱讚卻聽到伊籍說道。
“主公,諸葛亮所言雖有些道理,不過臣覺得方向卻錯了。”
伊籍抱拳對諸葛亮微微點頭,他並無惡意,隻是闡述自己的觀點。
“臣覺得,孫策攻打漢津港確實是佯攻,但他的真正意圖並不是江陵,而是新野。”
“新野作為襄陽的門戶,僅一江之隔,朝發夕至。隻要打下新野,可以從江夏走陸路運送糧草,既不用擔心被我軍切斷補給,也不用擔心被我軍包了後路。”
“隻要攻破襄陽,不管主公遷往何處,我軍士氣必然動搖,更難以抵擋江東軍鋒芒。”
“臣以為,當出兵重點設防新野,而下令張允固守漢津港,若事不可為再退至江陵。再下令荊南集中兵力到長沙,守住羅縣港,如此退可守住荊南大門,進可協防烏林港、支援江陵城。”
對啊,要攻打襄陽走新野不是更好?
劉表皺起了眉頭,伊籍似乎說得比諸葛亮更有道理。
這時向朗也走了出來,他不屑地瞥了一眼諸葛亮。他和伊籍都是劉表的軍師,沒想到蔡瑁身邊的一個小小的幕僚也想走上台前左右劉表的決策,他開口便支持好友說道。
“臣也覺得孫策明著攻打漢津港,其實是想偷襲新野,還請主公早作決斷。”
劉表還沒來得及說話,蔡瑁又說道。
“主公,臣倒覺得孫策此人義氣用事,很可能先攻取長沙!要知道長沙可是孫堅建立基業的起點,它對於孫策的意義絕不一般。而且荊南兵力薄弱又極容易下手,交州貧瘠之地就更不用說了。”
“方才幾位說的都是孫策想要速勝,可臣覺得以雙方相近的兵力,孫策未必有一戰而勝的把握。且看孫策打下江夏後休整了3個月才出兵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如此一點點蠶食荊州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劉表頓時大驚,若失去了荊南和交州,他的勢力立刻衰弱到極點,不出兩年他必然再也無力和孫策抗衡。隻是眾人說的都有些道理,劉表額頭冒汗,有些犯難了。
諸葛亮有些著急,他可不想成為季書的俘虜。
江東軍絕對不會攻打新野。
進攻荊南確實也是最穩妥的方案,但以孫策、周瑜那種激進、冒險的性格,這個幾率也微乎其微。
若不抓緊布防江陵,等江東軍完成布局再想扭轉局麵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主公,江東軍絕對不會進攻新野,要知道董卓······”
“報!報!湖陽港失守!新野告急!”
一個士卒滿頭大汗,喘著粗氣闖了進來,跪倒在劉表麵前呈上一份急報。
“怎麼回事?”
劉表大驚失色,連忙站起來走到麵前拿起軍報細看。
士卒氣都沒喘勻,一臉驚恐地急急回稟道。
“昨夜,湖陽港一夜之間就失守了!是孫策的虎嘯營!”
諸葛亮有些發愣,臉色像是吃了死蒼蠅一樣。
向朗輕蔑一笑,說道。
“主公,當務之急是立刻派兵救援新野!”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