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全部打入詔獄!
徐聞聲音洪亮,麵容堅毅,言辭懇切,如果是不了解內情的人看到他的模樣,幾乎要以為這是一位忠君體國的錚錚老臣。
原本一片喧嘩的殿前廣場上,此時再次陷入了寂靜之中。
裴忠等幾十名擁護皇帝的朝臣對徐聞怒目而視,明白這徐聞是借著鎮北軍南下之際,想要借此要挾皇帝!
哪怕皇帝再怎麼強大,就算是一名武聖,在這亂世之中也無法單打獨鬥。
一人成軍,敵千人,敵萬人,如果是十萬人呢?
誰知道這世上還有多少隱世的高手?
武聖也僅僅是一名強大的武者,而不是神。
更何況,戰鬥可以皇帝一人進行,抵禦外敵和治理國家,卻需要一套班子,需要一個朝廷和一眾朝臣。
那徐聞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想要借機免除東竹黨的罪責,甚至借此將原本和恩海談的條件,拿來與皇帝談!
一眾東竹黨的朝臣看著這一幕,心中卻是對徐聞欽佩不已。
不愧是當朝內閣首輔大學士、東竹黨黨魁徐聞徐閣老!
哪怕皇帝所展現出的無雙威勢令人驚歎,甚至一人壓服了在場的數萬侍衛上直軍的精兵,徐閣老卻仍然能抓住鎮北軍南下的機會,與皇帝分庭抗禮!
在他們看來,麵對如此情景,皇帝根本不可能不答應他們的條件。
甚至原本屬於閹黨的很多利益,他們世家東竹黨都能割下來一大塊。
畢竟如果皇帝不答應徐聞的條件,那麼右軍都督韓人龍、宣武節度使董潮必然造反。
再加上渤海國的十萬狼兵,還有何興祖的鎮北軍八萬精兵。
到時候整個京城所在的京畿道就會麵臨腹背受敵的局麵,變成四戰之地。
更何況,現在皇帝表麵上暫時壓服了閹黨,但就靠裴忠他們那點兒人,想要徹底肅清朝堂和軍中的閹黨勢力,是一件極為長久的事情。
一旦皇帝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那些閹黨餘孽可是會調頭造反的!
如此形勢之下,由不得皇帝不答應!
個人勇武又如何?
從未聽過有哪個單純的武夫統治天下的。
皇帝想要坐穩江山,離不開他們世家官僚和地方豪族的協助。
否則的話,政令不出皇宮,所謂的皇位也不過是個笑話。
這也是他們九姓十氏能夠屹立千年曆經一個個朝代而不倒的原因!
一旁的裴忠此時已經瞬間明白了徐聞的圖謀,當下高聲痛斥道:
“徐聞!你敢威脅陛下!這是欺君大罪!你莫不是以為,閹黨覆滅,你們東竹黨反而能坐收漁利?無恥之尤!”
徐聞也不著惱,而是一副忠肝義膽的模樣,跪地向李雲言辭懇切地說道:
“皇上,國事危急,唯有合縱連橫,凝心聚力,方能平定叛亂,四海安定,老臣都是為了我武朝的江山社稷,沒有一絲一毫的私心啊!請皇上三思!”
群臣之中,屬於東竹黨的一眾官員此時對視一眼,紛紛出列,簇擁在徐聞身後,齊聲勸諫:
“請皇上三思!”
“凝心聚力,四海安定!”
“徐閣老為江山社稷計,請皇上三思!”
“這都是為了我武朝的安危!”
“……”
看著下方跪了一地正在勸諫的東竹黨官員,李雲淡然一笑,說道:
“徐閣老是覺得,朕不敢殺伱?”
他說的風輕雲淡,笑容也一片和煦,如同春風鋪麵,聽在滿朝文武的耳中,卻如同寒冰一般刺骨,東竹黨的一眾黨羽心中瞬間一沉。
笑裡藏刀,言中利劍。
皇帝問出這話,就是有了殺心!
徐聞卻顯得十分鎮定從容,重重叩首,麵色錚然的說道:
“老臣不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為天經地義。隻是值此社稷危亡之際,若是老臣之死能夠利國利民,能夠穩固江山社稷,老臣義不容辭!”
“但……老臣若死,那韓人龍必反,宣武節度使必反,渤海國國主那邊,同樣也無法交代……臣不畏死,臣畏這天下一亂,又要生靈塗炭,社稷動蕩,皇上為此憂心啊!”
徐聞說得義正言辭,看起來完全就是鐵骨錚錚的一名錚臣。
而且他所說的也都是實情,簡直可以說是句句在理,沒有絲毫誇大的成分。
就連裴忠等人,此時雖然滿麵怒火,心中痛罵這徐聞竟然敢趁人之危,挾兵勢以要挾天子,卻也不得不承認徐聞說的是事實。
九姓十氏之所以能綿延千年而不倒,就是因為其在天下間的根深蒂固,如同一個個龐大的根係,深深紮根在整個武國。
哪怕是天子,都難以撼動!
李雲看著眼前的徐聞,還有跪在那裡的一眾東竹黨官員,微微一笑,說道:
“你們……很好,實在是忠君體國,令朕心懷大慰……”
聽到這話,東竹黨的一眾官員黨羽不由全都鬆了一口氣,同時在心中暗暗佩服徐聞。不愧是東竹黨的魁首,薑還是老的辣,哪怕皇帝以個人勇武殺了恩海又如何?
從剛才來看,那恩海的武功也不過是和皇帝在伯仲之間。之前閹黨掌權的時候,同樣對徐閣老禮讓三分,讓他們東竹黨在朝堂上和閹黨分庭抗禮。
皇帝想要維係朝堂的統治,同樣要依靠他們世家東竹黨!
就在這時,隻聽皇帝接著說道:
“諸卿能自己站出來,也省得朕明察暗訪,再一個個捉了,實在幫朕省了不少功夫……”
說著,在一眾東竹黨朝臣詫異的目光中,皇帝麵色一肅,沉聲道:
“將這東竹黨大小官員全部打入詔獄,革職抄家,擇日問斬!”
聽到這話,一旁的姬雲鵬立刻做了個手勢,武林衛之中奔出數十名年輕的精銳高手,衝進群臣之中,開始五花大綁,準備拖下堂去,押進詔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