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崎嶇不平,單調又枯燥,看似一望無際,但那沙土的顏色極其豔麗,似乎將人的注視力吸引過來。黃||色的石頭橫七豎八地散落在地麵,有的直立,有的潛伏著,隨處可見。
在角落裡,一條溝壑纏繞著萬物,自頂部向穀底延伸,分明刻畫了歲月在這裡的痕跡。大片隕石坑凸起於地麵,凹陷的地方排列著沉重的影子。在這個新奇而又獨特的星球上,時而有一絲涼意掠過,給人以彆樣的感受。
它的氣息吸引著人的好奇心,人類或許能夠在這裡尋找到新的生命。
火星無情而又神秘,它不知會帶給人們怎樣的未來。
突然!一架刻畫著糖果圖案的航天飛機從稀薄的火星大氣層中劃過,將本就稀薄的大氣層“戳”出一個剛好航天飛機大小的空洞。
就在空洞緩緩愈合的時候,又一架同款航天飛機幾乎分毫不差的穿過空洞,追尋著前麵一架航天飛機而去。
在兩架航天飛機離開希望號宇宙飛船的時候開始,藍星上,國家航天局和莫驚春就通過量子通訊在實時的關注科研團隊的情況。
為了避免可能性極小的一波團滅,原本一架航天飛機就足以將所有專家運送到火星地麵,為了安全起見,將團滅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之中,莫驚春直接讓零拿出了兩架航天飛機。
得益於先進的量子通訊技術,從火星那邊傳輸回來的視頻信號十分穩定,視頻畫麵流暢超清。
在莫驚春眼前的全息投影中,兩個閃爍的光點正在快速移動,那正是在火星上執行任務的兩架航天飛機。
“一號機將在十秒鐘後著落!”
來自一號航天飛機上的人工智能掃描到可以降落的區域,通過計算,開始垂直降落。
一個頓挫感,航天飛機內的人員壓在心頭上的一塊石頭總算是暫時落地。
沒有腳踏實地的時候,人實在是太缺乏安全感了。
“一號機安全著陸,等待下一步指令。”
時隔一分鐘後,在距離一號機三公裡外的一片開闊區域,二號機也安全平穩的降落在了火星地表上。
國際上,很多科學家認為火星是最有可能是除了藍星以外,存在生命的行星。
然而看著眼前傳回來的實時圖像,莫驚春可不認為上麵存在生命。
荒涼,除了荒涼,還是荒涼。
這樣的環境下,除非是矽基生命,否則怎麼生存。
可存在矽基生命的可能性更是無限接近於零,因為火星上,沒有任何非自然性的活動痕跡。
和這些科學家們探索生命存在的可能不同,莫驚春更在意的是火星上富含的礦物質。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不僅需要龐大的能源,還需要數量龐大的物質。
能源問題得益於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突破,已經解決了現階段缺乏能源的問題。
然而建造飛船和航天飛機都需要大量的材料,就目前來說,人類不可能跑到柯伊伯帶去撿隕石,然後吃力不討好的運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