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門關
李銘禦風而行不過兩日功夫便從鄭州城來到了岐軍駐地,此時岐軍已經攻打劍門關有五日之久,之前勢如破竹的攻勢也被劍門關擋了下來
劍門關,金牛道自廣元南下,至劍閣縣,在這裡進入劍山山區,劍山綿延數百公裡,其南坡舒緩,而北麵絕壁陡立,隻有一個地方如刀砍斧劈一樣出現一個缺口,可供行人通過,因其如兩門對立,故稱劍門。自古以來號稱“劍門天下雄”,自諸葛亮在此設關以來,劍門關從未被從正麵攻克。
看著遠處的劍門關李銘不由想起李白的詩句
“劍門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由此便可知劍門關之險要。
此時的劍門關雖然被炮火連番轟炸,牆上也隻是留下了一個個漆黑的彈坑,卻依舊屹立在要道中卡住了岐軍的進軍。
劍門關是橫亙劍閣縣、昭化縣之間的隘口,扼川陝大道,兩旁是懸崖峭壁,是戰略要地和敵江防的重要支撐點,山間僅有一條穿過主峰的小路相通。
李銘禦風而行仔細察看地形後思索了起來,劍門關北麵是懸崖絕壁,中間僅有一條隻可並行兩人的狹窄古道,關口上又修有堅固的城樓。南麵則是比較平緩的山坡,山頭呈階梯形,劍門關位於其最高峰。比較起來,由南往北打要容易一些。
“看來此戰需避開正麵、打敵側後方與奇兵突襲相結合的方式”
思索良久後李銘體內真元一轉,一股山風托著他飛回營地
“你去將幾位將軍召來”
隨著士兵出主帳不過一會,幾名將領走入營帳,幾人入帳後先是對李銘行了一禮後才恭恭敬敬的站立一旁,李銘也沒有廢話直接進入主題,幾人皆是自己提拔上來的自然也信得過
幾人圍於營帳中心的巨大沙盤上討論推演進攻方式
“陸將軍你帶一部分人馬快速截斷關口東麵的廣元、昭化等地援敵,經黑山觀、鳳埡子強奪李家嘴,佯攻陣勢,以牽製敵人;黃將軍你帶部分人繼續不停炮擊劍門,策應我等攻關;我則帶人從五裡坡直衝關槽,攻擊關口主峰。”
幾人聞言思索片刻後皆認同的點了點頭,李銘見眾人皆已經明了作戰思路後便讓眾人回去調兵遣將
第二日
接到李銘的命令後,眾將隨即奉命行動,對敵各個集團工事實行逐點攻擊,很快掃清了劍門關外圍據點,擊潰守敵,迫使敵人逐漸縮小了防禦陣地。
岐軍也分成了三路,一部分依舊每日使用炮火不停轟炸劍門關,其他則分兵兩路,一部分有陸將軍帶領直取關口東麵的廣元、昭化等地,經黑山觀、鳳埡子強奪李家嘴
李銘則帶領另外的人馬由五裡坡直衝關槽,攻擊關口主峰,一路上憑借著李銘帶隊衝鋒,皆是每戰必勝
不過三日時間岐軍便順利的攻克了所謂“插翅難渡”的劍門關,殲守敵過萬,蜀軍將領被擊斃。
隨著劍門關的攻破,整個蜀國也已然暴露在岐國的兵鋒之下,之後的征戰由李銘帶隊皆是逢戰必勝,一路勢如破竹直搗蜀國都城成都府。
成都府
李銘看著眼前的號稱天府之國的地方,也不急著攻城,岐軍連日征戰人馬皆已困乏確實需要休息
隨著李銘一聲令下十幾萬的大軍開始熟練的安營紮寨
成都城樓上
王衍此時相比之前的意氣風發卻是憔悴了不少,一頭亂糟糟的發須顯然是急匆匆趕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