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然和宋大明等人一直在地裡忙了幾天,終於把二十畝地的水稻種完。
接下來除草施肥,自有宋大明這些長工來做,鬱然便騰出時間去做彆的。
小心肝已經更新了係統商城,它果然向係統組織申請到了水稻的父母本種子,她如今需要做的,便是把這些種子買了種下,等時間到了對水稻進行人工乾預授粉,便能種出雜交水稻種子了。
可惜.....她現在的積分還不太夠。
她把目光放到剛投入生產的辣椒醬上。
無奈歎了一聲,也不夠。
辣椒醬賣不了幾個錢。
不過聊勝於無,一點一點積累吧。
轉眼,到了六月底七月初。
地裡的紅薯和水稻都相繼到了收獲的季節。
雎陽縣因為日照時間充足,溫度適宜,作物的生長比起彆的州縣要快一些。
再者鬱然有植物生長液,摻在肥料裡,比村民的農家肥好,作物長得也快,村裡就她第一個收獲。
這也是村民們最期待的日子。
有些人家等不及的,已經開挖自家地裡的紅薯。
挖了以後才知道,鬱然沒有騙他們。
果然一畝地的紅薯能有上千斤。比他們辛苦種的水稻產量還高。村民們各個眉開眼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裡。
鬱然因為供給品香樓的酸辣粉已經斷貨了,便急著先做一批出來送去。
因此便請了幾個村民當短工,幫她削紅薯皮,給紅薯切絲製作紅薯澱粉。
正帶著村民們在作坊裡忙碌,便看到杜桂南領著一個衙役打扮的男子大搖大擺地進了她家的小院。
他們身後,還跟著兩個帶刀的衙役。
看到院子裡堆著小山丘一樣高的紅薯,杜桂南兩眼放光,喜得三兩步過去拿起紅薯,仔細研究起來。
“這就是杜兄說的紅薯?”跟他一起的男子沒瞧出這紅薯有什麼好,不在意地瞥了一眼。
他姓袁,名三刀,在衙門當差。蓄著短須,麵色有些黝黑,目光隱隱帶有殺氣,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主。
杜桂南搖頭道:“賢弟,這你就不知道了,品香樓的酸辣粉你吃過吧?”
袁三刀回想了下,道:“自然,這跟那酸辣粉有何關係?”
杜桂南對這紅薯愛不釋手,就仿佛院子裡這幾堆小山丘一樣的紅薯已經屬於他了。
得意笑道:“賢弟不知道了吧?酸辣粉就是用這個紅薯做出來的。”
袁三刀一臉詫異,原來如此。瞧杜桂南這一臉勢在必得的樣子,便也明白了來之前他說的肥差是什麼了。
酸辣粉在品香樓那可是一碗難求,每天隻限量供應二十碗,去晚就沒有了。
物以稀為貴,聽說價高到了二兩銀子一碗。很多人一早就去品香樓排隊,就為了這一碗粉。
他有幸跟上峰去吃過一次,確實味道獨特,酸酸辣辣,讓人欲罷不能。
杜桂南看他麵色有異,心中得意,挑了眉笑道:“有賢弟在,今日這一院子的紅薯,非咱們莫屬。”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