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莊的建設在如火如荼中進行。當然最先修建好的是進城的路。
才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西溪村到城裡,一條用石頭鋪成的道路終於修好。
這可比其他地方的官道還要好。
若不是因為雎陽離京城近,估計也沒辦法修成這麼好的路。
畢竟隻有去京城的貢道才能用石頭和磚頭鋪路,其它離京城遠的官道,一般也隻是用碎石子或者沙子鋪成。
有些偏遠地區,甚至隻是尚算平整的土路。
這條路直通西溪村,村民們這輩子做夢都沒想過,以後一出村口就是平坦整潔的板石路,比城裡有些小巷的路還好。
就更彆說其它村的村民了,大家說起隻有羨慕的份。
道路修成的那天,西溪村的村民和附近的村民都出來,對著這乾淨整潔的道路,是歎了又歎。
“鬱家妹子當真是大善人啊。”
西溪村的幾名婦人說起來,可驕傲了:“可不就是嗎?大家跟著鬱妹子,如今家裡都有肉吃了。”
離西溪村有點兒遠的石頭村村民一臉羨慕,悄悄打聽:“聽聞你們去鬱妹子家的農莊上幫忙,一天的功夫就可以掙四十文錢,還管飯,是不是?”
西溪村的婦人點頭說:“是啊,正好農閒,地裡的活不多,家裡男人去了,忙了十來天,家裡就有幾百文錢的收入。”
彆村的村民聽了,一臉羨慕,忙問:“還要人不?我家男人力氣大,”不怕苦不怕累。
大家附和:“是啊,我家男人一次能扛一捆大柴呢,從山裡扛回家,一點兒都不帶喘氣的。”
“我家男人也是,跟頭牛一樣,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若是鬱妹子家的農莊需要人,嫂子可不可以告訴咱們,咱們也去?”
幾個西溪村的婦人也是心善,便給他們指了明路:“你們知道咱們村裡的宋家大哥,或是方家大郎嗎?如今是他們管著呢,你們可以去問問看。”
“成,多謝嫂子,這就回去讓男人去問。”
“呀,認識!我們村有個弟妹是方家的親戚,回頭托她回娘家問問看。”
婦人們聽了,喜滋滋回去讓家裡男人去打聽。
鬱然想儘快把農莊上的生活區建出來,畢竟農閒也就兩三個月,趁大家有空,先把建築區域建出來,其它區比如花草區、垂釣區、跑馬場這些,慢慢完善便是。
如今倒還真的缺人,不過缺的是會建築的工匠,不會建築的,人機靈的,宋大明也收。
他和方大郎又從前來應聘的村民中,挑出一批來。
人手夠,建築用的木材石料等等,也都不缺,如此下來,隻用了兩個月,在水稻揚花前,農莊的主體建築建成,整個農莊終於初見雛形。
而江秋娘和杜庭光也傳來了好消息。
這天,江秋娘來拜訪鬱然,鬱然便領她去參觀農莊。
江秋娘本就是出自經商世家,看到鬱然就地取材,把原本的山林和水田,巧妙建設成供人遊玩消遣的好去處,忍不住讚許:“果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勇士。阿然你是我心目中的勇士。”
後世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們喜歡在假期去郊外休閒放鬆,體驗生活,因此各種休閒農莊受人追捧。
鬱然隻不過受了啟發,把後世那些現成的想法融合,做成了適合古代人消遣的去處。
還有一個是因為這裡的土地便宜,她如今的農莊加上荒地,五百多差不多六百畝,就是大約三十多萬平,才花了一乾多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