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大人的高產水稻怎麼樣?”
臨照閣裡,文執盯著書桌上放著的一封信,若有所思,問一旁的陳主管。
陳主管道:“還沒開始收割,但田裡的稻穗確實比咱們原先種的都長,直掛得稻株都彎了。據咱們的人回來報,昨夜一場風,稻田裡有些稻株都被稻穗壓彎了。”
文執緊鎖眉:“什麼意思?”
陳主管知道他沒種過地,臨照閣的產業也沒有農作物,便解釋:“還沒到收割的時候,稻子沒完全成熟,穀粒一般是沒那麼重的,但如今隨便一陣風便能把稻株吹倒,說明麥穗上結的稻子多,掛得重了,稻株承受不住重量,這才被風吹倒。”
文執自言自語:“那就是差不離了。”
陳主管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也不敢問。
半晌便聽文執吩咐:“你去吧,等收割的時候想辦法把產量收集上來,報給我。”
“是。”
陳主管答應著去了。
鬱然家裡,宋大明一早便來跟她彙報莊子上水稻被風吹倒的情況。
這一次是鬱然大麵積種植雜交水稻,不止她,西溪村方圓幾十裡地附近的村民,能買到稻種的,幾乎都種了。
村民們種了一輩子稻,何曾見過如此長的稻穗?長長的稻穗掛滿了稻穀,稻株也比他們先前種的高出了許多,被壓彎了,說明稻穗結果多呀!
宋大明道:“大家先前還不放心,如今看著長長的稻穗上掛滿了稻穀,可彆提有多高興了!”
鬱然卻沒他那麼開心,這一季是早稻,一般不會遇上什麼大風。
沒有連日暴雨,不存在土地鬆軟、錯過收割期掛果太重的問題。
輕易就被風吹倒,也有可能是稻種的問題,或是施肥、病害、控水等等其它問題,需要做好記錄,供以後參考。
“被風吹倒的稻田多嗎?”
宋大明道:“也不算多,咱們莊子上倒了五六畝地,附近村民的,有幾家在風口的,倒了一片,不是特彆多。”
他們莊子有上百畝地,倒了五六畝算下來確實不多。
“好,注意控水,倒地的若是成熟了,儘快搶收。”
“是。”
宋大明答應,出來便領人去莊子上,準備收割工作。
鬱然叫來程烈和陳應物等人,帶他們去田裡,令大家收集水稻成熟到收割時期所遇到的問題,等日後回去研究所,把這些問題彙總,並根據問題,找到解決辦法。
眾農事官第一次親眼見到雜交水稻的高產,看著明顯比原先水稻還長的稻穗,飽滿的穀粒,眾人忍不住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光看這光景,也彆等到收割,大家就已經猜到必定高產!
眾人歡喜:“恭喜大人!成功了!”
鬱然也不想在這時候潑他們冷水,隻是呢因為種子的問題,雜交水稻暫時還不能大麵積推廣。
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因為這是她從係統商城裡交易出來的,目前的產能隻能夠西溪村附近幾個村子種植。
若想整個南鉞國推廣,還得靠各地收集上來的優良稻種雜交改良、製種。
“稻種目前還是問題,雜交水稻的研究還在繼續,日後便仰仗各位大人了。”
眾人親眼見到了如此高產的水稻,心中被這豐收的喜悅填滿,齊齊表態:“為了高產水稻,下官一定竭儘全力配合大人。”
水稻收割在即,高產的消息傳到了京城,滿朝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