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麵對的不是順德行那些烏合之眾,自己身邊也沒有洪烈、沈鴻遮護兩翼與後背。
段家固然是三流豪強,與宮家、洪家這等一流、準一流豪強有極大差距。
這三十五人固然修為不均、裝備不齊,與朱衣騎、洪爐陣有天壤之彆。
可他們是血脈相連的整體,正為了彼此舍生忘死而戰。
就如同金海洪家一般。
——288】
【引用原文:
此刻,沙取代了眼。
既看不見血,便可以大開殺戒。
——288】
閉著眼就可以開殺戒——虛偽。
段家譬如洪家那般的既視感,讓洪範意識到了自己的虛偽。
【引用原文:
半個時辰後,洪範大吃一頓,用熱水處理了傷口,又掀了水缸的蓋子喝水。
他看到了缸裡映著的麵容。
眼睛通紅滿是血絲,眸子濃黑,仿佛接著幽冥。
竟有幾分像最後一夜的李鶴鳴。
——288】
李鶴鳴曾說,他用出賣換取武道,未來上了天人,再做補償。
當時洪範各種不屑。
還有就是之前有些讀者吐槽說洪範守金海城不走175章),質問我與金海有那麼深的感情?
這不光是感情。
洪範有自己的道德底線,他沒法接受自己成為臨陣脫逃的人,否則就是第二個李鶴鳴。
在這個時候,洪範再無法糊弄自己內心的道德拷問。
我明知道這五個人隻是五把刀,接受自我欺騙,我本質上就正走向李鶴鳴的老路。
所以有了之後的發展。
【引用原文:
我若是敖伏威,也不會讓手中的刀知道太多。洪範想到。
……
“你去哪?”葉星火叫道。
“回西京。”洪範頭也不回地說道。
“這是第幾個?”葉星火再問。
“第四個。”洪範答。
“第五個不去了?”問。
“來不及了,三溪縣在西京正南,青槐城在正北。”答。
——289】
為啥不去了?
哪怕其他緹騎會先到,單純複仇心切的人,不也該趕去看看現場嗎?
因為哪怕再親手殺了第五人,也無法讓洪範回答內心的道德拷問——義與利,應該做的事與生命的危險,我該如何選擇?
【引用原文:
天開地闊。
田野合圍如牢。
他昏昏然尋了大致方向,似一條喪家犬般蹣跚遠去了。
——289】
有的讀者或許認為是洪範是心頭太悲傷,所以用喪家犬象征。
死了戰友不至於喪家,喪“家”是因為心亂了。
洪範外表圓滑,內心有道德準繩,但他穿越前很少遇到這樣的考驗。
但現在從法治社會來到了大華,考驗真的來了。
他暫時回答不了心頭拷問,也就暫時沒有了立身於世的基礎,所以成了喪家犬。
然後,徒步走回西京三日三夜,洪範漸漸想明白了。
【引用原文:
“敖伏威、敖知機、敖知弦。”
洪範將三個名字念了一遍。
“見者必殺。”
——289】
【引用原文:
烏雲厚重如城,自中間透出一線光。
好似天裂。
雨水洗淨全身,他有了結論。
不是殺得太多,而是殺得不夠。
洪範心中一時明朗。
——289】
烏雲被光破開,洪範通過擊殺四個刺客的過程冷卻自己的心,最後思考到答案。
tobe,ornottobe?
義在利先,乃至在生存之先。
而在之前,洪範回饋家族、要製造火器、想給學不了武道的人開一條路,其實都與他此時的答案呼應。
這一卷的一大目的,就是標定洪範這個人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正好在洪範明了內心、做出回答的當天,他知道了敖知弦回來,要布局殺她。
正是這個答案,讓洪範不再那麼利益至上、排斥死亡,以至於對選擇死鬥的蘇佩鋒也有了感同身受,因此接戰蘇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繼續當自己的天驕)。
所以從頭到尾,折磨洪範的並不是悲傷。
前期是恐懼,後期是內心的道德拷問。
······
這地方出了這誤解,不是讀者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構思這段的時候,我認為對人物內心的挖掘太多了、情緒太細了,這不是網文的路子,不能這麼寫。
到時候大段大段洪範內心戲、自我辨析,一定會導致很多讀者厭煩,覺得水、沒意思,妨害節奏。
當時我還和運營官說,網文大部分讀者看個樂子,很多甚至是跳讀的,這樣剖析人物很不討好。
所以我考慮再三,從洪範回西京開始儘量用白描手法,回避心理描寫與描述,把洪範心裡的變化和自我拷問作為暗線,並加了許多象征和特彆的比喻來暗示指引。
譬如倒映的臉像李鶴鳴、天裂這些是象征。
譬如盤旋擊殺華安的時候“好似一頭等待就食的禿鷲”、喪家犬,這些是特彆的比喻。
我當時的想法很理想化。
就是說看得細、對文字敏感的讀者能看明白,或者哪怕部分明白,他們會覺得有餘味,覺得這些章回裡帶著一種隱性的情緒流。
而不喜歡這些的讀者就單純當做複仇橋段看就完事了。
為了儘量補足些爽感,我的很多景物描寫傳達的感情實際上與洪範的內心折磨是不一致的。
裡層他在煎熬,表層是複仇殺人的爽感。
現在想想表裡不一、既要又要,處理得很不好。
發出來一直到四五號反響都還不錯,結果六號七號開始有很多夾在中間的讀者發聲,覺得洪範情緒奇怪——詹元子死了至於把洪範搞得那麼要死要活嗎?
於是我反思蠻久。
結論就是以後遇到這種情況一定還是要寫清楚,筆墨可以精簡點,另,象征這種手法在網文裡不合適。
前麵這些章節我會抽空修一下,把上麵這些挑明了。
沒處理好,完全是我的問題。
我清楚自己還沒能力寫嚴肅文學、純文學的東西,我也明白往那個方向努力沒人看。
但我又沒法放棄心氣,純為賺錢寫書。
這是我作為作者本身矛盾拉扯的地方。
也正因為如此,我特彆注重讀者的反饋。
你們的反饋能讓我明白自己在做什麼錨?),並在不放棄自我表達的同時,不偏離網文的基礎框架。
大家常看到我愛對線,但對我來說這也是磨刀的過程。
說真心話,我很感激大家公允的不帶攻擊性的評論,不管是好評差評。
我自認從上本書開始進步速度飛快,而這都是以讀者為鏡子帶來的。
······
最後插句嘴,好幾位讀者拿洪堅與詹元子對比,說爹死了都沒咋的,洪範這裡最多隻該有一點點悲傷。
我認為不對。
洪範三十歲以後穿越,不可能對一個一年沒見幾次麵且一心隻為家族的人認爹。
他從頭到尾也沒有叫過洪堅父親。
對於洪堅,洪範很欽佩,但也僅此而已。
詹元子相比之下是過命的戰友,朝夕相處的室友,每天練武的武友,性格又最成熟淡泊最合得來,感情當然深厚得多。
黃火青2023.10.8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