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海上油井和背叛
“李州長,我想問一下,您認為發生戰爭的概率有多大?”
張昊虛心請教道。
對方畢竟是幾十年的老政客,人脈廣,信息資源豐富,對於國際形勢的把握,絕對要比一般民眾強上很多。
李州長低頭想了想:“即便沒有七八成,至少也有五成以上。”
“這麼高?”
張昊心中前所未有地重視起來。
“你們可能不太清楚當前形勢的複雜性和嚴峻性,拋開其它問題不談,本土如今有幾千萬的失業人口。
這麼多人需要吃飯,需要養家糊口,一兩年也許還能勉強撐一撐,超過三年絕對完蛋,到時候就是山呼海嘯般的爆發,沒有人能幸免。
說句實在話,咱們沿海條件還算可以,可能感覺不到,但在北方和邊遠內陸地區,很多民眾是真的活不下去了,現在就差一根導火線。”
李州長語重心長道。
張昊下意識地搖了搖頭:“李州長,我還是有些不太能理解,當下又不是古代社會,咱們有上百萬全副武裝的國民警衛隊,難道還怕區區動亂不成?”
熱兵器時代,人再多也沒用。
“張董,你忽略了一個問題。”
“什麼問題?”
“眼下是極夜環境,最適合打遊擊戰,國民警衛隊再強,也隻能窩在城市裡,外出執行任務的風險非常高。
除此之外,交通係統也是一個致命的隱患,不管是鐵路還是公路,都很容易遭到人為破壞……”
張昊忍不住打斷道:“我去,這麼顯而易見的原因,我居然沒考慮到。”
一旦各地之間的交通被切斷,如果再碰上惡劣天氣,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隻能乾瞪眼。
也難怪夢境裡的能源危機,居然持續了整整三年時間,不是聯邦軍隊故意拖延,是真的有心無力。
“張董,你這叫燈下黑。”
李州長隨口回了一句。
張昊連忙追問道:“李州長,如果真發生戰爭,按照您剛才的邏輯,閃擊戰恐怕很難,戰爭豈不是要長期化?”
“戰爭長期化…也總好過戰爭發生在本土,古語說得好,"禦敵於外,截病於初",就目前來說,這是最佳選擇。”
“最佳選擇是不打仗。”
張昊搖了搖頭。
“嗬嗬,張董好像很反感戰爭?”
李州長有些好奇。
張昊點點頭,當場反問道:“戰爭對我沒好處,我為什麼要支持戰爭?”
“怎麼會沒好處?張董伱名下那麼多公司,肯定能吃到戰爭的紅利。”
李州長擺出一幅理所當然的表情。
“我不否認這一點,但相比於戰爭紅利,我更怕失去公司控製權。”
張昊苦澀道。
何市長連忙寬慰道:“張董你過慮了,正常情況下幾乎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除非戰爭再次打到本土。”
“算了,咱們不說這個了。”張昊擺了擺手,隨即換了個話題:“何市長,上次忘了問了,市裡跟糧食署是怎麼談的?能拿到多少魚獲?”
“說出來都是淚,連1都沒有。”
何市長深深歎了一口氣。
“那州裡呢?”
張昊緊接著看向了李州長。
李州長同樣歎了口氣:“我們也不多,隻有2.2,聊勝於無吧!”
“咳,不少了,這次魚獲大概有400萬噸,2.2就是8.8萬噸,如果按照人頭平分下去,每個人都能分到兩斤。”
張昊安慰了一句。
李州長聞言,終於露出了一抹笑容:“這次確實算得上是大豐收,比上一次多了整整八倍,太出乎意料了。”
“400萬噸,真是想都不敢想。”
何市長緊跟著感慨道。
“這次主要是對岸救災已經接近了尾聲,突然騰出了一大批船隻,這才有了現在的收獲,如果按照原有計劃,能有一半都算燒高香了。”張昊解釋道。
李州長點了點頭:“救災行動持續了一整年,確實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隻是可惜了對岸那麼好的地方,要石油有石油,要煤炭有煤炭,要糧食有大平原,基本上啥都不缺,結果變成了廢土。”
“我覺得對岸還算不上廢土,最起碼開礦還是沒問題的,一旦中東有變,為了解決能源缺口,對岸必將迎來新一輪的開發潮。”
張昊胸有成竹道。
夢境裡的能源危機之所以會結束,除了中東局勢放緩,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對岸的開發取得了初步成果,大大擺脫了對中東能源的依賴。
“開發潮?”李州長皺了皺眉頭,“恐怕沒那麼容易吧?黃石火山的噴發規模雖然減弱了不少,但依然還在噴發當中,如此環境下怎麼搞開發?”
“黃石火山靠近西海岸,而對岸的能源開采區主要集中在東海岸,兩地之間相距兩千多公裡,影響並不大。”
張昊趕緊解釋道。
特彆是位於東部阿巴拉契亞山地的阿巴拉契亞煤田,含煤麵積18萬平方公裡,縱跨了九個州,煤層厚度900米,探明儲量超過了2500億噸。
它是聯邦第一大煤礦,開采潛力無限,唯一的麻煩是距離海岸線足有兩三百公裡,需要重建當地的基礎設施。
這是一項不小的投資,而且需要時間,沒有個十來年的持續建設,根本做不到大規模開采。
真正能解燃眉之急的,還得靠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油井。
按照前幾年的數據,兩州的石油日產量超過了700萬桶,幾乎占了對岸石油產量的半壁江山。
更為關鍵的是,這兩州的石油運輸管道並沒有遭到大規模破壞,好好維修一下,還是能繼續投入使用的。
這無疑能節省大量時間。
李州長瞬間來了興趣:“張董你能不能具體說說?如果機會合適,咱們不妨參與進去,不僅能獲利,還能掌握能源主動權,簡直一舉兩得。”
“李州長,能源如今是聯邦的命根子,絕對不會容許私人染指,我是沒機會了,州裡倒是可以試上一試。”
“願聞其詳!”
李州長和何市長互相望了一眼,雙方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蠢蠢欲動。
“其實很簡單。”張昊頓了頓,開誠布公道:“可以由州裡牽頭,直接去對岸的德州投資油井,儘量以海上油井為優先,實在不行再考慮陸上的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