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眨眼間過去了十年。
聯邦99年2月10日,除夕夜,氣溫零下三十五度,空氣又乾又冷。
老張家九口人正準備吃年夜飯。
六年前,楊華卿生下了次子張國梁,然後又於去年生了一個女兒,雙胞胎終於盼到了妹妹,張昊也抱上了心心念念的小棉襖。
當然了,有添丁加口,也有人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同樣是去年,周母不幸患上了肺癌,最終沒能熬過去。
李大娟端著一盤炒雞走了過來:“安安,去叫你大哥和二哥下來吃飯,大過年的還在打遊戲,太不像話了。”
安安二話沒說,直接向三樓跑去。
一旁的康康見了,立馬邁著小短腿跟在了後麵:“三哥,等等我,我也去。”
康康就是張國梁的小名,今年七歲,由於上學比較早,已經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
“慢…點……彆摔著…了!”
張崇信喘著粗氣提醒了一句。
老爺子去年剛過完八十大壽,身體已經是大不如以前,最近兩年基本都沒怎麼出過門,就連體檢都是上門服務。
康康頭也不回道:“知道了,爺爺。”
十分鐘後,張昊從外麵回來了,他剛剛去奧園小區轉了一圈,給嶽父嶽母和三個姐姐家各送了十斤牛肉。
牛是下午剛殺的。
“老婆,把果果給我抱抱。”
果果是女兒的小名,也是夢境裡孫女的小名,多少彌補了一些遺憾。
楊華卿隨手將小寶寶遞給了老公:“輕點,剛睡著,彆把她吵醒了,要不然今晚都彆想安心吃年夜飯了。”
“沒事,我們家果果這麼乖,醒了也不會哭鬨的,比哥哥們懂事多了。”
張昊輕聲炫耀道。
“胡說八道,她一個不滿一歲的小娃娃,知道什麼?還不是一樣醒了哭,哭了吃,吃了睡?”楊華卿沒好氣道。
不過話說回來,老公對待女兒的態度,確實跟兒子們有些不一樣,有一股發自內心的喜悅和珍愛,這在其他人身上是感受不到的。
甚至有時候,她都想吃女兒的醋。
如果把老公的父愛分成十份,果果一個人就占了八份,大布丁他們四兄弟平分剩下來的兩份。
雖然老公經常把“窮養兒富養女”那一套掛在嘴邊,但她知道這裡麵的肯定還有其它原因,絕對不僅僅隻是如此。
張昊嘿嘿一笑,抱著女兒轉身朝臥室走去,然後把小棉襖放在了嬰兒床上,最後輕輕關上了房門。
與此同時,在李大娟的再三催促下,張國紀、張國軒、張國棟和張國梁四兄弟,終於舍得下樓了。
雙胞胎剛上大一,就讀的是夏清大學珠城分校,張國紀學的是哲學專業,張國軒則是選擇了工商管理。
當然了,兄弟倆雖然學習成績不差,但想考進夏清大學這種頂尖學府,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特彆是93年的新教改法案通過後,高考錄取率縮水到隻有原先的十分之一,名副其實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為了能讓兄弟倆順利入學,張昊毫不猶豫地掏了十個億,是夏清大學自成立以來,收到的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安安、康康,你們兩個剛才是不是打遊戲了?”
楊華卿皺了皺眉頭。
十幾年的極夜環境,加上平均氣溫越來越低,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怎麼喜歡外出,越來越習慣宅在家裡。
這也導致了遊戲行業的異常繁榮,尤其是安安和康康他們這種黃石火山爆發後出生的孩子,更是變本加厲。
所以,平時家裡管得非常嚴。
不過,兄弟倆總能見縫插針,找到各種玩遊戲的機會,哪怕隻玩幾分鐘。
安安連忙搖搖頭:“媽媽,大哥和二哥可以證明,我們剛好隻是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沒有上手玩。”
“咳,媽,安安他們倆確實沒玩。”
張國紀主動配合道。
張昊笑著擺擺手,幫著勸道:“大過年的,就讓他們倆玩玩唄,凡事過猶不及,最好還是以引導為主。”
他自己年輕時候,就是一位資深遊戲玩家,因此比老婆多了一份包容心。
“讓你管吧,你說工作忙沒時間,我自己來管吧,你又在扯我後腿。你自己說說,哪有你這樣當爸爸的?”
楊華卿忍不住發了一句牢騷。
經過十年時間的相處,就連孩子都生了三個,曾經的女神早已變成了家庭主婦,日常生活中充滿了雞皮蒜毛。
“彆傻站了,趕緊去洗手,馬上就要開飯了。”張昊推了推小兒子,隨後和起了稀泥:“好啦,以後家裡的事都由你做主,我保證不插手。”
楊華卿無奈歎了一口氣。
老公也隻是嘴上說得好聽,從來都不會真正做出改變,特彆是在孩子們的教育問題上,熱衷於扮演“慈父”的角色,經常拆她的台。
某種意義上,甚至比公公婆婆還要溺愛孩子們,這種溺愛倒不是說不讓孩子們吃苦,而是更接近放縱。
這裡舉幾個簡單例子:
老大想報考哲學專業,儘管公公表示了強烈反對,但還是在老公的全力支持下,最終如願以償;
老二在高中談了一個女朋友,老公沒有多加乾預,隻說了句順其自然;
老三看了一部電影《狂蟒之災》,突然對蛇產生了濃厚興趣,老公乾脆送了一條玉米蛇當作生日禮物;
老四最離譜,剛上小學的時候,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特彆厭惡上學。
於是,老公為了提高小兒子的上學熱情,專門修了一條兩千多米長的環村鐵路,連接自家和村裡的小學。
相應的,他還花大價錢定製了一輛微型蒸汽火車,車廂隻有一米高,成為了周邊孩子們最受歡迎的“大玩具”。
每到周末,村裡都會變成一個大型的遊樂場,從早到晚熱鬨得不行。
……
很快,年夜飯開始了。
跟十年前相比,飯菜的豐盛程度,明顯下降了不止一個等級。
老張家倒不是沒這個條件,問題出在了聯邦糧食的產量上,這幾年不僅沒有得到根本好轉,反而還下降了不少。
彆誤會,不是戰爭的原因。
當年的停戰協議到期後,雙方果然沒能打起來,而是出乎意料迅速簽署了和平協議,歐羅巴人幡然醒悟,再次回歸到了聯邦這個大家庭。
這一切仿佛隻是一場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