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簽約
“老蘇,吃了嗎?”
“吃了,還特意跑去中心廣場,也是讓小方費心。”
“嗬,那肯定是看亞細亞的表演了。這幾年亞細亞也是給咱中原爭光,很多人來商都,都會特意跑去看一眼每天早上的隊列表演。”
“可不是嘛。”
“蘇杭,你呢,昨晚不在家,睡好沒?”
“還行,譚老師。”
“他啊,一直看書到淩晨十二點多,五點又爬起來,說有靈感,一會兒就寫了好多頁,我都不明白他腦子裡哪那麼多東西。”
“少年人努力是好事,還是要注意身體啊。”
博藝總部。
這是8月15日,星期二。
“你確定發表的稿件已經足夠我們包裝炒作了,”鐘長林道:“那些還不確定的,就一一和寄送的報紙雜誌聯係,主動撤銷投稿,或者,如果他們能夠確定下月刊登,且不介意我們同時結集出版,繼續發表也沒問題。”
這該怎麼花呢?
三人一起看過去。
某個少年明明得了這麼大一筆錢,卻還是那麼無動於衷的樣子,如果不是同宿舍的張曉曉提起,方薇隻怕自己到現在才能知道。
蘇杭疑惑:“撤稿?”
蘇杭與父親蘇全民在方薇陪同下趕過來,《青旭》主編譚豐振已經在大廳裡等待。
鐘長林再次想起《林清和許白》對《青旭》銷量的提升,看了眼譚豐振:“要不,下個月,發兩個短篇?”
鐘長林道:“具體說說?”
李晴想在商都按個小窩。
“陸遊有一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覺得形容寫文很貼切,”蘇杭道:“所以,這還真不能保證,譚老師,好文章往往需要靈光一閃,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抓住。”
那是9月16日。
尚駿看出了蘇杭的心思,笑了下,坦然地主動解釋道:“你搶了一部分本該都屬於我的資源,不過,既然你是真挺不錯,我們以後各憑本事。”
李晴頗為意動,以她的收入,卻隻能看看。
這可不行。
divcass=”ntentadv”兒子開口,第一次見到這麼多錢的蘇全民也終於回過神,連忙點頭:“好,好啊。”
“通俗經濟,”尚駿抓住了一個詞,微微搖頭:“我沒想到這裡,不過,你的定義非常不錯,我會好好思考一下,至於可能流俗的問題,謝謝你的提醒,我也會注意。”
因為擔心昨天隻是個夢,今天起床到現在,蘇全民明明記得,卻一直沒有向兒子問起。
無論如何,鐘長林把該列的都列了,不玩什麼花樣,蘇杭也就果斷簽了名字。
“好啊。”
鐘長林的辦公室內,大家圍坐在會客區沙發周圍。
“就是字麵意義上的‘另辟蹊徑’,”蘇杭笑著道:“想要在同一類型上讓人眼前一亮,這種事不容易,但,如果換一個類型,那肯定就是眼前一亮了。”
“社長,我有個想法,”方薇道:“我覺得,蘇杭已經發表的文章,如果我們直接結集出版,難免會讓讀者感覺重複,缺少新意。因此,就如圈子裡一些短篇擴寫長篇那樣。雖然計劃還是短篇集,但我覺得,蘇杭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些文章擴寫一下,更加豐富細節,也能作為將來的一個宣傳要點。”
尚駿挑眉:“說說?”
若是飆起來,蘇杭一天寫一兩萬字都沒問題,4萬的差額,兩三天就能搞定。
對了,攢著,給兒子上大學用,將來還要出國!
其他人都進入‘配角’狀態,一個個心神激蕩,蘇杭卻沒讓鐘長林如願。
眼前男子針對自己,肯定是有理由的。蘇杭不知道理由,卻也沒有示弱的意思。然而,當他以為還要再唇槍舌劍幾句時,沒想到,對方轉眼就收斂起來。
蘇杭這次卻搖頭:“《林清和許白》的亮點主要在最後的那個反轉,再加上本身結構已經足夠巧妙緊湊,強行擴寫,反而畫蛇添足。”
當然,歸根結底,其實也就是四個字:‘製造噱頭’。
其實也考慮過。
尚駿說著,終於放開了蘇杭的手。
鐘長林點頭,指了指茶幾上一個不起眼的台曆:“我早上來的時候,隨手標了下。”
這麼說完,尚駿朝其他幾人點頭示意,沒再停留,快步離開。
按照與蘇杭昨天的談判結果,合約昨天下午已經擬好。
主要是,這年代還沒有……嗯,也不能說沒有,而是互聯網極其不發達。
李晴看向上司。
再喊一個博藝的人陪著,多了少了,也能說得清楚。
尚駿沒有立刻放開蘇杭,與少年對視著,說道:“你描繪的‘青春文學’市場和‘傳媒集團’版圖很誘人,作為其中的‘導火線’,但願你擁有足夠的引爆能力。”
蘇杭不知道鐘長林本來打算儘力扶植《商海》的事情,此時卻也道:“好啊。”
因此,隻是偶爾在電視或報紙上露下臉,不會被網絡長久定格,敲敲鍵盤就搜到的那種,這就沒有太大關係。
看著眼前茶幾上的一堆鈔票,鐘長林的秘書李晴立刻想起這兩年一直在惦記的一件事。
這可真是10萬塊啊。
擴寫,多好的噱頭。
方薇聞言,幽怨地瞄了某人一眼。
蘇杭感受著眼前男子言語中的火藥味,雖然不明所以,還是道:“其實我也看過最近一期的《商海》。”
接著又是更細節的各種宣發炒作方麵的具體討論,前世見多了,蘇杭可謂靈感多多。
鐘長林看過去:“小方,有話就說?”
“你想要模仿武俠、言情那種在普通人群中接受度很高的‘通俗文學’套路,做一種‘通俗經濟’,思路很不錯,但我不得不說,其中尺度很難拿捏,稍不注意,就可能徹底流於庸俗,成為充斥道聽途說的八卦小刊。”
昨天……
悄悄咽了下唾沫,譚豐振內心裡又念叨,但願這筆錢不要白花,一定要把《青旭》做起來啊。
蘇杭有些意外。
兩人說到這裡,鐘長林終於插話:“哈哈,你們年輕人,就該這樣,有銳氣,爭相往上,但也該有和氣,要君子之爭。”
鐘長林沒再拉著蘇全民開宴灌酒,而是在博藝的職工食堂簡單吃了一頓,便又回到辦公室,繼續討論。
“好,這個好,”鐘長林聽方薇說完,忍不住拍了下沙發扶手,又看向對麵少年:“蘇杭,你覺得呢?”
說不熟悉道路,其實是,現場點錢是不可能的,不太好看。
“不算今天早上那半篇的話,已經有23篇,”蘇杭快速回憶整理了下,說道:“總字數,應該在16萬字左右。”
“版麵騰得開,”譚豐振道:“就是……蘇杭,《林清和許白》的水準,我相信你自己也是很清楚的,一次兩篇的話,你有信心拿出同等質量的作品嗎?”
鐘長林說著,尚駿已經上前,微笑著伸手道:“你好,參商,我看過你的文章,很厲害。”
蘇杭仔細讀了兩遍,各種條款簡單明了,沒有什麼文字遊戲,也沒有莫名其妙的臨時附加。顯然,鐘長林雖然在談判時斤斤計較,但既然答應了,就沒再反悔。
大家寒暄幾句,一起往五樓而去。
然而,當下碰上……
母親一個月的工資才120塊,哪怕少一張,都相當於自家老媽白乾了一月。
鐘長林問道:“怎麼個另辟蹊徑?”
實在淡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