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出書,可都要受影響了。
想起當初看過一篇《林清和許白》就匆匆回了家的肖鶯鶯。
坐在門口的李同道:“中午我不是出去吃了嗎,一個朋友拉的飯局,介紹了一個剛開印刷廠的,也是打聽這次的事情,說是希望從咱們這裡接些單子,價格好談。”
上個月能有9篇,這個月,也不會少呢。
想到了就做。
這就是趨勢啊!
然而,現在的情況,大家都覺得,直接開印兩萬,怕都不夠。
萬一隻是表麵熱鬨,讀者並不捧場,那可怎麼是好?
若是沒有月初的《林清和許白》,沒有參商,沒有今天的熱鬨,1萬冊,肯定是足夠的,大不了之後再加一些。
兩篇呢。
當初大女兒,她這個當媽的,還有自己男人,都是望女成鳳,做了太多乾涉,沒成想……孩子其他方麵沒的說,但在感情上,竟然……
其他也要找一找。
甚至還有之前這邊代替蘇杭聯係過退稿事項的一家雜誌社,不知道從哪裡聽到消息,主動打電話過來,說又打算錄用某人的稿子了。
剛剛,她們聽到了什麼?
參商?
河元,桑河醫院。
姚冉壓了壓情緒,儘量讓自己顯得無所謂一些,搖頭道:“高二重新分班了,我姐姐不一定還教他。”
丫頭早早跑出去,本來隻是默默旁觀的趙怡不可能再視若無睹,稍稍探究,沒成想,就發現了那麼多的事情。
這一次,一定要早早去買一本《青旭》。
大家繼續著手中的事情,一邊偶爾看向主編辦公室。
“小冉,走啦,看什麼呢?”陸小敏好奇上前,順著姚冉目光看去,很快就張大嘴巴:“這是說……那小子嗎,老天爺,9篇,我以為隻有3篇呢。”
編輯部資曆僅次於譚豐振的蘇二年道:“有個電話打到了財務部,啟梁那邊的,也是詢問咱們8月刊還有沒有存貨,想要500本。”
啟梁六中也是第一天開學,高三六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趙育學午飯後在辦公室看報紙,偶然注意到了《青年日報》上的某篇文章,驚奇之下,去往學校閱覽室找了找。
大家都沒聽過,不過,營銷不說,這,‘饑餓’啊,聽著就挺殘暴的。
這不就是機會嗎?
既然鶯鶯喜歡參商的文章,自己就把報道中列舉的9篇全部找齊了,當做開學禮物送給她。
就剛剛那齊分用,隻是商都一地的一個經銷商,開口就是3000本,還連舊刊都想要。
全部堆一起,夠誠意了吧!
至於鶯鶯可能會喜歡到有些過頭的問題……林普也想到了,又覺得,不足為慮,人家是少年作家,沒理由和自己一個大學生搶女朋友。
譚豐振點頭,表示知道。
姚冉被陸小敏的一驚一乍拉出了呆怔,轉過小臉,聽她話語,內心裡下意識跟了句。
畢竟現實裡也不可能有交集吧!
再說報道裡列舉的一連串報刊雜誌,雖然已是月底,按照常理,不少書店報亭或許都有存留,問題應該不大。
以及,那麼優秀的一個男孩。
總之,這場麵,實在比月初8月刊第一批雜誌因為印量少而迅速售罄後還要熱鬨。
“那也不可能飛出河元吧,隻要還在二中就行,”陸小敏哼了聲:“總是能找到的。”
因此,眾人都是乾勁十足。
“小齊,不是我不給你,你這一次要3000本,多了些,萬一賣不掉,還得退給我們,損失的也是我們。”
再次將報道讀了幾遍,林普潛意識裡抗拒的態度也不知不覺發生改變。
譚豐振想想還是接過。
主要是電話。
被博藝丟在大樓角落好幾年,眼看雜誌都要停刊了,突然時來運轉,這樣的機會,怎麼能不珍惜?
我以為隻有6篇呢。
譚豐振搖頭:“這種事咱們可談不了,得找社長。”
既然是某個少年的建議,還是社長親自拍板,大家也沒再多言。
至於這一期自家雜誌究竟能賣多少?
譚豐振從早上的熱鬨開始後就忍不住在想,卻又不太敢想。
與8月刊總體相當。
林普沒打算放棄,這段時間一連給對方去了兩封信,還想著下周商都大學開學後,要如何把事情挽回。
趙怡本來也知道那少年發表了不少文章,還悄悄看過女兒的小收藏,但,這樣一下在報紙上被列舉出來,還是讓人震撼。
“這不是問題,老譚,就按新刊來算。”
有人打探《青旭》的訂購流程。
還有,那什麼‘饑餓營銷’,他其實也覺得,沒必要,萬一把人‘餓’過頭了可怎麼辦?當下這麼好的形勢,一口氣印兩三萬,趕緊賣雜誌,接著再賣書,才是正途啊。
是她們一起給對方寫了四封信的參商嗎?
是她們過去一月都在不斷向周圍朋友們推薦的參商嗎?
沒想到,對方竟然還上報紙了,因為一下子發表了9篇文章?
那麼,《林清和許白》、《數不清的流年》和剛剛聽到也是那麼那麼出色的《花季如此這般》之外,其他六篇,又是什麼?
天啊。
當然了,沒人因為這種熱鬨而心生煩躁。
思考良久,趙怡決定繼續旁觀。
是她們前段時間在《青旭》和《正茂》上看到的那個參商嗎?
商都。
趙育學在講台上說著,講台下,一對名叫徐漫和章晨曦的同桌姑娘,依舊沒怎麼回過神。
這篇以高中學生文理分班作為主線的校園故事,趙育學覺得很有意義,哪怕自己的學生已經高三,聽一聽,也能對他們明年該如何報考大學提供一些參考。
二女兒喜歡一個挺不錯的男孩,總比……喜歡女孩子要好吧!
當下。
然而,這年代報紙天然的公信力,讓林普不得不信。
成江路29號的博藝總部。
譚豐振送人出來,大家也認識,還是月初親自來過的那位圖書經銷商,這次也知道了名字,姓齊。
到了最後,陸小敏又露出不悅表情:“那家夥,出了院就不再聯係我們,沒想到更加厲害了,小冉,你姐姐不是他英語老師嗎,幫忙找找人啊,他住院時我們那麼細心照顧,還借他紙筆,現在發達了,至少也要敲他一頓飯呀。”
這麼直到放學,兩女不太好意思向班主任討要那份報紙,第一時間衝出了學校,買到一份《青年日報》,然後閱讀,然後,當場把列表展示給書報亭老板。
譚豐振想了下,說道:“這個,好像叫……饑餓營銷。”
有人要采購下期雜誌。
預付10萬之後,某個少年,簡直成了自家社長的放手一搏。
聯絡一番,確定了位置,譚豐振匆匆騎車趕往鐘長林待客的飯店。
ps:第一更,又是4000字大章。我,不幸福,我,迷失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