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株連
今年的第一場雪來到第三天,還是沒有停止跡象。
河元。
雖然下著雪,同樣位於桑河西南岸距離嵩林酒業不遠的河元市玻璃廠,天色蒙亮,廠區內就已經忙碌一片。
工人們來來往往地將連夜生產出來的玻璃酒瓶裝上車,一直到八點多鐘,看著最後一輛掛著大鬥的拖拉機‘突突突’地離開,才一起走向食堂,一邊說著話。
正念叨著‘桑河酒業太摳竟然用拖拉機拉貨’、‘最近24小時兩班倒太累’、‘今年能過個好年’之類,忽然一人壓低了聲音:“聽說了嗎,嶽秀梅那兒子,昨天……省城公安直接過來把人抓走了。”
“聽說了,原來就是那小混賬造‘參商’的謠,還好沒能得逞。”
“是啊,看看咱們廠,如果不是‘參商’幫著把桑河酒業做起來,現在大夥都隻能在家喝西北風了。”
“什麼父母養什麼兒子。”
來到食堂門口。
恰好看到自家穿著臟兮兮灰色破襖一臉胡子拉碴的廠長孔臨從內走出,工人們停下了議論,紛紛招呼。
其中一位老資格的車間主任趙三成卻是攔住了孔臨的去路,把他拉到一旁:“廠長,這樣下去不行啊,二號線過去一周因為故障都停了四五次了,市裡到底是什麼態度,給錢,還是改製?”
孔臨昨天在車間待到淩晨三點多鐘,之後連家也沒回,隻在辦公室湊合睡了幾個小時,四十出頭的年齡,當下看起來卻和年過五十的趙三成一個狀態,聞言搖頭道:“還在商量呢,不過,市裡哪有錢啊,老趙,你也彆多問,和老李他們多費一點心吧。”
趙三成聽孔臨這麼說,倒是已經明白過來,點點頭,轉而又道:“今天的招聘,你最好挑些熟練工,彆弄一群生瓜蛋子進來。”
桑河酒業興起,酒瓶需求大增,本來半死不活了好幾年的玻璃廠近期都不得不添加人手。
然而,孔臨卻是再次搖頭:“這也沒辦法,咱們又不是範安那陶瓷廠,自家的,想怎樣怎樣,聽說他為了尋找熟練工人,都跑去固理了。咱們……市裡的要求,得解決就業,必須用本地人。”
“就招20個,還這麼折騰,”趙三成歎了下,又提醒:“再不濟……你少弄幾個關係戶進來,讓我們好帶一些?”
“你們該怎麼帶怎麼帶,”孔臨還是沒能保證,卻也道:“太好的關係戶,也不會來咱們廠裡。”
錢也沒有,人也不好,忙碌一夜的趙三成都有些暴躁,想起來,最後問道:“那嶽秀梅,這次總該滾蛋了吧?”
這一下,孔臨終於點頭。
趙三成表情這才緩和一些:“那婆娘……他家那小子,以前帶著來咱們廠玩,我看著就不是好種,隻是逗他兩句,都能把人往死裡咬,老趙胳膊上現在還有個牙印呢。這哪是人呢,一個小畜生。”
孔臨咧嘴:“嘿,你以前可不是這麼說的,誇什麼來著,有狠勁兒,能乾大事?”
趙三成也是直性子:“以前不是怕她麼,她那公公還在任上,對了,還有譚計順,這次怎麼處理?”
“市裡已經定了,都會擼下去,”孔臨稍微放低了一些聲音:“這次領導們也是氣壞了,咱們河元,好好的一個標杆,差點因為一顆老鼠屎給毀了,這次……你或許不知道,但我就覺得,省裡也在發狠呢,據說是刑事立案,那小子估計要進去。”
“是我也發狠,”趙三成道:“聞名全國的少年作家啊,榮耀就不說了,就咱們身邊,那孩子把桑河酒業做起來,一下就帶起一堆,咱們的玻璃廠,範安的陶瓷廠,市裡的戲劇團,還有隔壁的嵩林酒業……這是多少人的飯碗啊,差點都給砸了。”
“可不是嘛,”孔臨跟著感慨:“我要有這麼一個兒子,該多好。”
趙三成立刻嘲笑:“你做夢吧,先回去把你家祖墳修一修。”
“你彆說,我最近還真有這想法。”
兩人又說笑幾句,趙三成走向食堂,孔臨來到自己的辦公室。
辦公室內已經有一個女人在等待。
比起孔臨的邋遢不修,女人卻是一身看著就不便宜的洋紅色呢子大衣,頭發還燙了時髦的波浪卷,即使神色有些憔悴,還是難掩保養得當的那份成熟風韻。
這是玻璃廠的采購部主任,嶽秀梅。
嶽秀梅的另一個身份,還是河元二中學生譚曉磊的母親。
過往一些年,嶽秀梅借著他公公的影響力,還有在市稅務局工作的丈夫譚計順幫助,一直牢牢把持著玻璃廠油水很足的原料采購業務。
看到孔臨進門,嶽秀梅立刻起身,明顯沒有了以往那種有恃無恐的泰然,恭敬地招呼道:“廠長。”
孔臨早就習慣了這女人以前很隨意地喊自己老孔,今天變成了廠長,感覺還挺意外,卻是不動聲色地微微點頭,轉到辦公桌後坐下,示意對麵:“秀梅,你也坐吧。”
嶽秀梅這才坐下,明顯想要先開口,遲疑著,還是選擇等待。
孔臨拿起一份秘書提前送進來的招聘候選名單,翻著其中的簡曆,稍稍醞釀,才道:“計順應該在商都吧?”
果然是這件事。
嶽秀梅頓時道:“廠長,我家曉磊也是被騙的,他還隻是個孩子,不懂事。”
孔臨沒有跟著附和,反而提起了看似不怎麼相乾的其他事情:“秀梅,咱們廠前兩年有多困難,你應該深有體會。”
嶽秀梅不明所以,不過,不提她兒子,就是最好,跟著點頭:“是啊,好在挺過來了。”
“可不隻是挺過來,”孔臨揚了揚手中的簡曆資料:“今天,咱們還要再招20個人。”
提起今天的招聘,嶽秀梅頓時又沉默下來。
嶽秀梅是個聰明女人,當然明白,前些年還隻想趕人的玻璃廠今天為何會重新開啟招聘。
因為桑河酒業給玻璃廠的訂單大幅增加。
桑河酒業為什麼增加訂單?
這件事,說到最後,顯然又繞不過某個少年作家。
“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咱們廠多招20個人,背後就是20個家庭,”孔臨卻已經繼續:“不僅如此,本來的160多號職工,如果不是因為桑河酒業起來了,包括你我,恐怕距離下崗也都不遠了。”
嶽秀梅跟著點頭,一邊又是辯解:“廠長,我家曉磊已經知道錯了。”
“還有呢,”孔臨卻沒有停:“嵩林酒業那邊,也是300多號人,咱們兩家廠子離得近,還有合作,平常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說是兄弟姐妹都不為過。但那300多號人,背後連帶著也是300多個家庭,因為有人造謠導致桑河酒業收購暫停,差一點,就差一點,也要丟飯碗了。”
嶽秀梅有些急:“現在不是已經重新開始收購了嗎?”
“是啊,可你想過沒有,前段時間的事情,萬一沒能過去……”孔臨開始掰指頭:“不隻是本來能興起的桑河酒業,還有咱們作為周邊的玻璃廠、瓷器廠、包裝廠……對了,還有戲劇團,總之,你要知道,桑河的老鄭,明年是打算衝一衝5000噸產量的,未來幾年,還可能達到萬噸規模,咱們河元要是有一家萬噸酒企,那可是成千上萬的家庭都跟著受益,但這一切,都差點毀了。”
嶽秀梅更加意識到什麼,還是忍不住道:“廠長,這……這怎麼能怨到我家孩子身上?”
“市裡昨天特意把我喊過去,看了一些材料,”孔臨搖著頭:“你們把孩子教的……可真是……秀梅,說這麼多,你也應該明白,這不是我的決定,上麵幾位領導都很生氣,計順那邊我不知道,你這裡,大家體麵一些,你主動寫一封辭職報告吧。”
嶽秀梅本以為隻是受一些處罰,丟掉現在的差事,內心裡已經在盤算之後要如何進行打點,重新上位。
哪會想到,自己,還有丈夫……頓時搖頭,聲音都有些變調,帶著幾分尖銳:“我不寫,孔臨,現在還是封建社會麼,搞株連那一套?你們這樣……我,我到省裡,告你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