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說話,將疑惑解開~(8.4K)_走進不科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走進不科學 >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說話,將疑惑解開~(8.4K)

第四百六十二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說話,將疑惑解開~(8.4K)(1 / 2)

搞過粒子對撞實驗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在你第一天進入實驗室的時候,你的導師必然會告訴你這樣一句話:

“在粒子物理的領域中,單獨一份事例報告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實話實說。

這句話確實適用於大多數場合,一份孤例在很多時候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在少數情境下,它卻也未必準確。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林誠他們的撞擊實驗,啥都是0,曲線平到了不能再平。

即便隻有一份事例統計,也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又例如......

此時此刻,擺在徐雲他們麵前的、這份編號為234491835的事例表。

這份事例表上的凸起極其驚人,已經和讀者老爺們早上帥醒時的小雨傘有的一拚了,眼瞅著奔著20厘米去了。

彆說業內人士。

即便是陳姍姍以及場外觀看直播的觀眾,都能看出這個信號絕對不是什麼漲落的偶然。

換而言之.....

科院組計算出來的量級中,確實存在著一顆未知的粒子。

不過作為ac米蘭資深球迷的潘院士很清楚一個道理。

那就是在真正的實錘落下來之前,無論如何都要忍著不能開香檳。

畢竟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吧:

鈴木厚人他們計算出來的11.4514gev的粒子都能翻車呢。

於是潘院士平複了一番心緒,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對著有些興奮的卡洛·魯比亞說道:

“魯比亞先生,請您冷靜點,現在我們要做的還是先收集彙總事例,完整的把粒子的相關屬性彙總並且確定粒子的真正屬性,千萬......

“不能再讓750gev的舊事發生了。”

750gev。

潘院士的後半句話猶如一冊博人傳砸到了卡洛·魯比亞的心頭,令他渾身上下頓時一個激靈。

原先冒出的那股興奮勁兒,也隨之消下去了大半。

理論物理學家皆在咒罵當初的那番操作,但當時的其實是真以為自己發現了一顆新粒子,內部據說連粒子的名字都想好了。

結果誰知道如此穩的一顆粒子居然翻了車,以至於被罵到了現在都還沒被原諒。

所以聽潘院士這麼一說,卡洛·魯比亞也立刻冷靜了下來。

接著他思索片刻,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片刻過後。

電話接通。

“o,魯比亞先生。”

卡洛·魯比亞把電話往外挪了點兒,同時按下了免提鍵:

“波普,現在彙總的事例有多少份了?”

電話對頭傳來了少許鍵盤的敲擊聲:

“雜亂事例——包括無意義事例一共23億三千多份。”

卡洛·魯比亞點了點頭。

自己助理彙報的這個事例數聽起來很恐怖,但實際上卻很正常。

就像兩輛高速行駛的車子因為意外撞到了一起,如果連幾毫米的碎片都要統計的話,那麼數量級也能有個成百上千份,甚至更多。

這些事例字如其意,很多都是無意義無價值的碎片。

隨後卡洛·魯比亞頓了頓,繼續說道:

“優化後的事例有多少?”

“879萬份。”

“與234491835有相同起伏信號的呢?”

“大事例219起,信號鼓包548個。”

卡洛·魯比亞呼吸驟然加快了幾分。

與無意義事例不同。

所謂的大事例指的不是對撞後各種小粒子的濺射事例,而是兩顆鉛離子對撞的初始事件。

用上頭撞車的例子來說,就是兩輛車子相撞的這件事。

一般情況下。

在一次大型對撞過程中,發射出的對撞粒子總數大概在10的14次方級左右。

其中‘大事例’...也就是發生對撞的‘車禍’總數,大概在200萬次到500萬次之間——當然,這個數字具體因項目而異,隻能說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區間。

而這種量級的大事例中,可以證明某顆粒子存在的異常大事例數一般是.....

40起左右。

也就是200萬次的對撞中,能有40份大事例出現了起伏信號,基本上就可以判斷這顆粒子存在了。

順帶一提。

當初證明所謂750gev粒子的大事例數量是......

兩份。

隨後卡洛·魯比亞看了眼身邊的潘院士,二人極有默契的同時點了點頭。

隻聽卡洛·魯比亞又對電話說道:

“波普,請你們立刻把那219起大事例傳輸到中科院的信息後台,速度儘量快點!”

“明白了,魯比亞先生!”

掛斷電話後。

卡洛·魯比亞將手機塞回口袋,摘下眼睛,語重心長的對潘院士道:

“潘,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潘院士朝他點點頭,極其乾練的再次一拉耳返,下令道:

“小陳,你們準備一下,儘快把的信息封包錄入到後台!”

“明白!”

說完這些話。

潘院士便和侯星遠以及卡洛·魯比亞回到了第一排的位置上。

他先是撇了撇在一旁喘氣的鈴木厚人,又和楊老以及麵露期待的威騰打了個招呼。

接著便安心等待了起來。

又過了片刻。

潘院士的耳返中傳來了一道回複:

“潘院士,信息已經全部錄入完畢了!”

潘院士額哼了一聲,走到徐雲身後,把徐雲作為工具人擋住了眾人的視線,低聲問道:

“怎麼樣,報告驗證過了嗎?”

“有,我們用超算‘曙光’緊急做了一次分析,雖然具體屬性還需要後續分析,但可以肯定這是一顆新粒子,而非那般的統計漲落。”

潘院士聞言,頓時心中一定。

有最後那句話就夠了。

隨後他和耳返對麵道了聲謝,用力拍了幾下徐雲的肩膀,大步走向了.....

發言台。

見此情形。

現場原本就有些凝重的氛圍,再次一肅。

緊張...

期待...

欣喜...

厭惡...

木然...

種種目光同時彙聚到了潘院士身上。

來到發言台後。

潘院士先是校正了一番話筒,四下環顧了一圈,方才緩慢而又清晰的開口道:

“各位現場的同行、媒體來賓,以及各位外界的觀眾朋友,大家......久等了。”

“就在不久之前,科院後台已經從方麵得到了第一手、總計219起的大事例報告。”

“當然了,首先要強調的是,我們並不知道這219起大事例到底能不能證明那顆粒子存在。”

“也許有,也許沒有,無人能夠知曉真相。”

聽聞此言。

台下的徐雲忍不住掃了眼一臉‘我們真的啥都不知道’的潘院士:

“......”

不愧是我兔.....

接著潘院士頓了頓,繼續說道:

“接下來我們的後台人員會將這219起大事例報告同步至各位麵前的數據終端上,由各位專業人士進行報告分析判定。”

“同時主專業是粒子物理的參會者,將會額外得到一個投票資格。”

“也就是如果您認為這些報告足以證明粒子存在,便請投‘是’,相反則為否——當然,也可以選擇棄權。”

“至於非粒子物理專業的參會者則不享有投票資格,但依舊可以隨意查閱分析事例報告。”

潘院士此言一出。

台下隻是稍微寂靜了幾秒鐘,便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討論聲。

不少原本有些疲憊的學者連忙坐直了身子,還有人飛快的翻起了自己的公文包,想要找出紙和筆。

潘院士的這句話,可謂直直的戳到了他們的心坎上。

畢竟作為業內的頂尖大老,一個個在台下看了這麼久的戲,你說他們手不癢癢那是不可能的。

但問題是之前計算粒子費米麵數據的過程難度很高,即便是希格斯等人都需要助手幫忙。

坐席上的這些大老雖然心動,但卻真的無能為力。

可眼下不一樣。

麵對已經生成出來的數據,他們不需要進行多大量級的計算,考驗的是長久以來對數據的解析能力。

這可是屬於他們的強項,就和騎自行車似的,一輩子可能都忘不了。

當然了。

有人躍躍欲試,自然也有人對科院的做法感覺有些不滿。

“憑什麼呀?”

第十排的座位上。

克裡斯汀正雙手叉腰,憤憤然的看著台上的潘院士:

“為什麼非得是搞粒子物理的才有投票權?這是在歧視宇宙學和統計物理嗎?!”

她身邊的陸朝陽聞言笑了笑,解釋道:

“克裡斯汀女士,畢竟這個投票關乎重大,統計物理在這種場合與粒子物理還是有所區彆的。”

“雖然你對粒子物理的造詣同樣很深,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樣嘛.....”

陸朝陽的這番話倒不全是恭維。

在之前粒子計算的過程中他就發現了,這姑娘確實是個全才,在粒子物理方麵的鑽研也很深。

不過眼下這個場合顯然不合適為克裡斯汀單獨開綠燈,因此隻能小小委屈一下這個大孝女了。

克裡斯汀作為一名哈佛大學的助理研究員,自然也不難理解這個道理,所以她也隻是簡單的抱怨了一下而已:

“算了算了,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吧,話說你們科院的文件怎麼傳的這麼慢....唔?來了!”

話音剛落。

克裡斯汀與陸朝陽麵前原本觀看直播的數據終端上,瞬間出現了一個文件圖標。

克裡斯汀見狀迫不及待的坐回了位置上,飛快的點開了文件。

雖然對於一個科研汪來說,平日裡接觸紙質報告的機會要更多點兒。

但這年頭電腦設備的普及度很高,很多實驗數據也都是在電腦上直接查閱的,因此眼下的數據終端倒也不難適應。

接著很快。

克裡斯汀便戴上了降噪耳罩,開始查看起了相關數據。

【粒子檢測報告】這個字眼在2023年可能有些爛大街了,基本上掛著個黑科技文的裡都能見到這玩意兒。

但這種報告的內容到底有什麼又該怎麼看,知道的人恐怕就真沒幾個了。

比如很簡單的一個問題。

目前所有的微粒肉眼都不可見,軌跡隻能通過雲室事後模擬,那麼物理學家是怎麼知道他們捕捉了什麼粒子呢?



最新小说: 當大雜燴綜漫世界遇上暗影君王 我家有隻修仙貓 我為萬道之神 口是心非的小騙子竟是自然人魚 洪荒異數 女配說 穿越之朕的王妃太狠毒 傻女遭嫌棄,魏總帶回家寵成寶 詭秘修仙:吾等皆為養料 異能覺醒:你的劇本在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