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老這聲‘小葛’的出口。
現場年紀最大的一位老者頓時渾身一震。
隻見他快步向前走了幾步,來到王老身邊用力握著他的左手,眼眶有些發紅:
“總指揮!”
王老略顯渾濁的目光在‘小葛’同樣有些枯槁的臉上停留了一會兒,帶著感慨,微微歎了口氣:
“小葛,這麼些年不見,連你也老了。”
‘小葛’聞言沒有接話,但握著王老的雙手卻驟然加了幾分力,顯然也被調動起了情緒
與此同時。
王老的生活助理張東則靠近了潘院士與徐雲,低聲對他們介紹道:
“潘院士,徐博士,這位是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葛同友教授,也是當年王老團隊的成員之一。”
“葛同友教授的履曆比較複雜,他早些年在海軍服過役,主要負責聲呐平衡方麵的問題。”
“後來因為某些局勢原因,國家開展了三線縱深建設,葛教授先被調去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他在王老手下協助完成了東方紅一號的相關設計,多年後又被調到了西昌衛星發射基地,一直待到了退休。”
“兩位應該都聽說過西昌發射基地的成名作東方紅二號吧,那顆衛星裡就有葛教授的貢獻——他是機械消旋方式的項目總負責人和第一完成人。”
聽到張東的這番介紹。
潘院士和徐雲看向葛同友的目光頓時嚴肅與崇敬了不少。
在華夏近代史上。
“乾部南下”可謂是一次重要的戰略行動,許多南下乾部一離鄉就是整整一輩子。
實際上不僅葛同友。
徐雲的外公也是一位從海岱省文登南下的乾部,他在魔都遇到了籍貫是陝省的徐雲外婆,二人在杭城結婚,最終紮根在了福建,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南下和三線建設這兩個詞看起來有些輕飄飄,但對於很多親曆者來說,這兩個詞卻涵蓋了他們的大半生。
不過葛同友顯然也知道眼下的情況不適合長談,因此在寒暄完畢後,便主動給王老充當起了介紹人:
“王老,這位是發射基地的董政委.....這位是指揮控製大廳的總調度員張指導......”
“這位是負責長征係列對外高通量通信服務的黃經理......”
隨著葛同友的介紹,現場這幾人的身份也逐漸變得清晰了起來:
三位基地的主要領導,三位技術端的研究人員,外加葛同友以及另一位名叫郭蕤的退休老乾部。
迎接陣容不算高調,沒有什麼鑼鼓喧天的排場,但該給的尊敬還是都給到了。
王老此番名義上來西昌基地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基地近況以及看看老朋友,並沒有在車上就把意圖說出來。
因此在寒暄完畢後。
眾人便在現任長征三號火箭總設計師李華的帶領下,開始繞著園區參觀了起來。
“王老。”
跟隨在王老身邊,李華的表情顯得有些局促,畢竟這位可是華夏衛星航天的奠基人來著:
“這些年間我們基地的布局還是老樣子,主要分成發射塔架、指揮控製大廳以及後勤中心三個模塊,不過內部的設備卻更換了很多。”
“例如不久前指揮控製大廳剛剛與總裝備部的電子信息基礎中心合作,升級了‘伏羲’火控調度係統,千次信號模擬的錯誤反饋比之前下降了一點五個數量級。”
“另外發射架去年年末也同樣進行了維護更換,上個月的13號我們才發射了一顆亞太6e衛星呢。”
“當然了,發射架的總數還是沒有變。”
王老輕輕點了點頭。
說起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它有著兩個發射塔架。
但鮮少有人了解的是,這兩個發射架的編號不是一二,而是二和三。
最早的1號發射架至今都沒有完成,它的使命其實相當魔幻:
它是為曙光號載人飛船設計的的發射工位。
曙光號飛船就是赫赫有名的714工程,以海對麵“雙子星”飛船為藍本,在東方紅1號衛星之後被提出。
714工程還從空軍選拔了一批預備航天員,但因為資金與技術問題,最終被迫取消。
不過民間一直有一種不知道從哪裡衍生出來的傳聞,說是714其實成功了,送了兩個人上天並且至今健在,沒新聞報道是因為沒解密......
離譜的是信的人還挺多的,問就是最高機密不能輕易公開。
好了,言歸正傳。
今天是個蓉城難得的大晴天,在戶外溜達不僅不遭罪,反倒是一件很愜意的事兒。
眾人就這樣邊走邊聊,李華又對王老介紹了一圈基地內的其他設施。
差不多一個小時後。
一行人最終抵達了西昌發射基地的指揮中心。
這年頭的衛星發射基地任務很複雜,除了國家發射任務外,更多的還是商業外包。
尤其是東南亞一些小國,經常會把發射任務外包給華夏的幾處基地進行。
因此今天雖然沒有國家發射任務,指揮中心內部卻依舊相當熱鬨。
從進入大廳開始,就不斷有拿著文件或者對通訊器說話的研究人員快步走來走去,遇到李華等人的時候還會主動打招呼。
“王老,不瞞您說,在沒有發射任務的時候,我們園區內員工最多的地方就是指揮中心和供電站。”
來到一間安靜的會議室後,李華很是熱忱給的王老倒了杯水,笑著說道:
“當然了,白天的話,宿舍那兒的人也很多——畢竟咱們搞科研的都是夜貓子嘛。”
“多謝。”
王老客氣的朝他道了聲謝,隨後看了眼身邊的徐雲,緩緩開口道:
“對了,小李,我離開一線有些年了,不知道現在咱們的星載儀器可以做到什麼精度的運載平衡了?”
“星載儀器嗎......”
李華頓時表情一肅,思索片刻,看向了身邊的葛同友:
“葛教授,您是這方麵的專家,要不由您來和王老說說?”
“沒問題。”
葛同友很爽快的點點頭,表情看上去頗有些躍躍欲試:
“總指揮,您想了解的是軌道衛星,還是空間站上的設備?”
王老想了想,指著會議室投屏上的一顆衛星圖標道:
“空間站就不必了,就說說軌道衛星吧。”
葛同友從桌上拿起杯水潤了潤喉嚨,組織了一番語言,方才繼續道:
“沒問題,總指揮,不瞞您說,如果您問空間站方麵的事兒,我反而還說不出多少條條道道呢。”
“目前軌道衛星的星載設備名目看起來不少,但實際上的大類並不多,基本上都是傳感或者成像設備——當然了,激光武器那種概念性的東西不包括在內。”
“咱們國家目前在這方麵的穩定性嘛.....在全球坐二望一。”
說著他頓了頓,又繼續道:
“我們在22年初就優化了引力牽掣的計算模型,擬合曲線參數達到了28800+。”
“舉個例子,去年通過長征某型號火箭發射的某某成像衛星,90分鐘內對同地區拍攝的照片,在擺幅、偏振以及擺頻等參數誤差都在萬分之五六左右。”
聽聞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