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士,沒想到你個搞理論物理和生物的天才,在應用物理這塊的思維也這麼敏捷。”
“要不是你想出的這個點子,我們這次恐怕就很難了,至少要多花上幾天的時間。”
徐雲聞言忍不住摸了摸鼻子,沒有說話。
確實。
他並不是應用物理方麵的專家,設備構造這塊接觸的不深,但問題是.....
在之前獲得的獎勵裡頭,是有一張重力梯度儀圖紙的存在的。
雖然平衡和測量都要徐雲自己去做,但結構方麵卻有圖示。
隻是徐雲的專業和應用物理....或者說結構設計沒有交集,一直不方便拿出來罷了。
但完整圖示雖然不好拿出手,但在一些細節上給個小建議就是另一回事了——哪怕是外行人也都有個靈光一閃的時刻呢。
此前提及過。
重力梯度儀的三維化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因為垂直的fzz這個誤差必須要去除。
也就是徐雲拿到的那張圖紙上便有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因此徐雲很輕鬆的靠著‘靈光一閃’,就把這個解決方案給拿出了手。
當然了。
圖紙上的晶格板規格要比西昌發射基地目前所能製造出來的高很多,徐雲想要達到100的平衡率必然是癡人說夢。
但即便是98.54這個數字,卻也足夠他們應付接下來的事兒了。
隨後黃雨婷又與葛同友等人再討論了一下方案的可行性,最終一致通過了徐雲的這個提議。
第一個問題,至此順利解決。
接著葛同友看了眼身邊的李華,對他說道:
“老李,晶格方麵的事情就麻煩你了。”
“50x50規格的晶格板製備起來有一定難度,咱們中心肯定是搞不出來的,可能需要友方單位出麵協作才行。”
李華點點頭,語氣很堅定:
“沒問題,這事兒我一定辦好!”
葛同友沒有說出具體協作單位的名字,但50x50的晶格板能生產出來的企業本就不多,或者說屈指可數。
加之川省的特殊戰略地位,葛同友所指的單位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待李華離去後。
心情好了不少的黃雨婷歸回原位,絲毫沒有倦意,笑著對葛同友道:
“葛教授,您說的第一個問題解決了,那麼第二個呢?”
“第二個啊.....”
葛同友聞言掀了掀眉毛,臉上的表情比起之前相對從容了不少:
“第二個問題相對簡單一點,就是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信息,永陵地宮位於地下深處,內部積水較多,地宮內的各種器具數量也不少。”
“而徐博士他們所想尋找的《永樂大典》,假設...我是說假設啊,假設它真的存在,那麼隻能位於地宮的更下一層。”
“如此一來,重力梯度儀的結構上就要進行一個微調。”
“否則固液區域快速變化的話勢必會影響總電流密度,從而導致設備失效甚至損毀。”
葛同友說完,徐雲也跟著點了點頭。
除了他本人之外,世人目前對永陵內是否存在《永樂大典》這個問題尚無定論。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
永陵地宮的內部必然存在著大量的積水,甚至已經淹沒了狄公。
實際上不僅僅是永陵。
現存的十三陵....不,應該說現存的大多數皇帝陵寢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積水。
清代的帝陵進水現象更嚴重,孫殿英盜墓的時候乾隆的棺材甚至在水裡漂了幾十年,畫風太美不敢看。
而對於重力梯度儀來說。
固液共存的狀態雖然不會影響精度,但卻會影響總電流密度——因為這涉及到了快速突變態的支撐力問題。
在固液區域迅速變化的時候。
重力梯度儀由於測量區域的支撐力變化會出現邁斯納效應,也就是完全抗磁性。
從而導致總電流密度決增大或者降低。
誠然。
邁斯納效應這個問題在擁有導體或者超導體的情況下尚且好解決。
但彆忘了。
孤點粒子是不需要借助導體運動的......
更彆說除了積水之外,現有地宮和可能存放有《永樂大典》的地宮之間還隔著一層不知道多厚的隔層呢。
想要探測隔層下方的情況,重力梯度儀等於要經過三個區間:
永陵外表之下到地宮上方的土層、
地宮內部淹沒了各種器具的積水、
地宮與下一層的另一道隔層。
所以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重力梯度儀很可能會出現宕機。
不過令徐雲輕呼出一口氣的是。
這一次不需要他出手,黃雨婷便展現出了她在重力梯度儀方麵的實力。
隻見這位吉大的正高研究員思考了幾分鐘,便很快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
“葛教授,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隻要在測量臂上增加一個小型的軸重儀和粒子發射器就能搞定。”
“軸重儀用於改變係統動量,粒子發射器來破壞庫倫規範——當然具體的能級還要進行計算,但估摸著十幾ev級應該差不多。”
“如此一來,總電流密度就能完成對衝了。”
徐雲意外的挑了挑眉頭。
這個思路和他掌握的設計圖紙上的優化方案,可謂是一模一樣。
黃雨婷的想法相當於給重力梯度儀增加了一個‘僚機’,對結構進行了一個磁矢勢上的修正。
因為根據boch定理。
當係統處於基態時,總的動量應該是0,同時波函數在外場也要保持這個規則。
黃雨婷加入的軸重儀改變了係統動量,同時可以隨時截斷超額的電流。
而粒子發射器則可以用於破壞庫倫規範,讓第一項的玻戈留玻夫算符失效,從一階微擾理論的角度來讓係統進入一個更‘冷’的穩態。
這個數學上的模型不同於威騰的超弦理論,它是完全可以複現到物理現象上的。
順帶一提。v??eac,就可以得到大名鼎鼎的倫敦方程。
沒錯。
倫敦方程就是這樣來的。
視線再回歸現實。
在聽到黃雨婷的這個想法後。
葛同友也拿起了筆,在草稿紙上演算了起來。
雖然葛同友如今的年紀已經很大了,視力、身體都逐漸開始衰退,能夠出現在這裡還是因為西昌的返聘。
但對於他這種老三線來說,筆算壓根不是什麼難事兒。
唰唰唰——
一行行算符飛快的被寫下。
這是他在試著計算物理情景下是否能完全做到黃雨婷的想法。
十分鐘後。
葛同友啪的一下放下筆,抬頭看了看黃雨婷,又看了看徐雲:
“黃教授,徐博士,這個方案在數學以及我個人的經驗方麵不存在任何問題,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換而言之......”
“我們接下來可以考慮重力梯度儀組裝的事情了。”
......
注:
很多讀者在問那個期刊測評,這個大概下個月開始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