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課題組開搞_走進不科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走進不科學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課題組開搞

第三百五十七章 課題組開搞(2 / 2)

“徐博士,束流管道已經準備完畢了。”

徐雲順勢看去。

監測屏作為整個實驗的重要環節,他自然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安排陌生人去負責——此時舉手的這個有些小帥的男青年叫做梁浩然,是徐雲的同門師兄,目前研三在讀。

不過梁浩然此時並沒有以師兄的身份自居,而是很正式的稱呼起了徐雲的學位,看上去跟路人似的。

徐雲微微朝他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相鄰兩個束團的間距是多少?”

梁浩然劈裡啪啦的在鍵盤上敲擊了幾下:

“大概75納秒。”

徐雲摸了摸下巴,飛快的心算了起來。

75納秒乘以光速,最後的答案是大約22.5米。

也就是在束團全部填滿的的情況下,每間隔22.5米會有一個鉛離子束團。

這個間隔距離很完美。

接著徐雲又問道:

“粒子總數呢?”

“大概兩千多億。”

聽到‘兩千多億’這個數字,現場所有人的表情都沒太大波動。

畢竟......

這個數字在粒子物理中實在是太正常了。

比如以歐洲的對撞機hc有兩條束流管道,平均每條束流中都有大約250萬億個粒子。

每四個小時,hc運行的時候,每過十幾二十個小時就需要重新補充一次束流。

沒辦法。

微觀世界就是這樣。

有些聽起來離譜至極的數值或者量級,在微觀領域卻屬於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常態。

再舉個例子。

中微子。

中微子的穿透性很強,同時密度較高,每立方厘米大約有100個,也就是半截你的大拇指大小——這裡看起來似乎還一切正常是吧?

接著再加一個前提:s,即300億厘米s。

所以每300億分之一秒,就有100個中微子穿過你的大拇指。

換而言之。

1秒之內,有3萬億個中微子穿過你的大拇指。

如果把這個體積擴散到你全身,量級會是1016次方。

徐雲後世曾經看過一種說法,說作者是公交車雲雲,但實際上在中微子麵前,讀者也是公交車。

這就是微觀物理,玄幻而又極具吸引力的‘深淵’......

好了。

話題再回歸現實。

在從梁浩然那兒得到了相關數據後。

徐雲沉吟片刻,大手一揮:

“那就開機吧!”

話音落下。

不遠處負責真空隧道校準的一名女博士將中指和食指並攏,輕輕從太陽穴邊滑過,很是颯爽的做了個saute:

“得令!”

嗡嗡嗡——

隨著設備的啟動,實驗室內的氛圍也逐漸開始凝重起來。

各項數值隨著觀測或者計算,紛紛從眾人口中報出。

“b1值13638.28!”

“k位置校準,報點為t、t、t、f、t、t、t!”t是true,f是fase)

“設計指標已達10的21次方量級!”

“槿夕,亮度報一下!”

“稍等,計算機還在計算...出來了,10的28次方量級!”

“落位!”

咻——

在肉眼無法看到的隧道中。

一股又一股濃稠的束流從又黑又硬的長管裡噴射而出,雙向奔赴,最終以超高的速度完成了對撞。

啪——

隨著一顆顆鉛離子的對撞。

無數更加細小的微粒轟然炸開,電子雲室內的圖像越來越清晰。

與此同時。

炸裂開的粒子能量很快沉積在了量能器中,電子作為對撞的末期產物出現,後端電子學原件讀出然後轉化為電信號進入下一步的處理階段。

負責後端電子學原件讀數的男生叫做林子許,是個瘦瘦小小的男生,戴著一副金絲眼鏡。

從實驗開始之後,他便緊張的注意著麵前的數顯屏。

噠~

隻見隨著一道提示音響起。

某個能級的示數突然像是倒過來的a股指數一般,飛快的開始向上拉伸。

見此情形。

林子許一把拽下耳機,對徐雲道:

“徐博士,我們觀測到了大量的孤點粒子能量殘餘,你計算出的軌道概率最少在80以上!”

徐雲聞言,臉色沒有太大變化。

那道公式畢竟是光環產物,雖然推導過程有些困難,但破解後的準確性還是很高的。

隨後他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氣,下令道:

“那就開始.......”

“上磁光囚禁阱吧。”

........

注:

吐了,本來說今天開始加更,臨時通知老書要大改,掃了眼最少五六萬字...

好消息是這本書暫時安全,嗯,暫時,fag就不立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無為經 我是福運小奶包,一路亨通旺旺旺 亞曆山大四世 穿越古代當將軍 快穿:我是好女配 清年已遇 綜穿:漫漫修煉路 神起在風華 配個藥而已,有多難? 執劫者